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情操论 全译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德情操论 全译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8/35013710.jpg)
- (英)亚当·斯密著;赵康英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978750807868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伦理学-思想史-英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德情操论 全译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敬告读者1
第一卷 论行为的适宜性3
第一篇 论适宜感3
第1章 论同情5
第2章 论相互同情的快乐10
第3章 论根据他人的感情与我们的是否一致来判断他人的感情是否适宜的方式13
第4章 续前章17
第5章 论和蔼可亲和令人尊敬的美德22
第二篇 论各种不同激情的适宜程度25
引言27
第1章 论源于身体的激情28
第2章 论源于想象的特殊倾向或习惯的激情32
第3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35
第4章 论友好的激情41
第5章 论自私的激情43
第三篇 论幸运和不幸对人们在判断行为的适宜性时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比在另一种情况下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赞同47
第1章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通常是一种比对快乐的同情更强烈的情感,但是通常它远远不及当事人自然产生的情感那样强烈49
第2章 论野心的根源和社会阶层的区别56
第3章 论羡慕富贵和藐视贫贱的倾向所引起的道德情感的败坏66
第二卷 论功与过或奖与惩的对象73
第一篇 论功过感73
引言75
第1章 凡看似恰当的感激对象似乎都值得奖赏;凡看似恰当的怨恨对象似乎都该受到惩罚76
第2章 论感激和怨恨的恰当对象78
第3章 不赞同施恩者的行为就很少会同情受益者的感激;相反,对害人者的动机表示赞同,则不会对受害者的怨恨有一丝的同情81
第4章 对前几章的简要概述83
第5章 对功过感的分析85
第二篇 论正义和仁慈89
第1章 两种美德的比较91
第2章 论正义感、悔恨感,兼论功劳的意识96
第3章 论这种天性构成的效用100
第三篇 根据行为的功与过来看命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107
引言109
第1章 论命运的这种影响的原因111
第2章 论命运的这种影响的程度115
第3章 论情感的这种不合常规的终极原因123
第三卷 论情感和行为自我评判的基础,兼论责任感129
第1章 论自我赞同和不赞同的原则129
第2章 论对赞扬和值得赞扬的喜爱,以及对责备和应受责备的惧怕133
第3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权威150
第4章 论自我欺骗的天性,以及一般准则的起源和应用171
第5章 论一般道德准则的影响和权威,以及公正地视其为神的法则177
第6章 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唯一准则;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应该同其他动机一起发生作用187
第四卷 论效用对称赞情感的作用197
第1章 论效用的外在形式赋予一切工艺品的美,兼论这种美的广泛影响197
第2章 论效用的外在形式赋予人的品质和行为的美,以及对这种美的感知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赞同的最初的准则之一205
第五卷 习惯和风尚对道德的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215
第1章 论习惯和风尚对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215
第2章 论习惯和风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222
第六卷 论美德的特征引言237
第一篇 论个人品质对自己的幸福的影响;或论谨慎239
第二篇 论个人品质对他人幸福的影响247
引言249
第1章 论天性要求我们去关照的那些人的先后顺序250
第2章 论天性要求我们去善待的那些社会团体的先后顺序260
第3章 论普世的善行267
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271
第六卷 的结论298
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体系303
第一篇 论道德情感理论应该探讨的问题303
第二篇 论已对美德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307
引言309
第1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适宜性中的理论体系310
第2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的理论体系336
第3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仁慈中的理论体系343
第4章 论无视公认规则和标准的理论体系349
第三篇 论已经形成的有关赞同准则的不同体系359
引言361
第1章 论从自爱演绎出赞同准则的体系362
第2章 论认为理性是赞同准则的根源的体系365
第3章 论认为情感是赞同准则的根源的体系369
第四篇 论不同著述者阐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