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用植物教学践行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药用植物教学践行录
  • 王德群,彭代银,彭华胜,张珂,庆兆,梁益敏,胡珂,张玲,程铭恩,倪林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38079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273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药用植物教学践行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奠定基础3

引言3

第一讲 绪论6

“绪论”教学思路6

课堂讲授6

知识拓展6

讲授新课7

总结与安排10

课后记10

过程与体会10

永无踏实感10

教学是门艺术10

将点状知识,变成立体知识10

潜移默化与占位效应11

把握认识事物的规律,形成创新思维11

由博返约12

第二讲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13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思路13

课堂讲授13

知识拓展14

讲授新课15

课后记18

过程与体会19

认植物的步步深入法19

细胞学教学的整体驾驭、重点突出19

磨刀不误砍柴工20

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思考20

展开问题,打开思路20

深化实验知识,扩大实践效应21

教学过程中的灵活调整21

重视效果,不仅为任务和进度21

提醒年轻老师21

课后交流21

第三讲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23

课堂讲授23

知识拓展23

讲授新课23

课后记28

过程与体会28

抓住认植物这个关键不放,坚持下去28

教认植物的思路29

从植物的角度理解植物29

好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最大的乐趣29

要做一名好教师29

对于出思考题的认识30

特点拾零30

改进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思路31

王菲听课感受31

课后交流31

第四讲 植物的组织类型(1)32

“植物的组织”教学思路32

课堂讲授33

复习和补充33

知识拓展34

讲授新课34

总结与安排37

课后记38

过程与体会38

引言的价值38

认植物贯穿始终38

善于用实物与例子生动讲解39

当一名好教师的难度39

学知识程序调整的重要性39

带同学一道总结比老师单独总结好39

课后交流40

第五讲 植物组织的类型(2)41

课堂讲授41

知识拓展41

讲授新课42

课后记44

过程与体会44

打开植物与中药之门,使知识活起来44

善于用例证启发和引导学生46

学生适应老师教学,并很好配合47

课后交流47

第六讲 植物组织的类型(3)48

课堂讲授48

知识拓展48

讲授新课48

课后记52

过程与体会52

内容新鲜52

扩大时空效应52

互动的教学方法54

整体联系的教学方法55

精练的语言,简明的区别56

火花需要撞击——急中生智56

课后交流56

第七讲根(1)57

“植物的器官”教学思路57

课堂讲授61

知识拓展61

讲授新课62

课后记65

过程与体会66

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问题66

助教不好当66

整体贯穿法66

联系中药法67

抓要点,一言而终68

时间和效果并重68

灵活与准确并重68

不断总结法69

课后交流69

第八讲根(2)70

课堂讲授70

知识拓展70

讲授新课70

课后记73

过程与体会73

与中药紧密结合的教学法73

教学不与实际脱节74

将动态观引入教学中74

驾繁执简法74

课后交流75

第九讲根(3)、茎(1)76

课堂讲授76

知识拓展76

讲授新课76

课后记80

过程与体会80

讲活异常构造80

旋转现象导入81

别具特色茎的引言82

善举贴近生活之例83

强调培养兴趣和明白道理的重要性83

启发思维83

处处留心皆学问84

发现不足,才有可能提高84

对教师的高要求84

其他84

课后交流85

第十讲茎(2)86

课堂讲授86

讲授新课88

课后记88

过程与体会89

因势利导的教学法89

教学艺术的运用89

教学是一个整体91

适当重复,加深印象92

三类教师92

启发教师们思维92

第十一讲茎(3)93

课堂讲授93

讲授新课94

课后记96

过程与体会96

实物教学与实验结合96

提前进入花的教学,扩充学生知识储备97

茎的教学前知识回顾97

茎的教学安排97

介绍学习药用植物的方法97

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98

给学生足够大的空间98

第十二讲茎(4)99

课堂讲授99

讲授新课101

课后记102

过程与体会102

学会多角度、多层面观察植物102

想法把植物讲“活”讲“神”103

抓住机会,启发引导学生104

知识延伸教学法105

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的交流106

第十三讲茎(5)、叶(1)108

课堂讲授108

课后记112

过程与体会112

内部构造的整体联系教学法112

叶的引言带来的众多思考112

叶的教学启发性113

植物比人聪明114

上课时提问题、列植物、谈思路114

第十四讲叶(2)115

课堂讲授115

课后记117

过程与体会118

将教学与生产和探索结合起来118

能运用一些不起眼的现象阐明道理119

抓住重点,讲清难点119

动态看植物,使中药植物活起来120

交流教学感受121

教学思考121

引发进一步探讨122

第十五讲花(1)123

课堂讲授123

讲授新课123

课后记126

过程与体会126

开场白126

花的引言教学126

花的教学与启发127

叶的教学补遗128

教学有关思考128

第十六讲花(2)130

课堂讲授130

辨认植物130

讲授新课130

课后记133

过程与体会133

课前认植物133

花萼的教学133

花冠的教学134

雄蕊的教学135

观察植物小论文的布置135

教学思考136

第十七讲花(3)138

课堂讲授138

讲授新课138

课后记141

过程与体会141

雄蕊类型教学中的改进141

联系法讲解雄蕊与花被关系141

花药的朝向与雄蕊方向142

讲解花时,注意联系分类特征142

综合方法在教学中运用142

学习花的动态观察法143

雌蕊类型教学中的实物和简图运用效果143

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143

第十八讲花(4)144

课堂讲授144

讲授新课144

课后记146

过程与体会147

花的教学方法147

花的内容教学创新147

我的思维特点148

学生的学习热情149

第十九讲花(5)150

课堂讲授150

讲授新课150

课后记153

过程与体会153

内容与时间矛盾的解决153

花序教学方法的改革153

花粉教学方法的探索154

第二十讲 果实155

课堂讲授155

课后记157

过程与体会158

特殊的引入方法158

果实的形成158

果实类型教学的改革158

果实内容的教学特点159

教学过程中的感受159

由列植物果实的表格引发的思考160

第二十一讲 种子、药用植物分类概述(1)161

课堂讲授161

讲授新课161

课后记164

过程与体会164

果实教学的层层深入法164

果实教学与分类的紧密结合,与实物结合164

种子教学抓要点165

采用联系、对比的方法讲清概念165

下篇药用植物分类学的导入165

植物分类与中药植物分类的关系165

整体联系教学法的运用166

人类认识自然的层次思考166

第二十二讲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2)167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教学思路167

课堂讲授168

课后记172

过程与体会172

讲透药用植物分类等级172

延胡索的学名故事173

分门的不同角度讲解173

重视检索表的教学173

善于举例说明问题174

抓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174

第二十三讲、第二十四讲 藻类植物与菌类植物175

“藻类植物与菌类植物”教学思路175

课堂讲授176

知识拓展176

讲授新课177

课后记182

过程与体会182

强化检索表的训练182

藻类植物特点介绍182

藻类的功效182

藻类的教学方法183

菌类的教学特点183

真菌知识的扩展183

藻类的抗性183

教学内容多,必须抓重点184

阶段测验的安排184

教学过程注意学生反应184

第二十五讲 地衣植物与苔藓植物185

“地衣植物与苔藓植物”教学思路185

课堂讲授186

课后记189

过程与体会189

引言的知识性和趣味性189

引言中系统介绍了两类植物与药性关系189

引言中介绍了两类植物功效特点190

概述部分讲清了难点190

采取复习、回顾、对比等方法190

苔与藓的区分190

详略适当190

学习的感受190

第二十六讲 蕨类植物(1)192

“蕨类植物”教学思路192

课堂讲授192

课后记195

过程与体会196

引言的拓展196

概述讲清难点与重点196

蕨类植物教学特点197

第二十七讲 蕨类植物(2)、裸子植物(1)198

“裸子植物门”教学思路198

课堂讲授198

讲授新课200

课后记201

过程与体会202

由亚门检索表讲解分类202

重点中药蕨类植物的讲解202

知识转换是质变202

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202

引言的精心安排203

裸子植物引言的特点203

进一步讲清孢子体与配子体203

专注本质,讲清概念203

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203

第二十八讲 裸子植物(2)、被子植物概述(1)205

“被子植物门”教学思路205

课堂讲授209

知识回顾209

讲授新课210

课后记212

过程与体会212

对教学的体悟212

裸子植物的教学特点213

被子植物引言的教学213

有关思考214

第二十九讲 被子植物概述(2)、三白草科~桑科植物215

课堂讲授215

知识回顾215

课后记220

过程与体会220

教学过程的安排220

教学方法的创新221

自我加压求提高222

第三十讲 马兜铃科~芍药科植物224

课堂讲授224

讲授新课224

课后记227

过程与体会227

科的教学安排227

分类知识的拓展228

第三十一讲 小檗科~豆科植物230

课堂讲授230

讲授新课230

课后记234

过程与体会235

离瓣花亚纲8个重点科235

8个科分为三类235

认植物有助学分类235

科的特征总结思维235

扩大知识面235

青年教师知识的不足236

药用植物学与中药鉴定学的关系236

交流总结特色236

安排综合实验236

信息量与整体联系236

为青年教师担心236

第三十二讲 芸香科~山茱萸科植物237

课堂讲授237

讲授新课237

课后记242

过程与体会243

腊叶标本弥补实物不足243

讲解科特征前的概括243

教会学生知识转化和抓重点243

再次要求学分类时重视代表植物243

备课过程发现自己不足243

科的特征及知识拓展243

教学特点及体会244

相关概念的讲解245

伞形科植物鉴定难度245

第三十三讲 报春花科~玄参科植物246

课堂讲授246

讲授新课246

课后记251

过程与体会251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251

生态与中药植物及其他253

第三十四讲 茄科~菊科植物255

课堂讲授255

讲授新课255

课后记260

过程与体会261

学习分类的窍门261

植物形态与分类知识的拓展262

中药植物与生态、分布关系262

中药植物的中药知识263

相关知识的介绍263

第三十五讲 禾本科~兰科植物265

课堂讲授265

讲授新课265

课后记271

过程与体会271

不同科的不同教学方法271

灵活多变的教学273

第三十六讲 复习274

课堂讲授274

讲授新课274

复习275

课后记278

过程与体会278

姜科与兰科的讲解278

药用植物学整体内容梳理279

教学方法的探索280

第二篇 走出课堂285

第一讲 西区校园实践教学(1)285

课后记286

第二讲 郊区大蜀山实践教学(1)287

课后记290

体会290

第三讲 东区药用植物园实践教学(1)293

课后记296

第四讲 西区校园实践教学(2)298

课后记300

过程300

内容300

第五讲 东区药用植物园实践教学(2)303

第六讲 郊区大蜀山实践教学(2)306

课后记309

过程与体会309

第七讲 东区药用植物园实践教学(3)312

过程与体会312

第八讲 东区药用植物园实践教学(4)316

课后记316

体会316

第九讲、第十讲 东区药用植物园实践教学(5、6)317

过程与体会317

第十一讲 东区药用植物园实践教学(7)320

过程与体会320

第三篇 体悟自然325

第一讲 黄山野外实习教学安排325

课后记325

过程与体会325

第二讲 黄山汤口周围野外教学326

实录326

课后记330

过程与体会330

第三讲 黄山浮溪野外教学(1)333

实录333

课后记336

过程与体会336

第四讲 黄山浮溪野外教学(2)338

实录338

课后记342

过程与体会342

第五讲 黄山浮溪野外教学(3)345

实录345

课后记349

过程与体会349

第六讲 黄山浮溪剪刀峯野外教学352

实录352

课后记354

过程与体会354

第四篇 心心相印359

学生黄山实习感悟359

缘起359

植物与自然359

植物与中药362

药用植物学感悟365

人与自然370

明理371

拾零373

结语:同学们成熟了374

学生回忆374

旁听生回忆385

教师交流及其他388

天时地利与人和388

教学方法总结390

整体联系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运用390

建设《药用植物学》精品课程的体会395

实物教学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401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药用植物学知识的传授404

教学感想406

《药用植物教学践行录》整理感想406

第五篇 教学日记411

良好开端411

培养兴趣414

全面提高419

融会贯通423

整体检验427

体悟自然430

跋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