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心理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校心理教育
  • 陈家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1469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教育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校心理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心理教育概述1

一、什么是心理教育1

二、心理教育发展简史4

(一)外国心理教育简史4

(二)中国心理教育简史8

三、心理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意义12

四、心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24

五、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6

(一)心理教育的原则26

(二)心理教育的方法29

第二章 心理教育中的心理测验41

一、心理测验概述41

(一)什么是心理测验41

(二)心理测验的特点43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44

(四)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46

二、心理教育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测验49

(一)智力测验49

(二)人格测验54

(三)心理健康测验59

第三章 学习心理指导60

一、学习心理指导概述60

(一)学习的定义与特点60

(二)学习过程的心理分析62

(三)影响学习的因素65

(四)学习心理指导的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70

二、学习方法指导74

(一)预习方法指导75

(二)听课方法指导76

(三)复习方法指导79

(四)作业方法指导82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84

(一)进行目的教育86

(二)运用动机迁移86

(三)优化心理因素87

(四)明确学习目标87

(五)创设问题情境88

(六)提供安全保证88

(七)进行奖励、惩罚89

(八)适当开展竞赛90

(九)多多体验成功90

(十)及时提供反馈91

四、学习兴趣的培养91

(一)利用学科特点93

(二)合理安排内容93

(三)改进教学方法94

(四)帮助克服困难94

(五)制定合适目标95

(六)进行理想教育95

(七)开展课外活动95

(八)注意兴趣转化96

(九)创设问题情境96

(十)作好心理准备97

五、学习习惯的养成97

(一)越早越好,逐步发展99

(二)加强教育,启发自觉99

(三)从“小”做起,贵在坚持100

(四)严格要求,反复强化100

(五)整体培养,相互促进101

(六)消除恶习,破旧立新101

六、学习疲劳的预防101

(一)注意课堂教学环节102

(二)合理安排学习课程102

(三)确保休息睡眠时间103

(四)保证营养充足合理104

(五)学会使用背景音乐104

(六)适度进行体育锻炼105

七、应试方法指导106

(一)做好临考准备106

(二)注意答题技巧107

(三)正确对待怯场108

第四章 智力训练110

一、智力训练概述110

(一)什么是智力110

(二)智力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10

(三)国内外智力训练简况115

二、注意力训练118

(一)明确目的任务120

(二)培养间接兴趣121

(三)克服内外干扰121

(四)变换学习活动122

(五)养成注意习惯122

(六)注意方法技巧123

三、观察力训练124

(一)明确目的任务127

(二)丰富知识经验128

(三)掌握观察方法129

(四)养成观察习惯132

四、记忆力训练134

(一)明确目的任务136

(二)坚定识记信心137

(三)保持注意集中137

(四)培养浓厚兴趣138

(五)注意情绪健康138

(六)学会理解记忆139

(七)讲究记忆卫生140

(八)利用多种感官141

(九)巧妙运用联想142

(十)不断进行复习144

(十一)学会删繁就简147

(十二)采用记忆技术151

(十三)进行体操锻炼152

五、想象力训练154

(一)首先学会摹仿157

(二)丰富知识经验158

(三)提高文艺修养158

(四)善于进行观察159

(五)培养多种爱好159

(六)丰富表象储备160

(七)闭目尽情想象160

(八)培养丰富情感160

六、思维力训练162

(一)结合教学训练164

(二)丰富学生知识166

(三)培养思维习惯167

(四)重视课外活动171

(五)鼓励求异标新172

(六)加强体育锻炼174

(七)利用游戏训练175

第五章 情感教育177

一、情感教育概述177

(一)什么是情感和情感教育177

(二)情感教育的意义177

(三)国内外情感教育简况179

二、培养积极情感182

(一)端正认识,以理育情183

(二)提高能力,以智育情184

(三)加强引导,以导育情186

(四)优化性格,以性育情188

(五)感染学生,以情育情189

(六)加强实践,以行育情190

(七)改进教学,以教育情191

(八)创设情境,以境育情193

三、调控消极情感194

(一)理智调控195

(二)遗忘调控197

(三)转移调控198

(四)宣泄调控199

(五)升华调控200

(六)同情调控200

(七)暗示调控200

(八)音乐调控201

(九)自慰调控202

(十)“自控”调控202

第六章 性格教育203

一、性格教育概述203

(一)什么是性格203

(二)性格教育的意义204

二、培养良好的性格208

(一)加强教育,以理育性209

(二)培养集体,以群育性211

(三)热爱学生,以情育性213

(四)改进教学,以教育性215

(五)以身作则,以性育性216

(六)付诸实践,以行育性217

(七)友伴交往,以友育性218

(八)严于律己,自我育性219

(九)座右设铭,以铭育性221

(十)多读好书,以书育性222

三、矫治不良的性格224

(一)怯懦225

(二)自卑226

(三)狭隘227

(四)嫉妒229

(五)敌对230

(六)暴躁231

(七)孤僻232

(八)猜疑233

(九)急躁234

(十)抑郁235

第七章 耐挫能力的培养238

一、耐挫能力培养概述238

(一)什么是挫折和耐挫能力238

(二)耐挫能力培养的意义240

二、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243

(一)面对失败的不屈性243

(二)面对厄运的刚毅性245

(三)面对困难的勇敢性246

三、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247

(一)树立远大志向248

(二)进行知识教育250

(三)要从小事做起251

(四)严格制度、纪律251

(五)改进教学方法253

(六)坚持体育锻炼254

(七)注意因人而异256

(八)进行自我教育256

四、进行耐受挫折的教育258

(一)强化耐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258

(二)认真梳理耐挫教育的基本内容259

(三)在历史教育中渗透耐挫折教育259

(四)利用各种挫折进行耐挫折教育259

(五)通过分析形势进行耐挫折教育260

(六)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耐挫折教育261

(七)注意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教育262

(八)通过心理咨询进行耐挫折教育262

五、掌握挫折反应的策略262

(一)对待挫折的消极反应方式264

(二)对待挫折的积极反应方式271

第八章 人际关系指导273

一、人际关系指导概述273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273

(二)人际关系指导的意义274

二、优化人际关系的策略278

(一)调整认知结构278

(二)克服人际偏见279

(三)加强个性修养283

(四)学习交往技能289

三、调适人际关系的策略301

(一)克服怕羞毛病的策略303

(二)消除同学间误会的策略305

(三)正确对待同学背后议论的策略306

(四)正确对待被同学嫉妒的策略308

(五)与同学和好的策略310

(六)善于开玩笑的策略313

第九章 性心理卫生教育316

一、性心理卫生教育概述316

(一)性心理卫生教育的必要性316

(二)性心理卫生教育的目标327

(三)性心理卫生教育的原则329

(四)性心理卫生教育的策略330

二、性心理卫生教育内容335

(一)小学性心理卫生教育内容335

(二)初中性心理卫生教育内容337

(三)高中性心理卫生教育内容339

(四)大学性心理卫生教育内容340

三、青春期性心理卫生教育中的具体问题341

(一)正确处理青春期生理发育中的性问题342

(二)正确处理青春期手淫问题359

(三)正确处理青春期性压抑问题366

(四)正确处理青春期异性交往问题370

(五)正确处理青少年的早恋问题374

第十章 升学和就业指导384

一、升学和就业指导概述384

(一)升学指导385

(二)就业指导387

二、升学心理指导388

(一)排解考试焦虑388

(二)提高应试技能393

三、就业心理指导396

(一)职业兴趣与就业心理指导396

(二)职业能力与就业心理指导398

(三)职业气质与就业心理指导399

主要参考文献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