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戏曲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戏曲学论
  • 刘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4308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戏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戏曲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戏曲、戏曲史与戏曲美学特征1

二、关于戏曲学7

三、张庚与戏曲表演理论研究11

四、“前海学派”与戏曲理论体系18

第一编 理论现状23

消长与共:戏曲理论学术与戏曲发展关系论纲25

一 古代戏曲理论与戏曲发展25

二20世纪前期:现代戏曲理论与戏曲(京剧)表演艺术27

三 五六十年代:戏改与“现代人的艺术经验”30

四 新时期以来的戏曲理论与戏曲发展37

20世纪中国戏剧学批判42

一 戏剧——戏曲:特征强化与视界萎化42

二 理论经验化与批评之失语44

三 精华与糟粕二维标准与民间戏剧的实质疏遗45

四 参与和整合:营建戏剧的文化机能47

中国戏曲理论之“戏剧化”与本体回归49

一 古典戏曲理论的文学化49

二20世纪戏曲理论的“戏剧化”与精致化53

三 戏曲创作与理论的本体回归60

近年来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现状67

一 近年来的戏曲理论研究67

二 昆曲文化现象及对昆曲的研究69

三 戏曲剧种、民间戏曲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71

四 戏曲历史研究和新学科方法72

五 戏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73

第二编 本体批评75

新时期话剧与戏曲革新探索述论77

一 心灵浮现、内向化是新时期话剧人文精神和理性思维走向深入的显现77

二80年代后期戏曲探索达到高潮84

新时期戏剧人物创造论90

一 神化与人化91

二 从英雄到“小人物” 93

三 非主人公的喧宾夺主96

四 单面性格、单纯性格与复杂性格98

五对“程式化”正面人物的反思、批判104

六“挂一漏万”与整体关照107

关于当前戏曲创作研究中的两个问题111

一 剧作家思想的消解和个性的缺乏111

二 戏曲本质:文学性与综合性的双重统一114

建立人文情境中的戏剧批评119

一 当下戏剧批评多非本体意义的批评119

二 批评成为戏剧链的“团圆收煞”120

三 倡导“无目的目的性”的戏剧批评121

四 加强戏剧批评理论的研究121

五 回归学术是批评之为批评的根本122

第三编 文化与民俗123

文化时代、文化生态与戏剧的发展125

一 文化时代的不久将至125

二 文化生态的退耕还林127

三 戏剧发展的多层次多途径129

文人与民间:两种文化与戏剧131

一 两种文化:文人与民间131

二 中国文化的文人传统135

三 民间戏曲与文人戏曲140

戏曲与民俗文化论144

一 回归民间与戏曲研究中的民间立场144

二 戏曲与民俗的历史关系148

三 民间戏剧与民俗的深刻意义153

第四编 戏曲学术史159

百年之蜕: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戏曲研究161

一 古代戏曲研究小序161

二20世纪上半叶戏曲研究小史165

三20世纪后半叶戏曲研究述略173

四20世纪戏曲观念与文学史变革182

五20世纪戏曲研究轨迹与文化之维187

六20世纪戏曲研究之归结与反思192

20世纪戏曲史学与民间戏剧研究197

一20世纪中国戏剧史学体系及其特点197

二“重写戏剧史”与文人戏剧史学观201

三 民间戏剧——中国戏剧史的主体主导204

四 关于对民间戏剧的评价及地位问题208

五 建立新的戏剧评价话语体系与新史学观211

王国维与现代中国戏曲史学213

一 西学与中学:王氏的学术转移及戏剧观213

二 以严密科学的考证建构系统的戏剧史学217

三 从多元综合的进化探讨中国戏剧的形成221

四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确立宋元戏剧的地位224

五 从文学审美的高度评判宋元戏剧的价值226

现代戏曲史学:从王国维到张庚230

第五编 民间与祭祀戏剧237

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239

一 戏曲史上民间小戏的处境与地位239

二 小戏: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244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间小戏的生态意义250

傩戏的艺术形态与形成新探255

一“傩”的历程与“傩”义泛化及唯傩论255

二 仪式、戏剧与傩戏形态260

三 傩戏的形成与中国戏剧史266

目连戏与中国民间戏剧特征论271

目连戏:文人与民间279

一 戏剧创作、接受主体存在文人与民间两个群体279

二 文人对民间审美和伦理观的态度280

三 民间戏剧是一种质朴艺术286

20世纪中国宗教祭祀戏剧的研究294

第六编 地方戏与少数民族戏剧305

中国地方戏剧种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四种形态307

一 戏曲剧种发展的历史性、丰富性和复杂性307

二 戏曲剧种保护与发展的四个层面309

中国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与多样化发展316

一 中国戏曲的古典性与现代性316

二 戏曲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319

三 回归民间与戏曲发展的市场化道路322

四 文化振兴与戏曲发展的多样化325

少数民族戏剧创作观念与发展模式328

一 创作观念的保守、题材的拘囿328

二 少数民族戏剧的民族特色和发展模式331

文化创新与戏曲遗产保护335

第七编 京剧昆曲341

京剧学与梅兰芳体系问题343

一 戏剧、戏曲与京剧343

二 关于京剧与京剧学345

三 京剧学建立及意义346

四“梅兰芳能否完全代表中国戏曲体系”是一个伪命题348

五“梅兰芳体系是一个伪命题”的谬误350

六“斯坦尼”情结与梅兰芳体系353

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355

一、昆曲文化现象:现代化进程中的昆曲事象与传统文化356

二、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发展的实例及启示357

三、继承与创新:辩证中的悖论与误区359

四、昆曲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361

五、21世纪的昆曲定位与发展363

近年昆曲研究概论367

一 昆曲研究大成:两岸两部昆曲辞典367

二 昆曲文化视野:两岸两套昆曲研究丛书369

三 昆曲文献大成:《昆曲艺术大典》 370

四 昆曲演艺家研究: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371

五 其他昆曲研究专著373

六 昆曲学术研讨会:大陆、台湾与香港375

七 昆曲研究的刊物阵地377

附录379

96东方戏剧展暨学术研讨会述略381

2002—2003:戏曲学新论——第二届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评述386

表演艺术人类学发展近势——关于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综述3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