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城市公共交通调查、规划、政策、法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京城市公共交通调查、规划、政策、法规研究
  • 李建国,林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6379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城市运输:公共运输-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城市公共交通调查、规划、政策、法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北京市居民出行O-D调查研究3

第一节 北京市居民 出行调查课题工作与组织方案居民出行调查工作方案3

一、居民出行调查的目的3

二、居民出行调查的内容3

(一)常住人口的调查3

(二)流动人口的调查3

三、居民出行调查方案4

四、数据处理5

五、输入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6

六、分析结果,编写调查图表报告6

居民出行调查组织工作方案10

一、居民出行调查的目的10

二、课题组织领导问题的建议10

(一)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领导小组(略)10

(二)实施工作组10

(三)办公地点和交通工具10

第二节 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实施方案11

一、调查的领导、工作指挥系统11

(一)建立市居民出行调查领导小组11

(二)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办公室11

二、本次居民出行调查的范围和对象12

三、调查方法与时间安排13

四、调查员的选聘与组训13

五、调查员表格的印制、分发、填写与回收15

六、开展居民出行调查的宣传、动员16

七、居民出行调查的信息资料处理16

八、调查的精度校核16

九、课题成果报告完成与成果鉴定17

第三节 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技术方案20

一、概述20

二、调查的目的及其服务的目标系统20

三、调查内容23

(一)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参数调查23

(二)城市居民出行情况调查23

(三)城市社会——经济概况调整23

四、调查方案23

(一)交通调查区域划分23

(二)抽样方法及抽样率25

(三)调查表格设计38

五、数据处理38

六、关于调查结果精度的检验38

七、后期整理分析及总结报告的编写41

八、关于技术方案的几点补充说明41

第四节 居民出行调查调查员培训讲义43

一、居民出行调查几个有关名词术语43

(一)什么是“居民出行”?43

(二)什么是“居民出行调查”?43

(三)什么是“出行的基本要素”?43

(四)什么是“出行的相关因素”?43

(五)什么是“居民出行规律”?43

(六)“居民出行的交通需求”与“客运输送能力”44

二、本次调查的背景及目的意义44

三、有关居民出行调查组织实施方法的说明45

(一)领导组织系统45

(二)调查范围45

(三)调查对象46

(四)最小抽样单位46

(五)调查方法及数量46

(六)调查方式46

(七)调查员的日工作量46

(八)对调查员工作的要求46

四、居民出行调查表格填写方法细则46

(一)关于出行定义的补充说明——满足本次调查要求的出行定义46

(二)调查内容及表格的总体结构46

(三)表格填写方法细则47

第五节 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处理方案55

一、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处理设想55

(一)数据处理方法选择55

(二)调查表格设计55

二、调查表的数据整理56

(一)编码方案56

(二)小区映射法58

三、原始数据的计算机内存贮结构58

(一)数据库方式58

(二)文件系统法59

四、辅助数据的形成与利用59

(一)基本地名——小区映射表59

(二)公共交通线路网络60

第六节 客运交通系统现状分析61

一、现状分析的目的和作用61

二、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一般性分析61

(一)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及静态设施配置与动态营运组织结构61

(二)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外部环境62

(三)影响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因素分析62

三、北京市客运交通系统静态设施配置结构分析63

(一)关于客运交通方式结构现状的分析63

(二)关于公共交通线路网布局的分析64

四、北京市客运交通系统动态营运组织结构分析87

(一)城市现有客运车辆管理使用状况及效果分析87

(二)公共交通营运组织及效果分析92

五、北京市客运交通系统现状分析小结95

第七节 居民出行时空分布现状分析99

一、前言99

二、北京市居民出行空间分布现状分析107

(一)区域形式的出行空间分布107

(二)道路形式的出行空间分布128

三、北京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分析135

(一)本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现状135

(二)流动人员出行时间分布现状140

(三)全体人员不同方式——不同时段人次分布对比147

四、北京市居民出行时空分布特点分析160

第八节 北京市有关出行预测相关因素分析一、居民出行量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171

(一)出行者特征171

(二)出行行为特征171

二、居民出行特征分析171

(一)出行者特征分析171

(二)出行行为特征分析175

三、进行居民出行预测的一般方法178

(一)出行生成的分析178

(二)出行次数分布预测179

(三)交通方式分担179

(四)根据出行分布,预测道路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的流动(客流)量的分配190

第九节 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综合技术报告一、调查的基本情况192

二、本次居民出行调查中使用的几个名词术语的含义192

三、调查的主要成果195

(一)关于总量检验219

(二)空间分布检验220

四、居民出行调查成果分析及反映的问题222

五、对解决北京市客运交通问题的建议224

六、关于本次调查统计量的若干说明227

第二章 北京市公共电汽车“八五”线网场站规划研究第一节 规划工作大纲一、规划的目的和意义231

二、任务描述231

三、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232

四、技术路线232

五、规划任务的性质233

六、进度计划安排233

七、规划组人员构成234

第二节 客流预测235

一、预测方案235

(一)预测工作概况235

(二)全市出行总量的预测237

(三)各交通小区出行发生与吸引总量的预测239

(四)起讫点分布预测243

(五)交通方式分担预测与道路客流预测244

二、预测结果247

(一)全市人员日出行总量与日人均出行次数247

(二)各交通小区出行发生(吸引)总量247

(三)各交通小区间O—D交换量248

(四)全体人员出行道路客流量248

第三节 线网生成模型与理论线网方案的说明一、关于公交线网生成模型的构造249

(一)基本思路249

(二)对公交线网的再认识250

(三)评价公交线网布局质量的指标体系250

(四)生成公交线网的约束条件251

(五)算法步骤及流程图252

二、关于公交线网生成模型的程序实现256

(一)约束条件具体标准的确立256

(二)原始数据文件(静态文件)257

(三)工作数据文件(动态文件)257

(四)程序结构与客流累计算法的简要说明258

三、生成线网方案及效益分析262

四、与现状线网的对比分析264

(一)关于两线网共性的分析264

(二)不吻合线路的原因分析266

(三)现状线网的缺陷与不足268

五、模型的缺陷及改进的设想273

第四节 线网规划方案及编制说明275

一、编制线网规划方案的必要性275

二、基本原则275

三、基本依据276

四、编制方法276

五、编制说明277

(一)保留线的确立277

(二)调整线和新开线的设置279

六、规划方案的概貌及其效益283

(一)方案概貌283

(二)效益的估算284

第五节 场站规划及基建投资结算286

一、场站、车辆现状及存在问题286

二、场站建设的原则287

三、基本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288

四、近期场站建设实施计划289

五、方案实施的可能性290

附件A291

A1 交通小区主要地理标志一览表291

A2 生成线路起迄点及走向一览表293

A3 分年度线网规划方案298

A4 典型地区线路规划303

A5 市区规划线路分类统计表311

A6 站点建设一览表313

第三章 北京市客运交通系统现状评价及客运交通结构研究第一节 北京市客运交通系统现状评价一、关于客运交通系统的构成与内部结构319

二、北京市客运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果分析320

(一)关于评价目标体系的确立320

(二)关于本市客运整体效果的评价321

三、北京市客运交通系统存在问题与背景因素分析325

(一)系统内部客观因素——客运交通系统静态设施配置结构分析326

(二)系统内部主观因素——动态营运组织结构分析329

(三)系统外部主观因素——与系统相关的城市大系统宏观调控决策方面存在问题分析332

(四)系统外部客观因素——影响与制约客运交通的主要客观环境条件的分析334

四、北京市客运交通系统现状评价小结335

第二节 北京市客运交通结构研究340

一、北京市近中期适宜客运交通结构的预测340

(一)几个相关概念的阐述340

(二)预测的基本思路341

(三)关于出行方式需求结构的确定341

(四)关于客运交通结构的预测346

(五)可行的近中期客运交通结构的确定348

二、北京市客运交通发展战略及相应的技术经济政策351

(一)宏观政策的制定351

(二)技术经济政策352

第四章 公共交通优先与政策法规研究第一节 公共交通优先战略的设想与建议一、为什么要实行公共交通优先357

二、公共交通优先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357

三、公共交通优先应把握的重点358

四、目前公共电、汽车交通存在问题及原因359

五、关于公共电汽车优先措施与经济扶持政策的基本设想360

六、关于公共交通优先的组织、实施的建议361

第二节 公共交通扶持政策及法规研究纲要一、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必要性365

二、政策上扶持公共交通的合理性365

三、公共交通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66

四、公共交通扶持政策和法规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368

五、公共交通扶持政策和法规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思路369

(一)基本原则369

(二)基本思路369

六、共交通扶持政策和法规研究的目标和组成370

第三节 经济政策研究371

一、确立公共交通经济扶持的必要性371

二、公共交通经济扶持政策的基本内容371

三、目前公共交通经济上存在的问题及影响372

(一)经营问题372

(二)投资问题378

四、建立合理的公共交通经济扶持政策380

(一)票价与补贴政策380

(二)建立合理的公共交通投资机制387

五、结束语395

第四节 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研究397

北京市公共电汽车优先通行需求调查及方案建议397

一、公共电汽车运行现状397

二、公共电汽车优先通行方法399

三、公共电汽车优先通行需求调查及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400

四、北京公共电汽车交通优先通行需求调查及方案建议402

第五节 客运市场管理政策研究407

一、客运市场的概念及客运市场管理的必要性407

二、客运市场的划分及公共汽车在其中的作用408

三、客运市场管理的目标409

四、国内客运市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409

五、健全客运市场管理、促进公交发展的设想412

第六节 规划与设计管理研究417

一、研究的必要性417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417

(一)居民小区公共交通的问题417

(二)立交桥换乘问题418

(三)平面交叉口换乘问题419

(四)地铁、公共电汽车、自行车间的换乘419

(五)交通管理及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419

(六)缺乏大型换乘枢纽站420

三、原因分析420

(一)历史形成的旧城区客观上给城市规划工作造成困难420

(二)在过去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公共交通优先的意识不够421

(三)交通管理上的一些观念有待改进421

(四)法制、法规上存在的问题421

(五)工程项目审批与验收中的不合理因素422

四、建议422

(一)完善法规、依法规划与设计422

(二)合理规划场(厂)、站布局,并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实现422

(三)加强新开发区公共交通设施的配套建设423

(四)加强对开发商的管理423

(五)尽快修建换乘枢纽站423

(六)交通管理上要优先考虑乘客的安全与方便423

(七)在道路设计与改造上优先公共交通423

(八)在立交与平交路口的建设与改造上优先公共交通424

(九)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可行性评估424

(十)采用综合的管理措施,使城市交通更趋合理424

第七节 公共交通立法研究430

一、公共交通立法的必要性430

二、国外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立法情况430

三、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法的框架内容建议431

(一)总则431

(二)管理机构及权限432

(三)规划和建设432

(四)交通工具与设施433

(五)经营433

(六)营运433

(七)乘客434

(八)罚则434

四、结束语4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