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译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译著)](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950007.jpg)
- MarioCollepardi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227573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混凝土-配合料-比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译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要符号1
第一篇 原理9
第1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和方法9
1.1 配合比设计的原则9
1.2 配合比设计的方法10
1.2.1 简易配合比设计10
1.2.2 复杂配合比设计19
第二篇 模型25
第2章 流变性能25
2.1 混凝土的工作性25
2.2 几种典型混凝土结构的推荐骨料最大粒径27
2.3 混凝土拌合物浇注时的工作性与结构类型的关系27
2.4 混凝土搅拌后的工作性29
2.5 拌合用水量与骨料最大粒径和搅拌后工作性的关系30
2.5.1 骨料的含水率32
2.5.2 骨料含水率对拌合用水量的影响33
2.5.3 以工作性检验拌合用水量37
2.5.4 化学外加剂对拌合用水量的影响40
2.6 骨料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内空气体积的影响40
2.7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41
2.7.1 用于泵送混凝土的砂子的颗粒粒径特征42
2.7.2 如何确定泵送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子的搭配43
第3章 力学性能45
3.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45
3.2 水泥的欧洲标准46
3.3 强度与其他参数的简化关系48
3.3.1 强度等级3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49
3.3.2 强度等级4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50
3.3.3 强度等级5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50
3.3.4 强度等级3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51
3.3.5 强度等级4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52
3.3.6 强度等级5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53
3.4 如何改进fc和w/c的关系54
3.4.1 如何改进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关系55
3.4.2 20℃以外fc和w/c的关系56
3.4.3 如何修正含气量对预测强度的影响57
3.4.4 如何评价促凝剂或缓凝剂对fc与w/c关系的影响59
3.4.5 如何考虑轻骨料对fc与w/c关系的影响59
3.5 混凝土的特征强度fck60
3.5.1 以准则1评价fck61
3.5.2 以准则2评价fck61
3.6 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62
第4章 弹性性能64
4.1 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关系64
4.2 E与fmc的近似关系式65
第5章 耐久性能67
5.1 混凝土的耐久性67
5.2 混凝土的渗透系数68
5.3 暴露等级70
5.3.1 暴露等级XC:碳化引起的腐蚀70
5.3.2 暴露等级XD:除海水外的氯化物侵蚀71
5.3.3 暴露等级XS:海水中氯化物对钢筋的腐蚀72
5.3.4 暴露等级XF:冻融循环引起的损伤73
5.3.5 暴露等级XA:天然土壤中的混凝土74
5.3.6 暴露等级XA:与侵蚀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75
第6章 干缩性能77
6.1 混凝土的干缩77
6.2 干燥时间对收缩的影响79
6.3 环境湿度对收缩的影响79
6.4 虚拟厚度对收缩的影响80
6.5 配筋对收缩的影响80
6.6 骨料弹性模量对收缩的影响81
6.7 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结构的干缩82
6.8 根据干缩预测模型确定混凝土配合比84
6.9 根据干缩调整混凝土配合比88
第7章 徐变性能91
7.1 由收缩、弹性应变和徐变引起的变形91
7.2 徐变的估算92
7.3 环境的相对湿度对徐变的影响93
7.4 养护龄期和水泥强度等级对徐变的影响94
7.5 混凝土材料组成对徐变的影响95
7.6 混凝土结构厚度对徐变的影响96
7.7 持荷时间对徐变的影响97
7.8 骨料弹性模量对徐变的影响97
7.9 如何根据混凝土的要求和材料特性估算徐变98
7.9.1 瞬时弹性应变εe17的确定98
7.9.2 干缩S的确定98
7.9.3 徐变C的确定101
7.9.4 总变形εtot的确定105
7.10 根据徐变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06
第8章 热学性能112
8.1 热膨胀系数112
8.2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113
8.3 混凝土的热扩散系数114
8.4 混凝土的比热114
8.5 水泥的水化热115
8.6 搅拌时混凝土的温度116
8.7 混凝土浇注后的温度及温度梯度117
8.7.1 温度梯度与开裂风险118
8.7.2 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最大温度119
8.8 混凝土的蒸汽养护124
8.8.1 混凝土蒸养强度与20℃下28d抗压强度的关系124
8.8.2 混凝土材料特性的影响129
第9章 骨料的颗粒粒径分布133
9.1 颗粒粒径分布133
9.2 混凝土中固体颗粒的理想颗粒粒径分布135
9.3 骨料的颗粒粒径分布136
9.3.1 Dmax对Füller曲线的影响138
9.3.2 水泥用量对Bolomey等式的影响138
9.4 骨料的理想颗粒粒径分布与最佳颗粒粒径分布139
9.4.1 图像法139
9.4.2 数值法141
第三篇 实例155
第10章 实例155
10.1 实例1:普通混凝土155
10.1.1 不掺用高效减水剂155
10.1.2 掺用高效减水剂158
10.1.3 对比159
10.2 实例2:考虑抗折强度160
10.3 实例3:考虑耐久性要求164
10.4 实例4:考虑更严酷的耐久性要求169
附录 中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比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