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主体参与课堂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主体参与课堂实务
  • 吴臻儒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5442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课堂教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主体参与课堂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与学的方法1

第一节 教的方法突破1

一、在教学中注入竞赛、游戏的元素,学习将变成一种乐趣1

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2

三、在情境中提高学生认知能力5

四、教师用任务引领学生探究7

五、由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发展13

第二节 学的方式转变16

一、教师用课题研究驱动学生阅读教材17

二、充分预习才能让学习变得主动18

三、倡导学生有效互动合作,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0

四、让学生自己教自己22

五、让学生体验过程、学会探究24

六、复习课重在系统、提升31

第三节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32

一、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32

二、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33

三、用生活诠释理论、提升学生思维水平35

四、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发现规律38

五、用追问将思考引向深入40

六、让学生自己调动自己44

七、由课内延伸拓展到课外48

八、充分满足学生求知欲52

九、满足学生需要,以知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54

十、倡导“主动——互动——发展”55

十一、创造具有亲和力的课堂58

十二、让课堂充满着激情60

第二章 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发问66

第一节 对话的解读、思考与应用67

一、对话的双向性与作用67

二、教师用问题驱动对话的有效策略与方法68

第二节 教师“讲会”与学生“学会”是不同的思维层次106

一、教师的教学应该定位在引导与指导学生“怎样学”106

二、教学的本质就是改变学生思维方式108

三、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108

四、智慧是对知识的超越108

第三节 坚决杜绝教师在课堂上自问自答108

第四节 情境给学生思维注入活力111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意义112

二、怎样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113

第五节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16

一、教师如何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16

二、怎样来设置悬念117

第三章 为讲授正名118

第一节 讲授的本质118

一、教师自己必须对教材进行二度消化118

二、讲授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119

三、讲授的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120

四、讲授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与要求120

第二节 对教材与学生的诠释120

一、对教材的两个诠释120

二、对学生的两个诠释121

第三节 讲授的四大任务122

一、教师不要挡在教材与学生之间122

二、表达就是一种很好的帮助123

三、示范就是启发123

四、指导方向与方法123

第四节 讲授的目的128

一、让学生好学128

二、让学生想学130

三、让学生会学131

第五节 讲授的基本原则133

一、讲授的特点133

二、讲授的五个基本原则135

第六节 讲授与阅读教材不可偏废144

一、讲授的意义145

二、教材的特点与作用147

三、讲授与阅读不可偏废148

第七节 讲授在于提升学生思维水平153

一、问题明确153

二、问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154

三、促进形象思维——画图154

四、问题与背景的界限154

五、各种因素分析154

六、思考的方向与角度155

七、线索比较选优155

八、突出关键与系统156

第八节 教师对教材的二度消化156

一、一度消化156

二、二度消化156

三、讲授必须对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57

四、二度消化的任务158

第九节 二度消化策略之一——易化159

一、讲授不仅要考虑正确,也要考虑好懂159

二、讲授要清楚明白159

三、内容不好懂怎样解决159

第十节 二度消化策略之二——深化162

一、深化的内涵163

二、充分挖掘潜在因素165

三、使用概念对、选择合适角度167

第十一节 二度消化策略之三——透化169

一、透化的内涵169

二、模式是什么170

三、悟性认识是什么172

四、逻辑左脑与形象右脑的协调使用173

五、点线结构174

第十二节 二度消化策略之四——美化177

一、美感孕育着创造177

二、教师讲授中的九种美感178

第十三节 讲授中怎样表达187

一、表达对学生学习的作用187

二、讲授要追到理上187

三、赋予知识以情感198

第十四节 八种讲授新课型201

一、怎样讲授复杂的推理201

二、怎样讲授零碎的知识202

三、怎样讲授动态分析203

四、怎样讲授基本概念204

五、怎样讲授公式的内涵205

六、怎样讲授定律的运用207

七、怎样进行阶段性总结讲授208

八、怎样讲授解题思路与方法209

第十五节 讲授中怎样启发211

一、示范就是启发212

二、给学生充分思考的自由213

三、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问题213

第十六节 怎样在讲授中指导学生学习216

一、指导学生学什么217

二、怎样指导学生学习219

第十七节 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226

一、能力的本质与构成能力的三个因素226

二、怎样培养能力228

第四章 倾听的智慧234

第一节 教师为什么要倾听234

一、倾听的内涵234

二、倾听意味着什么235

第二节 教师怎样倾听238

一、耐心听完238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239

三、细心体察潜在信息239

四、提出自己的问题240

五、及时反馈与激励240

第三节 教师在倾听之后能做什么240

一、倾听之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240

二、树立动态设计的思想241

三、把握预设、促进生成242

第五章 让课堂成为思维的天堂246

第一节 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246

一、教授知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246

二、考试并不能真正反映出思维能力247

三、教师为学生思维而教248

四、关注学生智慧的生成252

第二节 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255

一、暗示255

二、问题255

三、假设256

四、推理256

五、用行动检验假设256

第三节 让课堂成为思维的天堂259

一、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259

二、提问的本质是激活学生的思维260

三、由“对话”走向“发现”262

第六章 课堂的重建——课堂教学质量管理270

第一节 课堂重建的四个思路270

一、以情境、活动、问题与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70

二、以教师的“过程启发”与学生的“出声思维”为导向272

三、以引导学生元认知参与学习行为为基本导向273

四、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与激励为导向273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274

一、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目标、意义并预读自学教材274

二、学生预习成果的充分展示、交流、倾听与分享274

三、教师的“讲”定位在追问、启发、引导与提升275

四、通过变式理解概念、迁移拓展应用,达到知识应用条件化275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结构276

第四节 解放学生的根本出路276

一、学生要能够实质性的参与学习过程276

二、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与学习策略278

三、学不可以乐不可为之学282

四、学生元认知的积极参与286

第五节 基于自主学习的高效教学六个基本特征288

一、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288

二、教师需要设计对学生的智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288

三、教学就在于激活学生思维与经验、沟通学生的经验与知识288

四、引导学生对照挑战性的目标及时反馈与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288

五、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主题有一个整体认识的概念框架289

六、引导学生变式迁移运用并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289

第六节 学生高层次思维的五种方式293

一、有条理的思考294

二、有根据的思考294

三、批判性的思考294

四、反省性的思考294

五、彻底性的思考294

第七节 教学效果的检测294

一、学生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294

二、认知策略、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精进294

三、新知识的有效建构与灵活运用294

四、学生情感的丰富、细腻与深化294

五、学习技能的形成、巩固与熟练294

六、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不断完善294

第七章 高效率教学的新思路(演讲稿)297

一、高效教师角色的再思考297

二、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教学建议300

三、学习的认知、情感与自我监控策略300

四、课堂高效学习策略302

五、巩固记忆策略302

六、解题思维策略302

七、高效率教学的过程302

八、高效率教学资源304

九、给做教师、父母的建议305

第八章 教学质量管理实验方案308

学生主体参与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实验研究初中教学质量管理实验方案308

学生主体参与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实验研究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管理实验方案318

实验诊断与导航327

初三复习研讨课诊断报告334

主要参考文献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