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不同经济区域环境污染特征比较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长三角、长株潭、白银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不同经济区域环境污染特征比较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长三角、长株潭、白银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1/35019284.jpg)
- 许振成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111296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经济区-污染防治-对比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不同经济区域环境污染特征比较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长三角、长株潭、白银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国经济发展区域特征与指标研究3
第1章 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及其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研究3
1.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征3
1.1.1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突出3
1.1.2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4
1.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5
1.2.1经济发展水平聚类结果5
1.2.2三类区域平均经济密度分析8
1.3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分析9
1.3.1经济和环境的相互影响9
1.3.2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演进10
1.3.3区域一体化对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11
1.3.4经济环境聚类分析11
1.3.5区域环境发展指数14
第2章 区域经济与环境系统评价研究16
2.1现有指标体系分析16
2.1.1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16
2.1.2环境与经济协调评价指标体系20
2.1.3环境与经济关联评价指标体系21
2.1.4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21
2.1.5现有指标体系分析23
2.2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25
第3章 区域环境经济评价体系构建26
3.1评价体系设计原则与结构26
3.1.1设计原则26
3.1.2评价体系特征27
3.1.3评价指标体系结构27
3.2指标的筛选与指标体系建立28
3.2.1评价体系和内容28
3.2.2区域三大要素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28
3.3区域环境与经济关联评价34
3.3.1区域环境经济关联指标设计34
3.3.2关联指标设计35
3.4区域环境与经济综合评价41
3.4.1评价指标体系41
3.4.2区域环境经济评价方法42
第二篇 东部经济发达区域环境污染特征与策略研究51
第4章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污染特征51
4.1长三角经济区概况51
4.2环境质量特征分析51
4.2.1区域水环境特征分析51
4.2.2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61
4.2.3非常规污染特征分析72
4.3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污染特征74
4.3.1水环境呈有机物、重金属以及氮磷等共存并联合作用水体复合污染74
4.3.2大气环境呈现出以细粒子/灰霾一臭氧为特征的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75
4.3.3土壤呈现以有机污染物一重金属共存的土壤复合型污染75
第5章 长三角经济区污染成因分析76
5.1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76
5.1.1资源瓶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76
5.1.2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区域环境系统巨大压力77
5.2环境建设影响因素分析78
5.2.1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78
5.2.2区域环境统筹明显不足78
5.3污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79
5.3.1水污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79
5.3.2大气污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80
第6章 长三角城市群污染防治策略研究87
6.1长三角城市群环境保护总体策略87
6.2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布局与环境改善对策87
6.2.1水环境控制分区与建设策略87
6.2.2遵循大气环境容量要求88
6.2.3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89
6.3长三角经济区统筹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策90
6.3.1区域环境管理统筹90
6.3.2跨区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协调途径97
第三篇 中部快速发展经济区域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策略103
第7章 长株潭经济区环境污染特征分析103
7.1长株潭经济区概况103
7.2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103
7.2.1数据来源103
7.2.2大气污染现状特征103
7.2.3大气环境质量年际变化107
7.2.4大气环境区域差异108
7.3水环境质量演变与空间比较分析109
7.3.1数据来源109
7.3.2水环境质量现状110
7.3.3水环境变化趋势110
7.4土壤环境质量与空间变异分析118
7.4.1土壤采样分布118
7.4.2土壤评价方法选择121
7.4.3土壤重金属主要结果121
7.4.4二噁英污染水平分析123
7.5污染物排放特征129
7.5.1水污染排放空间比较分析129
7.5.2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131
7.5.3污染物排放行业分布131
7.6长株潭经济区环境污染特征133
7.6.1环境质量特征133
7.6.2污染物排放特征135
第8章 长株潭污染特征成因研究136
8.1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关系136
8.1.1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136
8.1.2灰色关联分析计算136
8.2长株潭工业主导行业对环境综合影响的定量分析136
8.2.1长沙工业主导行业的综合环境影响程度136
8.2.2株洲工业主导行业的综合环境影响程度137
8.2.3湘潭工业主导行业的综合环境影响程度138
8.3产业结构与污染排放关系138
第9章 长株潭城乡一体化环境管理策略研究139
9.1城乡一体化环境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39
9.1.1城乡一体化环境管理取得的成效139
9.1.2城乡一体化环境管理下的举措139
9.1.3城乡一体化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140
9.2长株潭城乡一体化环境持续改善对策141
9.2.1完善政策体系141
9.2.2推进技术体系142
9.2.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142
9.2.4灵活运用经济调控手段143
9.2.5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144
9.2.6建立生态补偿制度145
第四篇 西部资源型经济区环境污染特征与防治策略149
第10章 白银经济区环境污染特征分析149
10.1白银市经济区概况149
10.2环境污染特征分析149
10.2.1水环境质量现状149
10.2.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55
10.2.3土壤环境现状159
10.3污染物排放现状165
10.3.1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165
10.3.2水污染物排放现状168
10.3.3固体废物排放现状170
10.4白银环境污染特征171
10.4.1大气污染严重,呈典型的煤烟型污染171
10.4.2总体呈工业型污染特征172
10.4.3污染排放集中,单位产值污染排放高172
第11章 环境污染防治策略173
11.1白银经济区经济转型和环境管理政策173
11.1.1现有环境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173
11.1.2白银经济转型和环境管理要求174
11.2白银市产业转型城市环境改善策略174
11.2.1促进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174
11.2.2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175
11.2.3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健全环境监管体制175
11.2.4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加大环保科研力度176
11.2.5强化污染治理措施176
11.2.6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恢复补偿机制177
第12章 不同经济区污染特征比较分析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策略179
12.1典型经济区污染特征比较与分析179
12.1.1污染物排放强度与区域发展水平明显相关179
12.1.2特征污染物与产业结构有关,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较小179
12.1.3农村环境保护呈现明显的区域与经济差异179
12.2典型经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策略179
12.2.1长江经济区环境改善策略构想180
12.2.2长株潭经济区环境改善策略构想180
12.2.3白银经济区环境改善策略构想180
参考文献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