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脑、精神疾病与药物作用机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脑、精神疾病与药物作用机制](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4981396.jpg)
- 吴文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3531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精神病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脑、精神疾病与药物作用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脑和神经递质1
1.1脑神经元及其结构特征9
1.1.1神经细胞9
1.1.2神经胶质细胞和动作电位17
1.2突触间的神经信息传递21
1.2.1突触的超微结构和突触类型22
1.2.2神经递质的种类与信息传递28
1.3神经递质药物的作用方式41
1.4典型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44
1.4.1受体44
1.4.2脑中主要神经递质的特性及其信息传递50
1.4.3乙酰胆碱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60
1.5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62
1.5.1胆碱酯酶抑制剂64
1.5.2作用于NMDA受体的药物66
1.5.3抗氧化剂69
1.5.4钙离子拮抗剂69
1.5.5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干细胞70
1.5.6Aβ疫苗70
1.5.7基因治疗71
第2章 镇痛和欣快感73
2.1阿片对西方文明的贡献74
2.1.1阿片的疗效74
2.1.2阿片的作用机制78
2.2阿片受体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81
2.2.1经典型阿片受体82
2.2.2阿片受体样受体与其他阿片受体85
2.2.3阿片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和特性86
2.3阿片受体的特性89
2.4阿片受体和阿片的相互作用92
2.4.1钠对阿片受体的影响92
2.4.2阿片受体的克隆及其他进展94
2.5局域化的阿片受体97
2.5.1阿片受体的分布97
2.5.2阿片产生的欣快感101
2.6阿片成瘾及其研究现状106
2.6.1阿片药物成瘾的形成108
2.6.2药物成瘾与表观遗传学111
2.7脑内吗啡及其镇痛作用116
第3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曙光125
3.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和表现128
3.1.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128
3.1.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表现131
3.2精神分裂症的判断标准及其成因135
3.2.1精神分裂症的判断136
3.2.2精神分裂症的诱因140
3.3神经阻滞剂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142
3.4神经阻滞剂的发现143
3.5神经阻滞剂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关系144
3.6利血平的抗精神分裂症作用146
3.7氯丙嗪药物的帕金森病样副作用和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关系148
3.7.1多巴胺的生物化学变化149
3.7.2多巴胺转运蛋白与精神疾病的关系152
3.8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神经阻滞剂和多巴胺受体155
3.9多巴胺受体的研究158
3.9.1多巴胺受体的研究方法159
3.9.2多巴胺受体类型及其功能特性162
3.10多巴胺途径168
3.11帕金森病患者的药物治疗170
3.12非典型抗精神疾病药物的研究177
3.12.1选择性多巴胺阻滞剂177
3.12.2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178
3.12.3 5-羟色胺受体亚型阻滞剂179
3.12.4谷氨酸制剂180
3.12.5毒蕈碱样物质182
3.12.6蛋白激酶C抑制剂183
3.12.7苯二氮?类化合物类似物183
3.12.8神经肽189
3.12.9神经降压素190
3.12.10加压素190
3.12.11其他药物190
第4章 抑郁症与躁狂症的治疗191
4.1抑郁症和躁狂症的共存194
4.2抗抑郁药物的发现197
4.2.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198
4.2.2异烟肼的非精神疾病治疗作用201
4.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204
4.4三环类抗抑郁药209
4.4.1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特性211
4.4.2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的危害213
4.5三环类药物的抗抑郁机制217
4.6抑郁症成因假说221
4.6.1抑郁症的单胺假说221
4.6.2抑郁症的受体假说224
4.7抗抑郁治疗的延迟期现象与抗抑郁药物226
4.7.1延迟期现象226
4.7.2抗抑郁药物228
4.8治疗躁狂症的金属——锂232
4.8.1躁狂症的特征233
4.8.2躁狂症的形成因素234
4.8.3治疗躁狂症的金属锂235
第5章 兴奋药与社会240
5.1可卡因的发现与使用241
5.2可卡因的纯化与成瘾245
5.2.1可卡因的纯化245
5.2.2可卡因的成瘾248
5.3去甲麻黄素的滥用及其危害256
5.4兴奋药的作用特点262
5.5兴奋药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266
5.6兴奋药的基本作用机制269
5.6.1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精神调节作用269
5.6.2兴奋药的基本作用方式273
第6章 不安的减轻276
6.1不安的临床表现277
6.1.1不安的发现与症状278
6.1.2不安的类型及其表现283
6.2不安的治疗285
6.3苯二氮?类药物的特点289
6.3.1苯二氮?类化合物的抗不安作用289
6.3.2苯二氮?类药物的副作用296
6.4苯二氮?类的作用机制298
6.4.1药物的交叉耐性298
6.4.2苯二氮?类药物与其受体的结合300
6.4.3苯二氮?类药物的戒断症状305
6.5苯二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308
第7章 自我的境界313
7.1致幻体验313
7.1.1共感觉315
7.1.2致幻效应319
7.2致幻药物所致精神症状的重现326
7.3致幻药物及其作用特征328
7.3.1北美仙人球碱328
7.3.2甲氧基苯丙胺329
7.3.3魔法蘑菇333
7.3.4麦角酸二乙酰胺337
7.4致幻药物的作用机制345
7.4.1麦角酸二乙酰胺的致幻假说与检验345
7.4.2麦角酸二乙酰胺对缝线核和5-羟色胺神经元的影响347
7.4.3青斑核对致幻作用的贡献350
7.5致幻剂的研究现状354
7.5.1致幻剂的研究简况355
7.5.2致幻剂的分类356
7.5.3致幻剂的药理作用357
7.5.4致幻剂的研究方向359
第8章 精神疾病及其治疗药物研究的展望364
8.1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的诱变效应372
8.1.1精神药物诱变效应的主要研究方法373
8.1.2精神药物诱变效应的研究进展375
8.1.3今后的研究方向377
8.2研究精神疾病形成原因的新途径379
主要参考文献386
索引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