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大师解释世纪性经济难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大师解释世纪性经济难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6/34871337.jpg)
- 梁策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6134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大师解释世纪性经济难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篇 经济周期1
一、关于经济周期2
二、经济学大师们的看法7
(一)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7
(二)汉森——萨缪尔森模型15
(三)经济周期的预期决定说22
(四)创新与经济周期26
(五)政治的周期理论31
三、分析与评论33
(一)凯恩斯的政策33
(二)汉森的政策39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40
第二篇 通货膨胀43
一、关于通货膨胀44
二、经济学大师们的看法51
(一)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52
(二)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60
(三)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发症即“滞胀”69
(四)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77
三、分析与评论87
第三篇 劳动就业94
一、关于劳动就业的一般理论95
二、经济学大师们的看法102
(一)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103
(二)关于自然失业率的理论118
(三)失业的代价——奥肯定律128
(四)解决失业的对策130
三、分析与评论133
第四篇 社会保障140
一、世纪末的焦点141
二、经济学大师们的看法143
(一)庇古的收入均等化理论144
(二)奥肯把“馅饼做大些”的理论146
(三)艾哈德的社会保障观149
三、市场经济的呼唤153
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157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159
(二)失业保险改革的目标模式161
(三)职工医疗制度的改革163
(四)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164
第五篇 金融市场167
一、关于金融市场的一般理论168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168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171
(三)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179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187
二、经济学大师们的看法190
(一)凯恩斯的利息理论和经济政策主张190
(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197
(三)爱德温坎南的货币理论207
(四)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学说211
(五)魏克塞尔的“货币利息率”说213
三、分析与评论218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现状218
(二)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22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224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的金融市场227
第六篇 泡沫经济231
一、关于泡沫经济232
(一)泡沫经济的概念232
(二)“泡沫经济”事件实例分析235
(三)抑制泡沫经济的措施252
二、经济学大师们的看法253
(一)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253
(二)萨缪尔森有关投机的论述258
(三)鲁道夫·希法亭的“创业利润”理论271
(四)琼·罗宾逊的股市泡沫理论273
(五)稳固基础理论276
三、分析和评论281
第七篇 国际贸易289
一、关于当前国际贸易情况290
二、自由贸易理论292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292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294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295
三、保护贸易理论296
(一)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297
(二)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学说298
四、管理贸易理论300
五、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302
(一)约翰·穆勒的发展利益观302
(二)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304
六、中国对外贸易的成就与进展307
七、来自外界的挑战310
第八篇 环境保护313
一、人类的共同课题314
二、三种生产理论319
三、“外部不经济性”理论322
四、增长极限论325
五、可持续发展观327
六、中国的环境危机330
七、中国的环境发展战略333
第九篇 科学技术339
一、高科技,国际竞争的焦点340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343
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346
四、技术创新理论349
五、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351
六、加尔布雷思的“技术发展的必然性”理论354
七、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356
八、堺屋太一的“知识价值革命”论357
九、中国高层决策:科教兴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