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机械制造工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机械制造工艺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4896440.jpg)
- 李崇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 ISBN:15216·062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机械制造工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1
第一章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概述1
1-1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1
1-2 工艺过程的组成1
1-3 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2
一、单件生产2
二、成批生产2
三、大量生产2
第二章 工件的安装和基准4
2-1 工作的安装4
一、工件的定位、夹紧和安装4
二、安装方式4
2-2 基准5
一、基准的概念及其分类5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6
第三章 机械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8
3-1 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8
3-2 获得规定加工精度的方法8
一、试切法8
二、调整法9
三、用定尺寸刀具加工9
3-3 机械加工的经济精度9
3-4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分析10
一、加工原理误差10
二、机床、夹具的制造误差和磨损11
三、刀具的制造误差和磨损15
四、工件的安装误差15
五、工件内应力所引起的误差15
六、工艺系统弹性变形所引起的误差16
七、工艺系统热变形所引起的误差19
八、度量误差20
3-5 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20
一、表面质量的概念21
二、零件表面质量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21
三、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21
第四章 毛坯的选择和加工余量27
4-1 毛坯的种类及其选择27
一、毛坯的种类27
二、毛坯的发展趋势28
三、毛坯的选择原则28
4-2 机械加工余量28
一、工序余量及总余量28
二、影响加工余量大小的因素30
三、确定余量的方法31
第五章 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32
5-1 概述32
一、尺寸链的基本概念32
二、尺寸链的解法33
5-2 装配尺寸链的解法38
一、完全互换法39
二、部分互换法43
三、选择装配法44
四、调整装配法45
五、修配法47
5-3 工艺尺寸链48
第二篇 机器零件表面的加工工艺51
第六章 典型表面的加工51
6-1 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51
一、液压仿形车削51
二、高速磨削和强力磨削52
三、高速精镗53
四、珩磨54
6-2 少无切削加工56
一、热轧加工56
二、冷轧加工58
三、冷打加工61
四、表面冷压加工62
第七章 齿轮加工66
7-1 齿轮的技术要求66
7-2 圆柱齿轮加工的工艺过程66
7-3 圆柱齿轮的切齿工艺67
一、滚齿加工工艺67
二、插齿加工工艺70
三、滚齿和插齿的比较及其适用场合71
7-4 圆柱齿轮的精加工72
一、剃齿72
二、珩齿73
三、磨齿73
7-5 直齿圆锥齿轮加工74
一、刨齿74
二、双刀盘铣齿76
第八章 特种加工77
8-1 电火花加工77
一、电火花加工原理77
二、脉冲电源77
三、电极间隙自动调节装置79
四、工艺液80
五、影响电火花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的因素80
六、电火花加工实例81
8-2 电解加工82
一、电解加工原理82
二、电解加工的设备83
三、影响电解加工生产率和质量的因素83
四、电解加工实例85
8-3 激光加工86
一、激光发生器的工作原理86
二、影响激光打孔质量的因素87
三、激光加工实例88
8-4 超声波加工88
一、超声波加工原理88
二、超声波加工装置89
三、影响超声波加工生产率和精度的主要因素90
四、超声波加工实例90
第九章 组合机床、自动线及成组加工工艺92
9-1 用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加工的工艺92
一、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工艺特点92
二、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加工对工件结构的要求93
三、提高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生产率的措施94
9-2 成组加工工艺94
一、成组工艺的基本原理94
二、零件的分类编码--奥匹兹法95
三、成组工艺的技术准备工作95
四、成组工艺的技术经济效果98
第三篇 农机零件的制造99
第十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99
10-1 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99
10-2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步骤99
一、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99
二、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100
10-3 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100
10-4 拟定工艺路线101
一、加工方法的选择101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101
三、工序集中与分散原则102
四、工序顺序的安排103
10-5 编写工艺文件105
一、编写工艺规程卡105
二、编写工艺文件中的几个问题105
三、其它工艺文件的编写106
第十一章 轴类零件加工112
11-1 轴类零件分类及其技术要求112
11-2 轴的毛坯及材料选择112
11-3 轴类零件工艺过程分析113
一、定位基面的选择及其加工要求113
二、外圆表面的车削加工114
三、外圆表面的磨削加工115
四、加工顺序的安排115
11-4 犁刀传动轴工艺分析115
一、犁刀传动轴功用、结构和主要技术要求115
二、犁刀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118
11-5 曲轴加工工艺分析119
一、曲轴结构、毛坯和技术要求119
二、曲轴加工工艺路线120
三、曲轴加工主要工序分析120
11-6 轴类零件加工自动线的发展概况124
第十二章 箱体零件加工125
12-1 箱体零件结构特点及其技术要求125
12-2 箱体毛坯及其对机械加工的影响126
一、箱体毛坯126
二、毛坯质量对机械加工的影响126
12-3 箱体零件工艺过程126
一、基准的选择126
二、工序的安排128
12-4 变速箱体工艺分析129
一、变速箱体结构特点及其技术要求129
二、变速箱体工艺分析131
第十三章 结构工艺性135
13-1 改善产品结构工艺性的基本要求135
13-2 机械加工对零件结构的要求136
第四篇 机床夹具设计141
第十四章 机床夹具概述141
14-1 机床夹具的作用和组成141
一、夹具的作用141
二、夹具的组成141
14-2 夹具的分类142
一、按使用夹具的工种分类142
二、按使用范围分类142
三、按夹具的力源分类142
第十五章 工件的定位及定位元件144
15-1 六点定位规则144
一、六点定位144
二、常用定位元件所能限制的自由度145
三、欠定位和过定位145
15-2 定位元件148
一、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元件149
二、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时的定位元件151
三、工件以孔定位时的定位元件152
15-3 定位误差153
一、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153
二、外圆定位时的定位误差154
三、单孔定位时的定位误差156
15-4 双孔定位157
一、菱形销的形成157
二、菱形销尺寸的确定158
三、双孔定位时的定位误差159
第十六章 工件的夹紧及夹紧机构162
16-1 工件的夹紧力162
一、夹紧力的方向162
二、夹紧力的作用点162
三、夹紧力的大小163
16-2 常用的夹紧机构164
一、楔块夹紧机构164
二、螺旋夹紧机构166
三、偏心夹紧机构167
四、其它常用夹紧机构170
16-3 气动与液压夹紧装置174
一、气动夹紧装置174
二、液压夹紧装置177
第十七章 导向装置及其它178
17-1 导向装置178
一、导向的配置型式178
二、导向的结构型式179
三、导向装置主要参数的确定182
四、钻模板与镗模支架184
17-2 分度机构184
一、常用的分度机构184
二、齿盘式分度机构186
三、钢球分度机构186
17-3 夹具体188
第十八章 机床夹具设计190
18-1 通用机床夹具190
一、钻床夹具190
二、镗床夹具193
三、铣床夹具196
四、车床与圆磨床夹具198
18-2 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夹具200
一、组合机床夹具200
二、随行夹具203
18-3 夹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05
一、夹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05
二、夹具公差与技术条件的制订206
三、夹具设计举例208
第五篇 冷冲压217
第十九章 冷冲压用材料及其剪切217
19-1 冷冲压用材料的要求、分类及其机械性能217
一、对冲压用材料的要求217
二、冲压用材料的种类和规格217
19-2 冲压材料的剪切223
一、斜刃剪床上剪切223
二、圆盘剪床和振动剪床的剪切224
第二十章 冲裁226
20-1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226
20-2 冲裁间隙227
一、冲裁间隙对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模具寿命的影响227
二、合理间隙值的确定229
20-3 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232
20-4 冲裁力的计算235
一、冲裁力的计算235
二、降低冲裁力的方法236
三、卸料力和推件力、顶件力的计算237
20-5 冲裁工作的排样238
一、排样的概念238
二、排样方法239
三、裁板法241
20-6 精密冲裁和整修241
一、精密冲裁241
二、整修244
第二十一章 冲裁模247
21-1 简单模247
21-2 连续模249
21-3 复合模251
21-4 简单模、连续模和复合模的比较253
21-5 模具零件254
一、凸模254
二、凹模257
21-6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258
21-7 冲模的闭合高度259
21-8 冲模设计的一般介绍259
第二十二章 弯曲261
22-1 弯曲变形过程的分析261
22-2 弯曲件的弹性回跳263
一、影响回弹的因素263
二、回弹值的确定265
三、减小回弹的措施267
22-3 最小弯曲半径268
22-4 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270
22-5 弯曲力的计算274
22-6 弯曲模275
一、弯曲凸模和凹模主要尺寸的确定275
二、弯曲模结构设计要点277
三、弯曲模具结构介绍279
第二十三章 拉延284
23-1 拉延变形过程的分析284
23-2 拉延时的起皱和破裂286
一、圆筒形件拉延时的起皱286
二、拉延件的破裂288
23-3 拉延件毛坯尺寸的计算288
23-4 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拉延系数和拉延次数290
23-5 压边力、拉延力和拉延功的计算294
一、压边力的计算294
二、拉延力和拉延功的计算295
23-6 拉延凸模和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296
一、凸模和凹模的圆角半径(rt和ra)296
二、拉延模的间隙297
三、凸模和凹模的尺寸及其公差298
23-7 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延298
23-8 反拉延302
23-9 盒形件的拉延302
一、盒形件拉延的特点302
二、盒形件毛坯尺寸的确定303
三、盒形件的拉延系数及工序制订306
23-10 拉延模具结构308
23-11 拉延工作中的润滑、退火与酸洗311
一、润滑311
二、退火312
三、酸洗313
第二十四章 成形314
24-1 翻边314
一、圆孔翻边314
二、非圆形内孔的翻边317
三、外缘翻边317
四、翻边模结构318
24-2 胀形318
一、局部胀形318
二、空心毛坯的胀形319
24-3 缩口320
24-4 校平和整形322
一、校平322
二、整形323
24-5 旋压323
第二十五章 冷挤压326
25-1 冷挤压的基本概念326
25-2 冷挤压力的计算328
一、影响冷挤压力的主要因素328
二、挤压力的计算330
25-3 冷挤压的毛坯制备331
一、毛坯尺寸的确定331
二、毛坯的制备332
三、冷挤压毛坯的软化热处理332
四、冷挤压毛坯的表面处理与润滑332
25-4 冷挤压模具结构335
第二十六章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339
26-1 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339
一、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339
二、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342
三、拉延件的结构工艺性344
26-2 工艺方案的确定346
26-3 冲压设备的选择347
一、冷冲压的几种设备及其应用347
二、曲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