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理论 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本理论 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
  • 柳欣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33375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69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本理论 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内容提要1

1.绪论1

1.1 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哲学时代3

1.2 新古典理论——经济学的分析时代7

1.3 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经验归纳时代18

1.4 古典与新古典两大范式——经济学争论的时代22

1.5 经济理论的重建——新的经济分析时代24

第一篇 资本争论32

2.剑桥资本争论与新古典理论32

2.1 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命题与核心32

2.1.1 剑桥资本争论中的新古典命题33

2.1.2 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数量测量38

2.1.3 重新理清这一问题的思路41

2.2 新古典资本理论的三个分支42

2.2.1 一般均衡理论43

2.2.2 边际生产力论48

2.2.3 迂回生产方法54

2.3 马歇尔的综合64

2.4 小结71

3.古典经济学和它的后继者76

3.1 古典经济学的复兴78

3.2 李嘉图的难题82

3.3 马克思的方法与转型问题91

3.3.1 马克思的抽象法94

3.3.2 历史方法与动态分析96

3.3.3 转型问题99

3.4 斯拉法的经济学102

3.4.1 斯拉法的逻辑学103

3.4.2 对新古典理论的批判115

3.4.3 斯拉法与复兴的古典经济学——新李力图主义122

3.4.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35

第二篇 静态分析144

4.新古典理论静态均衡分析的逻辑144

4.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动态理论还是静态理论?145

4.2 一般均衡与比较静态分析151

4.2.1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153

4.2.2 一种交换经济模型156

4.2.3 生产159

4.2.4 边际生产力论与一般均衡164

4.2.5 比较静态和稳定状态比较171

4.3 有时间的一般均衡分析177

4.3.1 费舍尔的收益率177

4.3.2 有时间的一般均衡180

4.3.3 有时间的一般均衡与新古典理论的四个命题183

4.3.4 稳定状态的比较191

4.4 收入分配197

4.4.1 边际生产力分配论198

4.4.2 一个简单的模型200

4.4.3 “按劳分配”201

4.4.4 资本主义经济205

4.4.5 技术变动、资本积累与收入分配208

4.4.6 新古典的单一产品模型213

4.5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对现实的解释221

4.5.1 关于资本的测量问题224

4.5.2 非体现的技术进步231

4.5.3 体现的技术进步239

5.新剑桥学派的增长模型和价值、分配理论257

5.1 另一种静态均衡理论257

5.2 剑桥增长模型的基础266

5.2.1 哈罗德增长模型266

5.2.2 卡莱茨基的收入分配等式与两个部门模型267

5.2.3 魏克赛尔效应和价格模型271

5.2.4 稳定状态增长模型273

5.3 剑桥增长模型与均衡条件275

5.4 稳定状态比较的限制278

5.4.1 稳定状态的比较278

5.4.2 技术条件与收入分配285

5.4.3 帕西内蒂悖论287

5.5 稳定状态增长与技术进步291

5.5.1 技术进步的意义291

5.5.2 均衡的条件295

5.5.3 卡尔多的技术进步函数298

第三篇 动态分析307

6.非稳定状态增长与技术变动307

6.1 两种稳定状态的转换307

6.2 非稳定状态增长模型315

6.2.1 关于模型的一些假设和说明315

6.2.2 生产资料部门的优先增长316

6.2.3 积累率、经济增长率和收入分配318

6.3 相对价格的变动320

6.3.1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321

6.3.2 斯拉法的模型322

6.3.3 相对价格的决定——技术关系327

6.3.4 纯粹技术关系中相对价格的性质331

6.4 技术变动332

6.4.1 非稳定状态与技术变动332

6.4.2 积累与消费340

6.4.3 作为技术关系的价值理论348

6.5 机会成本与真实成本358

7.收入分配370

7.1 扩展的谷物模型370

7.1.1 斯密372

7.1.2 李嘉图378

7.1.3 扩展的谷物模型381

7.2 边际生产力分配论385

7.2.1 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和技术选择385

7.2.2 工资率的决定387

7.2.3 积累与消费389

7.2.4 对模型假设的进一步说明392

7.3 古典剩余理论393

7.3.1 工资率与利润率的关系394

7.3.2 稳定状态和静止状态395

7.3.3 异质品模型与技术再转辙398

7.4 不统一的利润率410

7.4.1 古典一般均衡理论410

7.4.2 对统一利润率的一些批评414

7.4.3 非稳定状态增长与不统一的利润率417

7.4.4 统一利润率作为动态的“重力中心”421

7.4.5 非稳定状态增长的一个例证:社会主义原始积累422

8.竞争425

8.1 新古典理论426

8.1.1 完全竞争与一般均衡理论426

8.1.2 马歇尔的矛盾428

8.1.3 新古典的垄断理论432

8.2 古典学派与马克思的竞争理论436

8.2.1 古典学派的竞争理论437

8.2.2 马克思的竞争理论440

8.3 卡莱茨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445

8.4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454

8.4.1 熊彼特和马克思454

8.4.2 熊彼特的静止状态——循环流转457

8.4.3 创新、利润与资本460

第四篇 动态均衡469

9.动态均衡分析的基础469

9.1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470

9.1.1 劳动470

9.1.2 劳动和土地477

9.1.3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481

9.2 工资率、利润率和资本的价值决定492

9.2.1 工资本的决定492

9.2.2 机器的价值495

9.2.3 利润率与机器的价值496

9.2.4 创造性毁灭过程497

9.2.5 折旧和风险、不确定性498

9.2.6 垄断498

9.2.7 小结499

10.动态均衡的概念和含义501

10.1 经验观察中的启示501

10.2 关于均衡概念的争论507

10.2.1 关于古典与新古典均衡概念的争论508

10.2.2 理论意义上的均衡与方法论意义上的均衡概念512

10.3 动态均衡的概念514

10.3.1 静态均衡514

10.3.2 熊彼特的动态分析522

10.3.3 动态均衡的概念524

11.动态均衡分析的一些方法论问题532

11.1 动态均衡模型的复杂性532

11.2 熵、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534

11.3 逻辑悖论、范式、证伪和科学研究框架544

11.4 动态均衡模型和比较动态分析554

12.动态均衡与经济周期模型563

12.1 简单模型564

12.2 经济周期578

12.3 动态均衡与静态均衡598

13.马克思的方法与逻辑605

13.1 历史与均衡608

13.2 关于马克思的逻辑矛盾614

13.2.1 对转型问题的解释615

13.3.2 利润率下降规律625

13.2.3 关于马克思价值和资本理论的方法论问题637

13.2.4 关于演绎逻辑问题642

主要参考文献641

后记6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