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
  • 王炳照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944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教育史-专题研究-中国-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教育史料学3

专题一 教育史料学研究的定义及若干构架问题3

一、中国教育史料学定义的提出及其依据4

二、中国教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7

三、中国教育史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原理9

四、中国教育史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难点12

五、中国教育文献史料整理研究成果的回顾与综述27

专题二 四部分类体系中教育文献的利用及检索34

一、四部分类法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34

二、经部分类体系中的教育文献38

三、经部以外其他三类文献的教育史料价值51

第二篇 中国古代教育史59

专题一 先秦诸子教育思想的分化与融合59

一、先秦诸子教育思想的分化59

二、先秦诸子教育思想的融合66

专题二 中国古代书院研究77

一、书院制度的起源78

二、书院制度的兴衰81

三、书院在组织和教学上的特点89

专题三 书院精神的传承与创新97

一、书院精神在古代教育中的积淀与传承97

二、书院精神在近代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102

专题四 论中国古代的师道观113

一、师生关系与教师地位113

二、教师的作用和任务117

三、为师资格与要求120

专题五 中国传统蒙学124

一、传统蒙学及其研究意义124

二、传统启蒙教育的使命128

三、传统学塾中的塾师130

四、蒙学教材的发展、类型和应用135

五、历代蒙学教材举要139

六、传统启蒙教育的经验教训164

专题六 传统社会教化的经验教训及其现代价值170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范畴170

二、传统社会教化的历史变迁及主要特点173

三、传统社会教化的主要途径179

四、传统社会教化的主要经验及现实价值187

专题七 中国古代课程改革及其经验教训192

一、中国古代三次课程改革192

二、影响古代课程改革的因素分析201

专题八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与当今素质教育212

一、当今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212

二、孔子与“素质教育”216

三、《学记》与“素质教育”223

四、书院与“素质教育”228

五、中国传统师德与“素质教育”233

六、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与“素质教育”243

专题九 青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250

一、什么是经典?250

二、回溯源头、传承命脉251

三、蒙以养正圣功也255

四、儿童个体智力发展史是人类种系智力发展史的缩影260

专题十 明清时期在华西人视野中的科举制度特征——另一双眼看科举262

一、筛选严格·竞争激烈263

二、残酷·悲喜剧269

三、公平·激励·调节器274

四、简短的结论282

第三篇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287

专题一 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关于中国科举制度改革思想述论287

一、双轨制思想:西学设科和西学教育288

二、从中西学并考到改考西学292

三、另起炉灶:全新的公共考试制度297

四、简短的结论301

专题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与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305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涵306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下的中国近代教育制度309

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312

专题三 日、美近代学制对中国近代学制的影响及中日、中美近代学制比较314

一、日本近代学制与中国清末民初学制的确立314

二、美国“六三三”学制与中国1922年的学制改革325

三、从模仿日本到学习美国的历史转变331

专题四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335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335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339

三、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新阶段349

专题五 试论北京辅仁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其历史启示352

一、以中西文化的融会与贯通为宗旨352

二、在学科建设上以突出重点为发展战略356

三、在教学方法上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目标359

四、实行严进严出的教学管理以精英人才为培养目标362

五、在科学研究上强调“动国际而垂久远”的精神368

专题六 论收回教育权运动语境下北京辅仁大学的注册与中国化问题372

一、收回教育权运动与政府对教会学校的政策变化373

二、遵章建制与首次注册376

三、遵新章改制扩建与再次立案381

四、余论387

第四篇 中国教育史学史393

专题一 学术与人生——解读舒新城和他的道尔顿制研究393

一、问题的提出393

二、新、旧两种教育经验所构成的思想底色395

三、道尔顿制研究中的“心理”与“学理”401

专题二 教育史学科建立时期的中国问题——解读舒新城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理路408

一、从教育方法转向教育史研究的历史象征意义408

二、《现代教育方法》:“传统教育精神”与“现代科学方法”411

三、《近代中国留学史》:“接受教育”与“研求学术”416

四、《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直线”与“曲线”的寓意420

五、中国问题及其问题425

专题三 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432

一、从“两分法”到“三分法”432

二、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理论—实践”观念435

三、作为其实践基础的中国现代教育的国家规划439

四、随着研究重心的不断下移,“思想”与“制度”的边界开始交融并合—于行动的世界中4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