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抑螺防病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镇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7994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168页
- 主题词:造林-灭钉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抑螺防病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血吸虫病在中国的危害情况2
二、灭螺是消灭血吸虫病的重要环节3
三、以林为主的抑螺防病林4
四、发挥森林多功能的生态效益5
五、本项目受到中央及地方支持和重视6
第一章 抑螺防病林的基本理念7
一、抑螺防病林的发展历程7
二、概念与特征10
(一)概念10
(二)基本特征11
(三)功能与地位11
三、指导原则13
四、林业血防的策略与途径17
(一)防治策略17
(二)技术途径的具体表现18
五、设计思想19
(一)滩地抑螺防病林的设计19
(二)山丘地区抑螺防病林的设计20
第二章 血吸虫病流行特点22
一、血吸虫及血吸虫病的分布22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类型及流行区划分22
(一)湖沼型25
(二)水网型26
(三)山丘型26
三、血吸虫的生活史26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及特点27
(一)传播环节27
(二)传播因素28
(三)传播特点31
五、血吸虫病的控制和消灭标准32
第三章 钉螺的生物学特性33
一、钉螺生态及分布33
二、钉螺的生殖与发育34
(一)性腺的季节性变化34
(二)钉螺交配及影响交配的因素34
(三)产卵35
(四)螺卵的发育和钉螺的生长35
三、钉螺的分布环境及活动习性37
(一)钉螺分布环境37
(二)钉螺生活习性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40
第四章 滩地抑螺防病林的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45
一、抑螺防病林的规划设计45
(一)设计的中心思想45
(二)规划设计的原则45
(三)造林设计的内容及小区规划47
二、造林技术48
(一)造林工程48
(二)造林技术49
(三)经营管理措施52
三、典型模式53
第五章 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56
一、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及钉螺分布情况56
二、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地理特征57
(一)平坝地区57
(二)丘陵地区57
(三)山区57
三、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特点59
四、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的策略与措施63
(一)水系沟渠防治措施63
(二)农田治理措施63
(三)营建抑螺防病林63
五、山丘地区抑螺防病林64
(一)平坝地区(盆地、洼地)64
(二)丘陵地区(溪流沟渠)64
(三)山边山脚65
(四)山区水系源头65
六、山丘地区抑螺防病林树种选择67
(一)光照因子67
(二)水分因子67
(三)土壤因子67
七、主要造林类型67
(一)源头水源涵养林67
(二)溪流、沟渠、河道两侧防护林带68
(三)盆谷、洼地生态改良林68
(四)山边、山脚经济用材林69
八、山丘区优化模式分析69
第六章 生物防治及抑螺植物75
一、抑螺防病林的树种及植物规划77
(一)滩地抑螺防病林树种的选择77
(二)河流、沟渠、低洼地(水网型地区)抑螺防病林树种选择78
(三)山丘地区抑螺防病林树种选择78
二、主要灭螺植物79
第七章 抑螺防病林对钉螺的抑制作用85
一、钉螺的消长规律85
(一)枯水期钉螺动态86
(二)丰水期钉螺的动态87
二、生态因子的变化88
(一)土壤湿度(土壤含水率)88
(二)温度90
(三)太阳辐射91
三、钉螺生理生化和结构变化92
(一)氨基酸变化92
(二)蛋白质变化94
(三)转氨酶变化94
(四)超微结构变化95
(五)糖原含量的变化96
(六)生物化学物质作用97
第八章 抑螺防病林主要树种病虫害防治99
一、主要林木害虫100
(一)桑天牛100
(二)光肩星天牛102
(三)云斑天牛103
(四)杨扇舟蛾104
(五)黄翅缀叶野螟(又名杨黄卷叶螟)105
(六)分月扇舟蛾107
(七)柳蓝叶甲(柳长翅叶甲类似)108
(八)杨毒蛾108
(九)大袋蛾109
二、主要林木病害111
(一)杨树溃烂病111
(二)杨树烂皮病112
第九章 主要造林树种的材性及其利用113
一、杨树113
(一)三种杨树63杨、69杨、72杨的物理力学性质113
(二)三种杨树木材由内向外纤维形态116
(三)三种杨树的微纤丝角和相对结晶度116
二、池杉117
(一)木材管胞形态及径向变异118
(二)木材微纤丝角及径向变异119
(三)基本密度、年轮宽度和晚材率的径向变异119
三、水杉121
(一)管胞形态特征及其变异121
(二)木材微纤丝角及径向变异122
(三)木材基本密度及其变异122
(四)年轮宽度和晚材率123
参考文献124
附件128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412—2015)128
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1625—2015)133
附图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