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钳工工作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钳工工作手册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9/35021601.jpg)
- 郭传东,韩立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543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86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钳工-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钳工工作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钳工常用基础知识1
1.1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1
1.1.1国际单位制(SI)1
1.1.2常用法定计量单位与非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3
1.1.3常用物理量单位换算7
1.2常用数学公式及数表13
1.2.1常用三角函数计算13
1.2.2常用型材的理论重量计算方法14
1.2.3机械传动效率的概略数值16
1.2.4黑色金属洛式硬度(HRC)与其他硬度换算18
1.2.5黑色金属洛式硬度(HRB)与其他硬度、强度换算21
1.2.6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代号24
1.2.7常用材料线胀系数26
1.2.8常用材料熔点、热导率及比热容26
1.2.9常用材料的密度27
1.2.10常用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28
1.3常用化学元素符号29
1.4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29
1.4.1金属材料30
1.4.2非金属材料38
1.5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38
1.5.1机械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40
1.5.2机械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能42
1.5.3铸造性能43
1.5.4锻造性能44
1.5.5焊接性能44
1.5.6切削加工性能46
1.5.7热处理能力47
1.6常用钢铁材料的种类及应用47
1.6.1钢铁材料的一般分类47
1.6.2常用钢铁材料的牌号及应用53
1.6.3常用铸铁材料的牌号及应用59
1.7常用钢铁材料的热处理60
1.8常用有色金属材料的种类及应用68
1.8.1铝及其合金69
1.8.2铜及其合金73
1.8.3钛及其合金76
1.8.4镁及其合金78
1.8.5轴承合金78
1.8.6常用硬质合金牌号、性能及用途81
1.9常用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及应用83
1.9.1工程塑料83
1.9.2复合材料85
1.9.3工业陶瓷85
1.9.4合成橡胶87
1.10摩擦、磨损和润滑的简介89
1.10.1摩擦的概述89
1.10.2磨损的概述91
1.10.3润滑的概述92
1.11常用润滑材料的种类及应用93
1.12常用清洗液的配方及应用101
1.12.1常用有机清洗液101
1.12.2常用有机除碳剂配方101
1.12.3常用化学清洗液配方及应用102
1.12.4常用碱液配方及应用104
第2章 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105
2.1机械零件加工质量与零件的互换性105
2.1.1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105
2.1.2机械零件的互换性105
2.1.3机械零件互换性的保证105
2.2极限与配合的有关术语106
2.2.1轴与孔106
2.2.2有关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及定义108
2.3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11
2.3.1间隙111
2.3.2过盈111
2.3.3配合111
2.3.4配合的表示111
2.3.5配合公差112
2.3.6配合制112
2.3.7实体极限112
2.4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规定113
2.4.1基准制的选择113
2.4.2标准公差等级的选择113
2.4.3公差带的选择原则116
2.4.4配合的选择原则118
2.4.5极限尺寸的判断原则121
2.4.6公差与配合新旧国家标准对照131
2.4.7标准公差数值133
2.4.8轴的基本偏差数值135
2.4.9孔的基本偏差数值137
2.5未注公差尺寸及其极限偏差140
2.5.1未注公差尺寸140
2.5.2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140
2.6形状和位置公差141
2.6.1术语与定义142
2.6.2形位公差各项目含义151
2.6.3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用原则157
2.6.4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公差值及应用举例158
2.6.5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规定170
2.6.6形位公差的检测171
2.7表面粗糙度181
2.7.1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181
2.7.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和方法181
2.7.3标注表面结构的方法182
2.7.4表面结构参数的选择190
第3章 钳工常用工器具、刃具和设备200
3.1钳类工具的外形、规格及用途200
3.1.1钢丝钳200
3.1.2尖嘴钳200
3.1.3扁嘴钳201
3.1.4挡圈钳202
3.2扳手类工具的外形、规格、用途及正确使用202
3.2.1呆扳手202
3.2.2梅花扳手204
3.2.3两用扳手206
3.2.4手动套筒扳手207
3.2.5活扳手213
3.2.6内六角扳手213
3.2.7侧面孔钩扳手214
3.2.8扭力扳手215
3.2.9增力扳手215
3.2.10常用扳手的正确使用216
3.3常用旋具的外形、规格、用途及正确使用217
3.3.1一字槽螺钉旋具217
3.3.2十字槽螺钉旋具217
3.3.3多用螺钉旋具217
3.3.4电动旋具219
3.3.5常用螺钉旋具的正确使用220
3.4常用拆卸工具的种类、结构及操作注意事项221
3.5常用虎钳的外形、规格和用途223
3.5.1普通台虎钳223
3.5.2多用台虎钳224
3.5.3方孔桌虎钳225
3.5.4手虎钳225
3.6手用钢锯的外形、规格及用途226
3.6.1钢锯架226
3.6.2手用钢锯条227
3.7钳工常用锉的外形、规格及用途227
3.7.1钳工锉227
3.7.2整形锉228
3.7.3电镀超硬磨粒什锦锉229
3.7.4锉刀的代号、锉纹号及锉纹条数230
3.8常用钢锤的外形、规格及用途231
3.8.1圆头锤231
3.8.2钳工锤232
3.8.3什锦锤232
3.9常用錾(凿)子的形状、规格、用途及选用233
3.9.1常用錾子的种类及应用233
3.9.2大扁錾的选用233
3.9.3小扁錾的选用233
3.9.4圆口錾的选用233
3.9.5尖錾的选用235
3.9.6油槽錾235
3.9.7三角錾的选用235
3.10划线工具的外形、规格及用途237
3.10.1划线规237
3.10.2划线盘237
3.10.3分度头237
3.11常用刮刀的种类、外形、规格及用途240
3.11.1平面刮刀240
3.11.2刮花刮刀240
3.11.3曲面刮刀240
3.12常用螺纹加工工具的外形、规格及用途242
3.12.1机用和手用丝锥242
3.12.2统一螺纹丝锥244
3.12.3圆板牙244
3.12.4统一螺纹圆板牙244
3.12.5丝锥扳手244
3.12.6圆板牙架244
3.13常用钻头的品种、规格及用途249
3.13.1锥柄麻花钻249
3.13.2直柄麻花钻251
3.13.3硬质合金锥柄麻花钻252
3.14常用铰刀的外形、规格及用途252
3.14.1手用铰刀252
3.14.2可调节手用铰刀252
3.14.3莫氏、米制圆锥铰刀253
3.15常用磨具和机具的品种、外形、型号、规格及用途254
3.15.1砂轮254
3.15.2磨头256
3.15.3砂瓦257
3.15.4磨石258
3.15.5砂布259
3.15.6砂纸259
3.15.7金刚石砂轮整形刀259
3.15.8磨料261
3.15.9研具266
3.15.10电磨机具270
3.16常用钻类工具、设备的型号、规格及用途273
3.16.1手摇台钻床273
3.16.2电动台式钻床274
3.16.3立式钻床275
3.16.4摇臂钻床277
3.16.5锥柄工具的过渡套和接长套279
3.16.6手电钻281
3.17钳工常用起重器具285
3.17.1麻绳285
3.17.2钢丝绳288
3.17.3滑车292
3.17.4手拉葫芦294
3.17.5千斤顶296
3.17.6简单机械力的常用计算299
3.17.7常用吊装操作方法及其适用场合300
第4章 钳工常用量具、量仪及其检测303
4.1常用量尺的外形、规格及用途303
4.1.1钢直尺303
4.1.2钢卷尺303
4.1.3纤维卷尺303
4.1.4内、外卡钳303
4.1.5弹簧卡钳303
4.2游标卡尺的结构、规格及应用305
4.2.1一般游标卡尺305
4.2.2高度游标卡尺305
4.2.3深度游标卡尺305
4.2.4带表卡尺306
4.2.5电子数显卡尺307
4.2.6齿厚游标卡尺307
4.2.7常用游标卡尺的结构组成及测量方法307
4.2.8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310
4.3微分量具的结构、规格及应用310
4.3.1外径千分尺310
4.3.2公法线千分尺310
4.3.3深度千分尺310
4.3.4壁厚千分尺311
4.3.5三爪内径千分尺312
4.3.6内径千分尺312
4.3.7杠杆千分尺312
4.3.8螺纹千分尺312
4.3.9常用千分尺的结构组成及测量方法312
4.3.10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正与读数315
4.4指示式量仪的结构、规格及应用316
4.4.1百分表316
4.4.2内径百分表316
4.4.3千分表316
4.4.4杠杆百分表和千分表316
4.4.5磁性表座317
4.4.6万能表座318
4.4.7杠杆齿轮比较仪318
4.4.8扭簧比较仪319
4.4.9常用百分表的结构组成及其安装、测量方法322
4.5角度量具的外形、规格、用途及测量方法322
4.5.1 90°角度尺322
4.5.2万能角尺322
4.5.3游标万能角度尺323
4.5.4水平仪325
4.5.5正弦规326
4.6平直量具的外形、规格及用途326
4.6.1铸铁平尺326
4.6.2铸铁平板和岩石平板327
4.6.3样板直尺328
4.6.4垂直度量仪328
4.7样板、量块和量规的外形、规格及用途328
4.7.1塞尺328
4.7.2半径样板329
4.7.3螺纹样板329
4.7.4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329
4.7.5量块331
4.7.6角度量块332
4.7.7普通螺纹量规333
4.7.8光滑极限量规334
4.7.9量针335
4.8钳工常用精密量仪的外形、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36
4.8.1电子水平仪336
4.8.2合像水平仪337
4.8.3自准直仪338
4.8.4平直度测量仪340
4.8.5测微准直望远镜341
4.8.6光学经纬仪341
4.9常用的检测方式、方法及有关计算343
4.9.1检测轴和孔343
4.9.2检测角度344
4.9.3检测圆锥角度345
4.9.4其他角度的检测346
4.9.5圆柱齿轮的齿厚和公法线长度检测347
4.9.6常用校验方法与范例348
第5章 典型零部件的修配及相关计算352
5.1轴、套类零件352
5.1.1轴的种类、特点及应用352
5.1.2轴的常用材料及其主要力学性能353
5.1.3轴的主要形位公差要求354
5.1.4轴径的检测及其计算357
5.1.5孔径的检测及其计算357
5.1.6轴、套的检修359
5.2箱体类零件及其相关计算362
5.2.1孔距的测量及计算362
5.2.2箱体孔与底平面平行度的检测364
5.2.3箱体上同一轴线的两个孔同轴度检测364
5.2.4箱体上两垂直孔的垂直度检测365
5.3滑动轴承的种类、特点及其检修365
5.3.1滑动轴承的类别365
5.3.2静压滑动轴承的种类及其特点366
5.3.3液体动压滑动轴承367
5.3.4常用轴承合金369
5.3.5滑动轴承的检修372
5.4滚动轴承375
5.4.1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主要特性及其应用375
5.4.2滚动轴承的代号377
5.4.3滚动轴承公差等级代号的新旧标准对照380
5.4.4常用滚动轴承代号的新旧标准对照381
5.4.5滚动轴承的配合383
5.4.6滚动轴承的装配调整及测量386
5.4.7滚动轴承的检修389
5.5键类零件393
5.5.1键的类型、特点和用途393
5.5.2常用键的规格及适用轴径394
5.5.3花键399
5.5.4键连接的装配与检修403
5.6销类零件408
5.6.1销连接的类型、特点和用途408
5.6.2常用销的规格及适用场合410
5.7螺纹连接件418
5.7.1常用螺纹的种类、特点及其用途418
5.7.2常用螺纹代号的意义419
5.7.3螺纹各部分的代号、名称与定义420
5.7.4普通螺纹的牙型及尺寸计算420
5.7.5普通螺纹的直径与螺距系列420
5.7.6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422
5.7.7普通细牙螺纹的基本尺寸425
5.7.8普通螺纹的公差带及配合标记426
5.7.9管螺纹的牙型及尺寸计算427
5.7.10蜗杆螺纹的牙型及各部分尺寸计算427
5.7.11梯形螺纹428
5.7.12方牙螺纹431
5.7.13螺栓的校核432
5.7.14螺纹的拧紧力矩434
5.7.15螺纹连接的常用防松方法435
5.7.16螺旋传动437
5.8过盈连接件的装配441
5.8.1压入法的装配要点及其适用范围441
5.8.2温差法的装配要点及其适用范围441
5.8.3液压法装拆的要点及其适用范围443
5.8.4红套装配的过盈公差443
5.9铆接件444
5.9.1常用铆钉的形式、规格和用途444
5.9.2铆接的常用工具445
5.9.3常用铆接的方式和形式446
5.9.4铆钉和铆钉孔直径的确定447
5.9.5铆接的相关尺寸计算447
5.9.6铆接的常用操作方法449
5.9.7常见铆接缺陷的分析与处理451
5.10联轴器与离合器453
5.10.1联轴器453
5.10.2常用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456
5.11齿轮传动件463
5.11.1齿轮与齿轮传动的类别及其应用463
5.11.2齿轮的几何要素名称及代号463
5.11.3齿轮的模数系列465
5.11.4齿轮各部分尺寸的计算467
5.11.5齿轮传动的检修与调整471
5.11.6常用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形式及特点478
5.12带传动件479
5.12.1传动带的类型、特点及其应用479
5.12.2常用传动带及带轮的主要尺寸规格483
5.12.3常用带传动的相关计算488
5.12.4带传动的检修与调整490
5.13链传动件493
5.13.1链条的种类、结构特征及其应用493
5.13.2常用链条的链号及规格496
5.13.3传动链的润滑504
5.13.4链传动的相关计算505
5.13.5链传动的检修507
5.14旋转件及其平衡509
5.14.1转子的种类及其平衡方法和应用509
5.14.2常用静平衡装置及其平衡的方法和平衡精度的计算510
5.14.3常见动平衡机的类型、主要技术参数及其适用场合513
5.14.4转子动、静平衡试验的选择514
5.14.5平衡精度515
5.15密封件517
5.15.1常用静密封的种类及其应用517
5.15.2常用垫片的种类、材料及其适用范围518
5.15.3密封垫所要求的法兰表面粗糙度经验数值521
5.15.4常用密封填料521
5.15.5标准密封元件522
5.15.6唇形密封圈的种类及其特点523
5.15.7机械密封525
5.15.8各类浮环密封的结构特点529
5.15.9迷宫密封片(环)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531
5.15.10各类螺旋密封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531
5.15.11常用密封件的种类及其适用场合532
5.16液压传动件534
5.16.1液压传动系统的类别534
5.16.2液压系统的组成534
5.16.3液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534
5.16.4液压系统常用的图形符号535
5.16.5液压缸的种类及其结构特点539
5.16.6常用液压油液541
5.16.7液压系统的检修与装配542
5.16.8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545
5.17弹簧件551
5.17.1常用弹簧的类型551
5.17.2圆柱螺旋弹簧技术参数的代号及名称551
5.17.3常用圆柱螺旋弹簧的型号、代号、结构特点及其应用553
5.17.4圆柱螺旋弹簧结构参数的计算555
5.17.5圆柱螺旋弹簧的手工盘制557
5.18压力试验559
5.18.1压力试验分类559
5.18.2压力试验的目的559
5.18.3耐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559
5.18.4耐压试验的通用要求559
5.18.5液压试验560
5.18.6气压试验560
5.18.7气液组合压力试验561
5.18.8泄漏试验561
5.19地脚螺栓和垫铁零件562
5.19.1地脚螺栓562
5.19.2垫铁564
5.20装配的基础知识568
5.20.1装配的工艺配合方法568
5.20.2各种装配的组织形式569
5.20.3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基本原则570
第6章 钳工基本操作571
6.1划线571
6.1.1划线的概述571
6.1.2划线前的准备572
6.1.3划线基准的选择578
6.1.4划线的基本方法581
6.1.5在圆形工件上划线590
6.1.6箱体工件的划线594
6.1.7大型工件的划线600
6.2钻孔与铰孔603
6.2.1钻削加工概述603
6.2.2钻削中采用的基本技术措施604
6.2.3钻床的辅助工具618
6.2.4常用的钻孔方法621
6.2.5手工铰孔的方法621
6.2.6机动铰孔的方法630
6.3攻螺纹和套螺纹636
6.3.1攻内螺纹636
6.3.2套外螺纹639
6.4刮削643
6.4.1刮削用显示剂的种类、配方及其应用643
6.4.2接触精度的研点数643
6.4.3刮削余量644
6.4.4常见刀花纹的刮削方法644
6.4.5刮削操作的姿势及要领646
6.4.6刮削常见缺陷的分析与预防647
6.5研磨647
6.5.1研磨余量647
6.5.2研磨压力648
6.5.3研磨速度648
6.5.4常用的研磨方法649
6.5.5常用研磨压砂的方法、步骤650
6.5.6研磨常见缺陷分析与预防651
6.6錾削与锉削651
6.6.1握錾子的方法及其应用651
6.6.2挥锤的方法及其应用652
6.6.3常见錾削的方法653
6.6.4錾子的刃磨要点654
6.6.5錾削的角度655
6.6.6錾子淬火的方法、步骤656
6.6.7錾削缺陷的分析与预防657
6.6.8持锉的方法657
6.6.9典型表面的锉削658
6.6.10锉削缺陷的分析与预防660
6.7矫正与弯曲661
6.7.1矫正和弯曲的概述661
6.7.2常用手工矫正工具及用途661
6.7.3冷矫正661
6.7.4热矫正663
6.7.5弯曲操作的基本方法及应用665
6.7.6常用型钢的展开长度计算669
6.7.7管子弯曲672
6.7.8矫正和弯曲常见缺陷的分析与预防673
6.8零件的修复技术674
6.8.1零件修换的基本原则674
6.8.2确定零件修换的因素和方法675
6.8.3常用修复工艺对不同材料的适用程度675
6.8.4各种修复工艺可达到的最佳厚度676
6.8.5常用热喷涂技术及其应用677
6.8.6常用电镀层的种类及其应用679
6.8.7电刷镀技术及其适用场合680
6.8.8低温镀铁修复技术的特点及应用680
6.8.9堆焊金属的合理选用681
6.8.10胶接技术682
参考文献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