图书介绍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随访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随访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
  • 田文华,贾兆宝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10730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3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50页
  • 主题词:地震灾害-灾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随访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3

第一章 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概述3

第一节 地震与心理危机3

一、地震严重损害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3

二、心理危机4

三、心理危机的预后4

第二节 地震后心理危机的表现4

一、心理危机表现4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危机表现5

三、不同时间阶段的心理危机表现6

第三节 地震后心理危机的发生机制7

一、心理应对和防御机制7

二、内稳态失衡机制8

三、神经内分泌变化机制9

第二章 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10

第一节 震后心理危机的主要类型10

一、急性应激反应10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10

三、抑郁11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11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11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12

三、地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危人群13

第三节 抑郁14

一、抑郁的临床表现14

二、抑郁的诊断标准15

第三章 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理论16

第一节 心理危机的评估16

一、心理危机评估的含义16

二、心理危机评估的内容16

三、心理危机评估常用工具17

第二节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18

一、心理卫生三级预防18

二、个体、群体与社会心理干预19

三、紧急、早期和长期心理干预19

第三节 心理危机干预模型20

一、个体和集体创伤修复模型20

二、心理-社会-文化模型21

三、平衡、认知和心理转换模型22

第四章 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实践23

第一节 地震后紧急心理危机干预23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内容23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策略24

第二节 地震后早期心理危机干预24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内容24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策略25

第三节 地震后长期心理危机干预25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内容25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策略26

第四节 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与管理现状27

第二篇 实证篇31

第五章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和生命质量研究概述31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31

一、研究背景31

二、研究意义32

三、研究内容32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33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33

二、大胆尝试:以社区为基础的随访研究35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策略36

一、样本量和抽样策略36

二、现场调查方法37

三、关键技术和路线39

第六章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随访研究41

第一节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和地震创伤经历41

一、应答和随访情况41

二、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地震创伤经历41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严重程度研究42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程度描述42

二、抑郁严重程度描述43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分析46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严重程度危险因素分析48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患病情况研究49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描述49

二、抑郁患病率描述50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患病危险因素分析51

第七章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生命质量随访研究53

第一节 生命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53

一、生命质量描述53

二、生命质量变化趋势分析55

第二节 生命质量与心理危机关系研究57

一、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57

二、生命质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患病情况关系分析59

第八章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支持及心理卫生服务研究60

第一节 社会支持与心理危机关系研究60

一、社会支持状况描述60

二、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关系分析60

第二节 心理卫生服务利用与心理危机关系研究61

一、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描述61

二、心理卫生服务利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患病情况关系分析61

第三节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访谈62

一、访谈背景62

二、社区工作者访谈63

三、教育工作者访谈64

四、公共卫生专家访谈65

第三篇 对策篇69

第九章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状况及高危人群界定69

第一节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状况69

一、心理危机实况评估69

二、长期心理危机预测70

第二节 地震创伤经历与心理危机高危人群71

一、直接暴露人群71

二、间接暴露人群71

第三节 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心理危机高危人群72

一、汶川县和茂县72

二、男性和女性72

三、汉族和少数民族73

第十章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供给策略讨论74

第一节 灾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现状74

一、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率低74

二、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缺乏连续性74

三、心理卫生服务利用呈现地区失衡74

第二节 灾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低利用率原因分析75

一、心理卫生服务供给不足——可及性差75

二、心理卫生服务需求隐蔽——主动性差75

三、心理卫生服务质量不均——可信性差76

第三节 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卫生服务77

一、系统规划,夯实长期心理卫生服务提供机制77

二、科学施救,培育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队伍78

三、紧密组织,建立长期心理卫生档案随访制度79

第十一章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讨论80

第一节 心理层面80

第二节 社会层面81

第三节 文化层面82

第四节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干预策略小结82

参考文献84

附录1 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和生命质量随访调查问卷90

附录2 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生命质量研究综述96

附录3 Traumatic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among Child Survivors of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A Community-based Follow-up Study102

附录4 Longitudinal Study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hild and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1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