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审慎视角下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宏观审慎视角下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
  • 卞志村,毛泽盛,许立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8180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财政政策-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宏观审慎视角下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5

1.2.1 研究思路5

1.2.2 研究方法6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11

1.3.1 研究目标11

1.3.2 研究内容11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3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14

2 文献综述15

2.1 宏观审慎相关研究综述15

2.1.1 有关宏观审慎含义和内容的研究15

2.1.2 有关宏观审慎框架的研究18

2.1.3 有关宏观审慎实施主体的研究18

2.1.4 有关宏观审慎的实证研究19

2.2 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相关研究综述22

2.2.1 有关财政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22

2.2.2 有关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效果的研究24

2.2.3 有关财政货币政策差异化效应的研究27

2.2.4 有关特殊状态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的研究28

2.2.5 有关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研究29

2.3 宏观审慎与财政货币政策关系相关研究综述31

2.3.1 有关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31

2.3.2 有关宏观审慎与财政政策关系的研究33

2.3.3 有关宏观审慎与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研究34

3 宏观审慎的理论分析37

3.1 宏观审慎的演变与含义37

3.1.1 “宏观审慎”一词的演变37

3.1.2 宏观审慎的含义39

3.2 宏观审慎分析的基础41

3.2.1 宏观审慎的理论基础41

3.2.2 宏观审慎的分析模型42

3.2.3 宏观审慎分析的主要研究成果45

3.3 宏观审慎的特点与原则46

3.3.1 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特点46

3.3.2 宏观审慎监管的原则48

3.4 宏观审慎的主要工具49

3.4.1 宏观审慎的主要工具49

3.4.2 中国银监会“新四大监管工具”53

3.5 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55

3.5.1 各国现有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安排55

3.5.2 宏观审慎政策的体制模式57

3.6 宏观审慎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59

3.6.1 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关系60

3.6.2 宏观审慎与财政政策的关系62

4 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理论分析64

4.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较64

4.1.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之处64

4.1.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65

4.2 有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演化67

4.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应:IS-LM模型分析69

4.3.1 货币政策的影响69

4.3.2 财政政策的影响70

4.3.3 几种极端情况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71

4.3.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72

4.4 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内涵74

4.5 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类型76

4.5.1 Leeper的分类76

4.5.2 Woodford的分类78

4.6 财政货币政策体制识别的理论分析80

4.6.1 李嘉图体制下的价格决定81

4.6.2 非李嘉图体制下的FTPL83

4.6.3 李嘉图体制和非李嘉图体制的比较与总结85

4.7 财政货币政策体制识别的实证方法87

4.7.1 基于政策搭配视角的识别89

4.7.2 基于跨期政府预算方程(PVBC)视角的识别90

4.7.3 基于局部制度模拟视角的识别92

5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识别94

5.1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历史94

5.1.1 历史回顾94

5.1.2 存在的问题102

5.2 我国当前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基本特征104

5.2.1 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04

5.2.2 面临的挑战105

5.3 我国当前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类型的实证检验107

5.3.1 MS-VAR方法介绍108

5.3.2 基于Sala的检验方法111

5.3.3 基于CCD的检验方法114

5.3.4 对1998—2010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作用的再分析117

5.4 结论与政策含义122

6 宏观审慎与财政货币政策关系的经验研究125

6.1 宏观审慎与传统财政货币政策协调125

6.1.1 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协调126

6.1.2 宏观审慎与财政政策协调130

6.2 中外宏观审慎监管与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实践133

6.2.1 危机后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搭配134

6.2.2 危机后美国财政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搭配138

6.2.3 欧洲的财政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搭配140

6.3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Bordo-Jeanne模型和实证分析142

6.3.1 Bordo-Jeanne模型142

6.3.2 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149

6.4 财政货币政策绩效分析与体制转型157

6.4.1 DAG因果关系分析158

6.4.2 SVAR模型分析159

6.4.3 稳健性分析160

7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转型:基于宏观审慎视角162

7.1 强化对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162

7.1.1 近年来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措施及其影响163

7.1.2 几点建议164

7.2 推进财政政策转型181

7.2.1 适应形势,适时推进财政政策转型182

7.2.2 加快改革,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184

7.2.3 控制国债发行规模,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186

7.2.4 转变观念,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190

7.3 推进货币政策转型192

7.3.1 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建立更加独立的货币政策主体管理体系192

7.3.2 借鉴国外经验,调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198

7.3.3 实施积极规则,创新货币政策操作200

7.3.4 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加强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与管理203

参考文献2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