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控制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控制网络
  • 王振力主编;孙平,刘洋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0136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工业控制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业控制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历史1

1.1.1 模拟仪表控制系统1

1.1.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2

1.1.3 集散控制系统2

1.1.4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3

1.2 工业控制网络特点4

1.3 传统控制网络——现场总线4

1.3.1 现场总线的定义4

1.3.2 现场总线的发展历程5

1.3.3 工业控制网络国际标准5

1.4 现代控制网络——工业以太网7

1.4.1 工业以太网定义7

1.4.2 工业以太网的发展历程7

1.4.3 工业以太网的特点8

1.4.4 工业以太网的标准8

1.4.5 工业以太网的发展前景9

1.5 常用工业控制网络介绍9

1.5.1 基金会现场总线(FF)9

1.5.2 PROFIBUS10

1.5.3 CIP11

1.5.4 Modbus12

1.5.5 CAN总线13

1.5.6 LonWorks14

1.6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趋势14

第2章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基础16

2.1 数据通信系统概述16

2.1.1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16

2.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17

2.2 数据编码技术17

2.2.1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17

2.2.2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18

2.2.3 数据同步方式19

2.3 传输差错及其检测21

2.3.1 奇偶校验码22

2.3.2 校验和23

2.3.3 循环冗余校验码24

2.4 工业控制网络的节点25

2.4.1 可编程控制器25

2.4.2 传感器与变送器26

2.4.3 执行器与驱动器26

2.4.4 人机界面27

2.4.5 网络互连设备27

2.5 通信传输介质28

2.5.1 双绞线28

2.5.2 同轴电缆28

2.5.3 光纤29

2.5.4 无线传输介质30

2.6 网络拓扑结构30

2.6.1 星型拓扑30

2.6.2 总线型拓扑31

2.6.3 环型拓扑31

2.6.4 树型拓扑32

2.7 网络传输介质的访问控制方式32

2.7.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33

2.7.2 令牌访问控制方式33

2.7.3 时分复用34

2.7.4 轮询34

2.7.5 集总帧方式34

2.8 OSI参考模型35

2.8.1 OSI参考模型简介35

2.8.2 OSI参考模型的功能划分36

2.8.3 几种典型控制网络的通信模型38

第3章 Modbus现场总线40

3.1 概述40

3.1.1 Modbus的特点40

3.1.2 Modbus的通信模型40

3.1.3 通用Modbus帧41

3.1.4 Modbus通信原理41

3.2 Modbus物理层42

3.2.1 RS-232接口标准42

3.2.2 RS-485接口标准44

3.3 Modbus串行链路层标准46

3.3.1 Modbus的传输模式46

3.3.2 Modbus差错检验49

3.3.3 Modbus的功能码51

3.3.4 Modbus协议编程实现59

3.4 台达工业自动化设备60

3.4.1 台达PLC简介61

3.4.2 台达触摸屏62

3.4.3 台达变频器62

3.5 Modbus系统组态64

3.5.1 WPLSoft软件介绍64

3.5.2 Screen Editor软件介绍66

3.5.3 PLC与变频器Modbus通信68

实验1 Modbus网络系统设计72

第4章 PROFIBUS现场总线73

4.1 PROFIBUS概述73

4.1.1 PROFIBUS简介73

4.1.2 PROFIBUS的通信参考模型74

4.1.3 PROFIBUS的家族成员74

4.2 PROFIBUS-DP的通信协议76

4.2.1 PROFIBUS-DP的物理层76

4.2.2 PROFIBUS-DP的数据链路层80

4.2.3 PROFIBUS-DP的用户层85

4.3 PROFIBUS-DP设备简介87

4.3.1 西门子S7-300 PLC87

4.3.2 远程I/O90

4.3.3 西门子触摸屏TP 177B92

4.4 PROFIBUS-DP系统92

4.4.1 STEP7软件介绍92

4.4.2 WinCC flexible软件介绍96

4.4.3 PROFIBUS-DP系统组态97

实验2 PROFIBUS系统设计101

第5章 CAN总线103

5.1 CAN总线特点103

5.2 CAN总线通信模型104

5.2.1 CAN总线的物理层104

5.2.2 CAN总线的数据链路层108

5.3 CAN总线帧结构109

5.3.1 数据帧109

5.3.2 远程帧111

5.3.3 出错帧111

5.3.4 超载帧112

5.3.5 帧间空间112

5.4 CAN总线的错误处理机制113

5.4.1 错误类型113

5.4.2 错误界定规则114

5.5 SJA1000 CAN控制器115

5.5.1 SJA1000引脚功能115

5.5.2 SJA1000内部功能结构116

5.5.3 SJA1000内部存储区分配117

5.5.4 SJA1000寄存器功能118

5.6 CAN总线收发器PCA82C250126

5.6.1 PCA82C250引脚功能127

5.6.2 PCA82C250内部功能结构127

5.6.3 PCA82C250的工作模式128

5.7 CAN总线节点设计129

5.7.1 CAN总线节点的硬件设计129

5.7.2 CAN总线节点的软件设计132

实验3 CAN总线节点一对一通信实验134

第6章 DeviceNet现场总线135

6.1 DeviceNet概述135

6.1.1 设备级的网络135

6.1.2 DeviceNet的特性136

6.1.3 DeviceNet的通信模式136

6.2 DeviceNet通信模型136

6.2.1 DeviceNet的物理层137

6.2.2 DeviceNet的数据链路层140

6.2.3 DeviceNet的应用层140

6.3 DeviceNet设备描述143

6.3.1 DeviceNet设备的对象模型143

6.3.2 DeviceNet设备的对象描述144

6.3.3 DeviceNet设备组态的数据源145

6.4 DeviceNet连接145

6.4.1 重复MAC ID检测146

6.4.2 建立连接147

6.4.3 DeviceNet预定义主从连接组151

6.4.4 预定义主从连接的工作过程152

6.5 预定义主从连接实例153

6.5.1 显示信息连接153

6.5.2 轮询连接154

6.5.3 位选通连接155

6.5.4 状态变化连接/循环连接157

6.5.5 多点轮询连接159

6.6 台达DeviceNet设备简介161

6.6.1 台达DNET扫描模块161

6.6.2 台达DeviceNet远程IO适配模块162

6.6.3 DeviceNet通讯转换模块163

6.7 台达DeviceNet系统组态165

6.7.1 DeviceNetBuilder软件介绍165

6.7.2 DeviceNet应用案例166

实验4 DeviceNet系统设计实验169

第7章 CANopen现场总线170

7.1 CANopen概述170

7.1.1 CANopen的发展170

7.1.2 CANopen的特性172

7.2 CANopen通信模型172

7.2.1 CANopen的物理层173

7.2.2 CANopen的数据链路层174

7.2.3 CANopen的应用层174

7.3 台达CANopen设备简介193

7.3.1 台达CANopen扫描模块193

7.3.2 台达CANopen从站通信转换模块194

7.4 台达CANopen系统组态195

7.4.1 CANopen模块设置介绍195

7.4.2 CANopen应用案例196

实验5 CANopen系统设计实验200

第8章 工业以太网202

8.1 工业以太网简介202

8.1.1 以太网与工业以太网202

8.1.2 工业以太网的环境适应问题203

8.1.3 以太网通信的非确定性问题205

8.1.4 实时以太网206

8.2 EPA207

8.2.1 EPA的主要特点208

8.2.2 EPA的通信协议模型208

8.2.3 EPA的网络结构209

8.3 PROFINET210

8.3.1 PROFINET技术的起源210

8.3.2 PROFINET的主要技术特点210

8.3.3 PROFINET通信212

8.3.4 PROFINET与其他现场总线系统的集成214

8.4 HSE214

8.4.1 HSE的系统结构214

8.4.2 HSE与现场设备间的通信215

8.4.3 HSE的柔性功能块216

8.4.4 HSE的链接设备217

8.5 Ethernet/IP217

8.5.1 Ethernet/IP概述217

8.5.2 Ethernet/IP的报文种类217

8.5.3 基于Ethernet/IP的工业以太网组网218

8.6 Modbus TCP221

8.6.1 Modbus TCP概述221

8.6.2 Modbus TCP应用数据单元223

8.6.3 Modbus-RTPS223

8.7 台达工业以太网设备简介224

8.7.1 台达工业以太网通信模块224

8.7.2 台达工业以太网远程I/O模块225

8.7.3 台达工业以太网交换机226

8.8 台达工业以太网系统组态227

8.8.1 DCISoft软件介绍227

8.8.2 工业以太网应用案例229

实验6工业以太网系统设计实验234

附录A ASCII码表235

附录B CAN总线节点一对一通信参考程序236

参考文献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