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论与实际结合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与本国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论与实际结合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与本国化研究
  • 赵明义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4948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65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77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理论与实际结合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与本国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论1

上篇 “结合”与“化”的基础理论7

卷一 “结合”与“化”的主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主义政党8

一、共产主义政党: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产物8

1.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前:世界上不存在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共产主义政党8

2.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共产主义政党应运而生9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政党在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实践中的指导思想10

1.变资本主义旧世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伟大历史使命10

2.共产主义政党实现工人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最基本任务:依据“灌输”原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解放运动12

3.共产主义政党在同三种错误倾向斗争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灌输”原理14

卷二 “结合”与“化”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品格18

一、马克思主义的品质或本性:科学性与阶级性的有机统一18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继承、捍卫、发展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19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的有机统一体27

二、马克思主义的风格特点:“三个有机统一”35

1.客观事实与主观原则有机统一35

2.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35

3.理论体系的开放发展性与质的稳定性有机统一36

卷三 “结合”与“化”的三要素:时间性、空间性、条件性38

一、时间性——与时俱进,实现当代化38

1.马克思主义时代观问题40

2.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的问题42

3.与时俱进和时代、时代主题的变化问题46

4.与时俱进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飞跃问题49

二、空间性——因地制宜,实现本国化55

1.本国化、本民族化的科学含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赋予的55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本国化、本民族化问题的贡献56

3.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论述本国化、本民族化问题59

三、条件性——因事而异,具体事物具体分析66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的条件性66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视角的条件性67

卷四 “结合”与“化”的评价标准: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结果72

一、实践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基础理论72

1.马克思的首创72

2.恩格斯的贡献73

3.列宁的发展73

4.毛泽东的创新74

5.两点启示75

二、真理检验标准与“结合”和“化”的评价标准的科学内涵77

1.真理检验标准的科学含义77

2.“结合”与“化”的评价标准的科学含义77

3.真理检验标准与“结合”和“化”的评价标准的长期性、全局性、继承性与发展性问题79

4.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与“结合”和“化”的理论成果之评价标准的同异点82

中篇 “结合”与“化”的历史经验83

卷五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前苏联实际相结合的正反历史经验86

一、概述86

二、问题探索97

1.从书本上学习社会主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97

2.创新与扭曲——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10

3.改革及其限度——赫鲁晓夫改革实践的理论分析123

4.稳定与僵滞——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分析135

5.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戈尔巴乔夫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143

6.苏联剧变的深层根本原因——从苏联社会基本矛盾层面探寻152

三、启示167

卷六 俄共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剧变后俄罗斯实际相结合的正反历史经验175

一、概述175

二、问题探索177

1.俄共理论建设:同时代特征、俄国国情相结合所进行的理论探索177

2.俄共政治建设:从剧变后的俄国实际出发,制定新的政治战略并随时调整斗争策略184

3.俄共组织建设:基本内容及其经验教训193

4.俄共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发展前景198

三、启示208

卷七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剧变后东欧中亚各国社会主义运动实际相结合的正反历史经验211

一、概述211

二、问题探索213

1.剧变后东欧中亚各国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困境及经验教训213

2.东欧中亚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未来出路221

三、启示228

卷八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之实际相结合的正反历史经验230

一、概述230

二、问题探索234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新式民主革命理论及其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中的地位与作用234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对马克思主义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之突破性的重大贡献260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独创性贡献289

4.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297

三、启示312

卷九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的正反历史经验317

一、概述317

二、问题探索330

1.毛泽东探索的经验教训: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渊源330

2.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践探索的理论结晶345

3.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正确识别与克服“左”、右倾错误倾向的正反历史经验361

三、启示382

卷十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越、老、朝、古各国实际相结合的正反历史经验387

一、概述387

二、问题探索393

1.越、老、朝、古各国对“结合”的认识及其探索的理论成果393

2.越、老、朝、古各国“结合”的基本经验之一:认真分析研究国情399

3.越、老、朝、古各国“结合”的基本经验之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本质观405

4.越、老、朝、古各国“结合”的基本经验之三: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纠正“超阶段”的失误408

5.越、老、朝、古各国“结合”的基本经验之四:正确进行所有制改革412

6.越、老、朝、古各国“结合”的基本经验之五: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与探索420

7.越、老、朝、古各国“结合”的基本经验之六:确立正确的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426

三、启示432

下篇 新世纪新阶段“结合”与“化”的新课题438

卷十一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际的结合问题440

一、概述440

二、问题探索447

1.新世纪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谛问题探索447

2.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真义问题探索460

3.新世纪新阶段“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问题探索476

4.新世纪新阶段的劳动与劳动价值问题探索486

5.新世纪新阶段私营企业主及其剥削问题探索495

6.新世纪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新问题探索503

7.新世纪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探索510

8.新世纪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探索520

9.新世纪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探索531

三、启示540

卷十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新世纪新阶段“和平与发展”新实际的结合问题545

一、概述545

二、问题探索552

1.同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新实际相结合问题552

2.同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发展的新实际相结合问题569

3.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实际相结合问题587

三、启示599

卷十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新世纪新阶段全球化新实际的结合问题607

一、概述607

二、问题探索610

1.马克思、恩格斯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问题探讨610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什么是全球化的科学回答620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对全球化的理论与方略639

三、启示651

卷十四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新世纪新阶段“两制”关系新实际的结合问题656

一、概述656

二、问题探索661

1.当代资本主义的两重性与社会主义未来的关系661

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新态势及发展趋势682

3.正确处理“两制”关系的战略与策略699

三、启示720

结论723

参考文献730

一、经典著作与重要文献730

二、学术著作与论文7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