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瘦肉型母猪饲养技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瘦肉型母猪饲养技术手册
  • 张金枝主编;邵水龙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7711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肉用型-母猪-饲养管理-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瘦肉型母猪饲养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瘦肉型母猪的品种与利用1

一、瘦肉型母猪的特点1

(一)总体特点1

(二)母猪特点2

二、瘦肉型猪品种4

(一)长白猪4

(二)大约克夏猪6

(三)杜洛克猪8

(四)汉普夏猪11

(五)皮特兰猪12

(六)湖北白猪13

(七)三江白猪14

(八)浙江中白猪16

(九)北京黑猪17

三、瘦肉型猪专门化品系18

(一)SⅠ系(父本系)19

(二)SⅡ系(父本系)19

(三)SⅢ系(父本系)20

(四)SⅣ系(父本系)21

(五)DⅢ系(母本系)22

(六)DⅣ系(母本系)22

(七)DⅤ系(母本系)23

(八)DⅥ系(母本系)24

(九)DⅦ系(母本系)25

第二章 种猪的选择27

一、母猪的主要经济性状27

(一)主要经济性状的度量方法27

(二)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29

(三)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32

二、选择的方法33

(一)选择的必要条件33

(二)常用选择方法35

三、选择的标准与过程40

(一)母猪的选择标准40

(二)公猪的选择标准41

(三)选择过程42

(四)预期选择效果44

四、建立高产母猪群47

(一)采用优良的高繁殖力猪种47

(二)通过选择方法提高繁殖力48

(三)利用杂交技术提高繁殖力49

第三章 瘦肉型母猪的饲料和营养53

一、饲料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53

(一)水分与猪的营养53

(二)糖类与猪的营养55

(三)蛋白质、氨基酸与猪的营养56

(四)脂肪与猪的营养58

(五)能量与猪的营养61

(六)矿物质与猪的营养62

(七)维生素与猪的营养65

二、常用饲料的特性70

(一)能量饲料70

(二)蛋白质饲料75

(三)矿物质饲料81

(四)青绿饲料82

(五)粗饲料88

(六)饲料添加剂92

三、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98

(一)配合饲料的优点98

(二)配合饲料的种类98

(三)饲粮配合的原则100

(四)饲粮配合的方法101

第四章 提高母猪的繁殖力108

一、母猪的繁殖生理及影响因素108

(一)母猪的初情期、性成熟与性周期108

(二)母猪的适配月龄和利用112

(三)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措施112

(四)影响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因素119

(五)繁殖障碍122

二、母猪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技术126

(一)母猪的排卵规律126

(二)母猪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128

(三)配种计划130

(四)配种记录和种母猪栏卡132

三、提高公猪配种能力的措施133

(一)公猪的培育与调教133

(二)影响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138

(三)公猪的饲养管理和利用141

(四)公猪的繁殖障碍145

四、人工授精技术147

(一)采精147

(二)精液品质检查151

(三)精液的稀释和保存155

(四)输精160

五、繁殖新技术162

(一)同期发情162

(二)分娩控制164

第五章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66

一、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的特点166

(一)体组织生长发育的规律性166

(二)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的阶段性167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167

(一)初情期前的饲养167

(二)配种前的饲养171

三、后备母猪的管理172

(一)合理分群172

(二)适当运动172

(三)日常观察173

(四)定期称重或估测体重173

(五)免疫接种174

四、后备母猪的配种技术174

(一)初配年龄和体重174

(二)配种次数176

五、促进母猪发情的措施177

(一)诱导发情177

(二)激素催情179

(三)按摩乳房180

(四)中药催情180

第六章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81

一、妊娠诊断181

(一)妊娠早期(10~20天)的诊断181

(二)妊娠中期(20~30天)的诊断182

(三)妊娠后期(30天后)的诊断183

二、胎儿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胚胎死亡高峰期184

(一)胎儿的生长发育阶段184

(二)胚胎死亡高峰期185

三、影响胚胎成活率的因素186

(一)品种186

(二)母猪年龄186

(三)公猪187

(四)繁殖方式187

(五)近交188

(六)高温189

(七)营养189

(八)细菌、病毒的感染190

四、妊娠母猪的生理变化和营养需要190

(一)生理变化190

(二)营养需要192

五、日常饲养管理要点201

(一)饲养要点201

(二)管理要点209

第七章 分娩母猪的管理211

一、分娩前的准备211

(一)产房准备211

(二)接产用品212

(三)母猪的转入212

二、分娩过程212

(一)临产征状212

(二)分娩机理213

(三)分娩过程213

三、接产与助产技术215

(一)接产程序215

(二)助产技术217

四、诱导分娩220

五、母猪分娩前后的护理221

(一)临产母猪的饲养221

(二)母猪分娩后的护理221

第八章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223

一、母猪的泌乳行为223

(一)泌乳次数与泌乳间隔时间224

(二)仔猪拱乳时间与放乳持续时间224

二、母猪的泌乳量与乳成分225

(一)母猪的泌乳规律225

(二)影响母猪泌乳量的因素225

(三)母猪泌乳量的测定方法229

(四)猪乳成分231

三、泌乳母猪的营养需要234

(一)能量235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236

(三)矿物质和维生素241

四、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242

五、缺乳及其对策246

(一)生理性缺乳246

(二)病理性缺乳247

第九章 哺乳仔猪的培育253

一、仔猪的生理特点253

(一)生长发育快,代谢功能旺盛253

(二)消化器官重量轻、容积小,消化功能不完善254

(三)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弱256

(四)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抗寒能力差257

二、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257

(一)及时吃足初乳与固定乳头257

(二)保温258

(三)防踩防压259

(四)饮水261

(五)补料261

(六)补充铁和硒元素263

(七)寄养265

(八)防治仔猪黄痢和白痢265

三、仔猪的早期断奶266

(一)仔猪早期断奶的优点267

(二)仔猪早期断奶的适宜日龄270

(三)仔猪断奶的方法270

(四)仔猪隔离早期断奶(SEW)技术271

四、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274

(一)早期断奶的应激274

(二)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275

(三)断奶饲粮的原料选择280

(四)早期断奶仔猪的管理要点282

(五)无菌接产、母猪代乳技术283

第十章 母猪的环境控制与设备285

一、环境因子对母猪性能的影响285

(一)温度285

(二)湿度288

(三)气流(通风)290

(四)热辐射290

(五)光照291

(六)噪声292

(七)有害气体293

二、母猪舍的环境控制294

(一)猪舍的保温与隔热294

(二)猪舍的通风297

(三)猪舍的光照300

(四)猪场的绿化302

三、母猪舍的常用设备303

(一)漏缝地板303

(二)围栏304

(三)食槽与饮水器306

(四)清粪设备310

(五)供热采暖设备313

(六)通风降温设备316

(七)清洁与消毒设备317

第十一章 母猪主要疾病的防治319

一、传染病319

(一)猪瘟319

(二)猪口蹄疫323

(三)猪流行性乙型脑炎325

(四)猪细小病毒病327

(五)猪伪狂犬病329

(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331

(七)猪布鲁氏菌病334

(八)猪衣原体病336

(九)猪气喘病338

(十)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343

(十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345

(十二)猪链球菌病346

(十三)猪附红细胞体病349

二、寄生虫病352

(一)猪弓形虫病352

(二)猪疥螨病354

三、其他疾病356

(一)母猪生产瘫痪356

(二)猪子宫内膜炎357

(三)猪产褥热359

(四)胎衣不下361

(五)猪黄曲霉毒素中毒362

第十二章 健康猪群的建立364

一、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364

(一)疫病流行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64

(二)综合防疫体系的基本要求366

二、健康良好状态猪群的建立375

(一)引进新的健康猪群375

(二)剖腹取胎技术377

第十三章 规模猪场的管理379

一、规模猪场的生产工艺379

(一)生产工艺流程379

(二)工艺操作实施要点385

(三)猪场建设与设施需求389

二、规模猪场的日常管理394

(一)猪群管理394

(二)劳动管理397

(三)猪场的日常管理制度398

主要参考文献404

附录408

一、中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表408

二、美国NRC(1998)建议猪的营养需要418

三、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445

四、母猪预产期推算表4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