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
  • 常建华,郭玉峰,孙立群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80696710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82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838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3

第一章 社会史理论述评&常建华3

第一节 社会史理论探讨的历程与阶段性3

第二节 社会史是什么6

一 专史说6

二 通史说10

三 视角说11

第三节 社会史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13

一 社会史与马克思主义13

二 社会史与社会学15

三 社会史与思想文化史16

四 社会史与人类学18

五 社会史与地理学19

六 区域社会史20

第二章 先秦秦汉社会史研究&郭玉峰23

第一节 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23

一 社会结构总论23

二 等级结构24

(一)皇帝(王)、贵族与外戚24

(二)士、客、卿、家臣、门阀、豪族25

(三)平民(庶人、编户民、工商业者)30

(四)游侠、隐士、巫祝及其他31

(五)众人、奴隶、刑徒及贱民33

(六)宦官35

三 法律对等级身份的规定35

四 社会流动36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40

一 宗族40

二 家庭与婚姻43

(一)家庭43

(二)婚姻46

三 民间结社50

四 地域社会50

(一)城市50

(二)乡村54

(三)城乡关系56

第三节 人口与社会救济57

一 户口统计与人口流动57

(一)户籍制度与人口统计、人口数量及变化57

(二)人口流动61

二 人口类型与结构64

(一)妇女64

(二)老人、少年及其他67

三 荒灾与社会救济68

四 环境史学与医疗社会史69

第四节 生活方式与礼俗72

一 物质生活习俗73

(一)服饰、发式73

(二)饮食76

(三)居住79

(四)行路80

二 礼俗83

(一)丧葬83

(二)祭祀91

(三)岁时节令94

(四)人生礼俗及其他95

(五)风俗、风气及社会心态97

三 文体娱乐100

四 宗教生活103

(一)原始宗教、宗教103

(二)佛教104

(三)道教105

五 信仰106

六 少数民族生活11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社会史研究&孙立群118

第一节 社会结构与等级身份118

一 社会结构总论118

二 等级结构121

(一)皇帝与贵族121

(二)士族123

(三)科举制与官僚132

(四)庶族、寒门134

(五)士人136

(六)个体农民141

(七)工商业者142

(八)士家、兵户143

(九)依附人口145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152

一 宗族152

(一)琅琊王氏154

(二)陈郡谢氏155

(三)江东顾氏156

(四)河东裴氏156

(五)弘农杨氏156

(六)赵郡李氏156

(七)范阳卢氏157

(八)博陵崔氏157

(九)清河崔氏157

(十)河东柳氏157

(十一)兰陵萧氏158

(十二)济阳蔡氏158

(十三)南阳顺阳范氏158

(十四)琅琊颜氏158

(十五)长社钟氏159

(十六)颍川鄢陵庾氏159

(十七)陇西李氏159

二 宗族与谱牒161

三 家庭与婚姻162

(一)家庭关系162

(二)婚姻164

四 地域社会168

(一)坞壁、庄园168

(二)社邑171

(三)城市、市镇172

第三节 人口与社会救济175

一 人口问题175

(一)户籍制度175

(二)人口统计与分布176

(三)人口流动180

二 人口类别与结构182

(一)妇女182

(二)其他人群186

三 社会救济186

四 生态环境189

五 医疗与社会191

第四节 生活方式与风俗习尚191

一 物质生活192

(一)服饰192

(二)饮食195

(三)居住202

(四)出行、交通204

二 风俗习尚205

(一)节日习俗205

(二)丧葬习俗206

(三)其他生活习俗和社会风气208

第五节 宗教生活215

一 佛教215

(一)魏晋南北朝的佛教215

(二)隋唐的佛教220

二 道教221

三 寺院224

第四章 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社会史研究&常建华226

第一节 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226

一 社会结构总论227

二 等级结构228

(一)皇帝与贵族228

(二)绅士230

(三)平民235

(四)贱民244

三 社会流动246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246

一 宗族246

二 家庭与婚姻254

(一)家庭254

(二)婚姻261

三 行会、会馆与会社263

(一)会馆公所263

(二)会党·结社·讲会264

四 基层社会及其与国家关系268

(一)基层社会与国家268

(二)乡政268

五 地域社会270

(一)城市270

(二)市镇274

(三)乡村276

(四)城乡关系与地方社会277

第三节 人口与社会救济279

一 户口统计与人口变动280

(一)户籍制度与人口统计、人口数量及变化280

(二)人口流动283

二 人口类别与结构287

(一)妇女287

(二)老人、儿童292

三 灾荒与社会救济294

四 环境史学与医疗社会史296

五 社会教育298

第四节 生活方式与礼俗300

一 物质生活习俗300

(一)服饰、发式300

(二)饮食301

(三)居住303

(四)行路303

二 几种礼俗303

(一)丧葬303

(二)祭祀305

(三)岁时节日306

(四)产育与称谓307

(五)巫卜、禁忌与信仰309

三 文体娱乐312

四 宗教生活313

(一)佛教314

(二)道教315

(三)基督教、天主教316

(四)秘密宗教316

(五)其他宗教320

五 社会习尚及其变迁321

第五章 近代社会史研究&闵杰326

第一节 总说:研究的基本状况326

第二节 社会阶层329

第三节 市民社会333

一 1993年以来的研究轨迹334

二 研究的主要成果338

(一)商会338

(二)不同地区的公共领域339

(三)各种类型的公共活动空间及其他341

第四节 人口342

一 人口统计343

二 人口结构345

三 人口流动346

第五节 妇女348

第六节 婚姻与家庭352

一 婚姻353

二 家庭354

第七节 风尚习俗与日常生活356

一 风尚习俗356

二 日常生活359

第八节 灾荒与救济361

一 全国及大范围灾害的总体研究361

二 分地区的考察362

三 赈灾与慈善364

四 瘟疫365

第九节 余论366

下编 中国社会史论文、著作索引371

中国社会史主要书目371

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