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906561.jpg)
- 任晓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9776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张之洞(1837~1909)-思想评论;保守主义-文化思潮-研究-中国-清后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 8
1.2.1 关于张之洞政治思想的研究 8
1.2.2 关于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研究 14
第三节 概念界定 21
1.3.1 保守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 21
1.3.2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 28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径 37
1.4.1 研究方法 37
1.4.2 研究难点 38
1.4.3 研究路径 39
第二章 晚清社会历史环境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 41
第一节 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晚清社会 41
2.1.1 工业文明的进入与自然经济的惰性 42
2.1.2 西方的入侵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秩序危机 45
2.1.3 西学东渐的加深对传统儒学的冲击 47
第二节 张之洞对“儒臣”形象的认同与追求 55
第三节 张之洞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 60
2.3.1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萌生 61
2.3.2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特点 66
第三章 张之洞政治法律思想的学术来源 71
第一节 张之洞的中学根基 71
3.1.1 立足汉学,兼采宋学 72
3.1.2 坚持古文经学,力辟今文公羊说 74
3.1.3 权衡孔孟,读子通经 77
第二节 张之洞思想的经世倾向 80
3.2.1 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 81
3.2.2 经世思想与西方文化的东渐 85
3.2.3 经世致用对道统的固守 88
第三节 张之洞对传统义利之辨的继承与突破 90
3.3.1 张之洞的义利之辨 90
3.3.2 从“不与民争利”到“公利不可不讲” 93
3.3.3 “私利不可讲”与张之洞义利之辨的理论局限 96
第四节 张之洞对西学的体认 98
3.4.1 对西方文化的基本立场 98
3.4.2 对日本文化的态度转变 102
第四章 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及其表现 109
第一节 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110
4.1.1 体用之辨的历史溯源 110
4.1.2 张之洞对“西学中源”论的改良 114
4.1.3 对中学与西学体用关系的论证 120
第二节 张之洞的洋务思想 125
4.2.1 超越传统产业结构的思想主张 126
4.2.2 官督商办的经营思想 128
第三节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131
4.3.1 对西方实业教育的倡导 131
4.3.2 对科举制度的变革思想 133
4.3.3 废除科举之后的尊经主张 137
第四节 张之洞的法制思想 143
4.4.1 借鉴西方的立法举措 143
4.4.2 以礼教为本的修律思想 147
4.4.3 儒家道德法律化的传统与张之洞对礼治的固守 154
4.4.4 对西方宪政制度的体认与误读 158
第五章 张之洞在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地位 168
第一节 张之洞与晚清各思想流派中西文化观的比较 168
5.1.1 张之洞洋务思想的时代特点 169
5.1.2 张之洞与维新派中西文化观的主要差异 172
5.1.3 张之洞与晚清国粹派的一致与分歧 176
第二节 张之洞作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奠基者 179
5.2.1 《劝学篇》与“中体西用”提法的流行 179
5.2.2 “中体西用”成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核心理念 184
第三节 “中体西用”成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核心理念的原因 188
5.3.1 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心理调节 188
5.3.2 传统政治思维方式与保守意识的形成 191
第六章 张之洞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评价 194
第一节 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保守性质 194
6.1.1 “隆中抑西”的基本价值取向 195
6.1.2 “变器不变道”的审慎变革模式 197
第二节 张之洞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价值 200
6.2.1 对文化主体意识的坚守 201
6.2.2 渐进变革模式的合理性 203
第三节 张之洞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局限 207
6.3.1 张之洞文化卫道的现实困境 208
6.3.2 “中体西用”思想的流弊 211
6.3.3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困境与前途 216
结语 220
参考文献 223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