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通志26 第三典民族文化 彝、纳西、拉祜、基诺、傈僳、哈尼、自、怒族文化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文化通志26 第三典民族文化 彝、纳西、拉祜、基诺、傈僳、哈尼、自、怒族文化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5028846.jpg)
-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9030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文化通志26 第三典民族文化 彝、纳西、拉祜、基诺、傈僳、哈尼、自、怒族文化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彝族3
第一章 综述3
第二章 语言、文字和文献8
第一节 彝语8
第二节 彝文10
第三节 文献13
第三章 文学艺术18
第一节 文学18
第二节 艺术35
第四章 科学技术42
第一节 天文历法42
第二节 医药45
第三节 生产技能48
第四节 工艺54
第五章 生活习俗60
第一节 服饰60
第二节 饮食63
第三节 民居67
第四节 交通71
第五节 商品交换72
第六节 丧葬礼仪73
第六章 节日娱乐75
第一节 节日75
第二节 娱乐79
第三节 竞技80
第四节 名胜古迹84
第七章 婚姻家庭86
第一节 家支86
第二节 婚姻91
第三节 家庭95
第八章 宗教信仰99
第一节 自然崇拜99
第二节 图腾崇拜101
第三节 祖先崇拜104
第四节 占卜105
第五节 巫术106
第六节 禁忌107
第七节 毕摩和苏尼108
第八节 天主教110
第九章 哲学和数学111
第一节 哲学111
第二节 数学115
第十章 教育116
第一节 言传身教116
第二节 学校教育117
第三节 拜师118
参考文献119
纳西族123
第一章 族称、族源及其分布概貌123
第二章 悠久的历史126
第一节 元朝以前的古代社会126
第二节 从“屏藩”到“改土归流”130
第三节 二十世纪以来的发展133
第三章 婚姻与家庭形态135
第一节 丽江纳西人的婚姻与家庭135
第二节 摩梭人的阿夏婚与母系家庭139
第四章 多彩的礼俗142
第一节 饮食与服饰142
第二节 民居建筑145
第三节 生死礼俗146
第五章 璀璨的文化150
第一节 语言和文字150
第二节 东巴经典与东巴艺术153
第三节 口传文学与文人文学158
第四节 其他艺术样式160
第五节 摩梭人的民间文艺162
第六章 多元的宗教166
第一节 活跃于民间的东巴教166
第二节 藏传佛教的传入与兴盛172
第三节 中原佛教与道教的传播174
第四节 宗教观与道德观176
第七章 节庆与禁忌179
第一节 节庆179
第二节 禁忌186
结束语188
参考文献189
拉祜族193
第一章 族源与历史发展193
第一节 族源193
第二节 历史发展194
第二章 生活习俗与节日娱乐199
第一节 生活习俗199
第二节 节日娱乐202
第三章 婚姻家庭206
第一节 婚姻206
第二节 家庭209
第四章 生育与丧葬习俗210
第一节 生育习俗210
第二节 丧葬习俗211
第五章 信仰与禁忌213
第一节 宗教信仰213
第二节 民间禁忌216
第六章 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218
第一节 语言文字218
第二节 文学艺术219
第七章 伦理道德与社会风尚222
第一节 敬老的伦理道德222
第二节 良好的社会风尚223
参考文献224
基诺族227
第一章 综述227
第二章 语言230
第三章 文学艺术231
第一节 文学231
第二节 艺术233
第四章 生产技能237
第一节 农耕与狩猎237
第二节 竹编与采集239
第三节 纺织与种茶240
第四节 铁、银器打制与商品交换241
第五章 生活习俗242
第一节 服饰242
第二节 饮食243
第三节 民居243
第四节 丧葬礼仪244
第五节 节日庆典245
第六章 村社、婚姻、家庭247
第一节 村社247
第二节 婚姻248
第三节 家庭251
第七章 宗教信仰252
参考文献253
傈僳族257
第一章 综述257
第一节 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257
第二节 族称族源与历史发展260
第二章 傈僳语、傈僳文264
第一节 傈僳语264
第二节 傈僳文266
第三章 傈僳族民族文艺270
第一节 诗歌270
第二节 神话、故事、传说275
第三节 谚语、儿歌、谜语282
第四节 音乐、舞蹈284
第四章 教育、体育288
第一节 教育288
第二节 体育291
第五章 生活习俗293
第一节 服饰293
第二节 饮食295
第三节 居住299
第四节 交通301
第六章 婚姻、家庭和丧葬304
第一节 婚姻304
第二节 家庭、姓名308
第三节 丧葬310
第七章 节日、历法313
第一节 节日313
第二节 历法317
第八章 行为准则318
第一节 道德规范318
第二节 习惯法320
第九章 信仰和禁忌322
第一节 原始信仰322
第二节 基督教324
第三节 禁忌325
参考文献328
哈尼族331
第一章 综述331
第一节 自然331
第二节 历史333
第二章 语言文字339
第一节 语言339
第二节 文字342
第三章 文学艺术348
第一节 文学348
第二节 艺术353
第四章 创造梯田357
第一节 红河南岸的“田山”357
第二节 善种梯田360
第五章 普洱茶的故乡363
第一节 “茶王树”363
第二节 普洱茶今昔364
第六章 生活习俗368
第一节 房屋368
第二节 饮食369
第三节 服饰371
第七章 父子连名制374
第一节 父子连名谱系374
第二节 父子连名制文化内涵378
第八章 亲属称谓与婚姻家庭386
第一节 亲属称谓与婚姻家庭形态的演变386
第二节 现代婚姻389
第九章 教育392
第一节 传统教育392
第二节 学校教育395
第十章 纪年与节日397
第一节 纪年397
第二节 节日399
参考文献404
白族407
第一章 混血的民族悠久的历史407
第一节 人口与环境407
第二节 历史与社会409
第二章 白汉双语文的融合和发展413
第一节 白语——汉白混合型语言413
第二节 汉文白文并存并用417
第三章 熠熠生辉的口承及书面文学423
第一节 口承文学423
第二节 书面文学432
第四章 精湛的古代艺术439
第一节 碑刻439
第二节 宝塔440
第三节 美术442
第四节 音乐444
第五节 舞蹈446
第五章 灿烂的科学文化450
第一节 农事水利、历法气象450
第二节 青铜铸造453
第三节 建筑艺术454
第四节 医学456
第五节 史学457
第六节 哲学460
第六章 发达的汉语文教育464
第七章 别具一格的衣食住行471
第一节 服饰471
第二节 饮食473
第三节 居住474
第四节 交通475
第八章 多姿多彩的节日盛会477
第一节 过年节477
第二节 三月街478
第三节 绕三灵479
第四节 火把节479
第五节 其他节庆480
第九章 家庭婚姻禁忌与丧葬482
第一节 家庭482
第二节 婚姻483
第三节 禁忌484
第四节 丧葬485
第十章 多神灵的宗教信仰487
第一节 图腾崇拜487
第二节 本主信奉489
第三节 佛教信仰491
参考文献495
怒族499
第一章 怒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概述499
第一节 人口及其分布499
第二节 内部支系和语言500
第三节 历史沿革与发展502
第二章 社会组织与制度文化504
第一节 亲缘关系与村社组织504
第二节 父子连名与世系传承506
第三节 亲属称谓与亲族制度508
第三章 生产方式与经济文化510
第一节 伙有共耕与山地农业510
第二节 男编女织和手工工艺513
第三节 黄牛交易与商品观念515
第四章 生活方式与物质文化518
第一节 绚丽多姿的服饰518
第二节 别具一格的饮食519
第三节 就地取材的宅居521
第四节 师法自然的交通522
第五章 传统习俗与礼仪文化524
第一节 婚姻家庭与子女命名524
第二节 告别人世的丧葬礼仪528
第三节 节庆活动与村社祭祀530
第四节 伦理道德与习惯法532
第六章 宗教与精神文化535
第一节 创世神话与图腾535
第二节 杀牲祭鬼与巫术536
第三节 自然崇拜与崖神538
第四节 藏传佛教、天主教与基督教的传入540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歌舞艺术542
第一节 世代流传的口头文学542
第二节 “达比亚”与歌舞艺术544
第三节 岩画与文物546
参考文献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