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2 电气二次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2 电气二次部分](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842232.jpg)
- 卓乐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ISBN:7120013149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90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2 电气二次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二十章强电控制、信号和测量系统 高有权1
第20-1节 控制方式1
一、发电厂与变电所的控制方式1
二、强电控制方式的主要类型2
第20-2节 控制室及其屏(屏台或台)的布置5
一、总的要求5
二、主控制室及网络控制室的布置5
三、单元控制室的布置9
四、控制屏(屏台或台)与继电器屏的布置12
五、常用屏(屏台或台)的型式及安装14
第20-3节 控制、信号和测量18
一、总的要求18
二、三相操作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20
三、分相操作断路器控制回路31
四、空气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回路32
五、一个半断路器的二次接线39
六、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的二次接线44
七、隔离开关的控制、信号和闭锁回路46
第20-4节 中央信号及其他信号装置53
一、中央信号装置54
二、发电机指挥信号60
三、全厂事故信号60
四、锅炉房联系信号61
五、隔离开关的位置指示信号61
六、采用闪光报警器的中央信号63
第20-5节 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及互感器的选择63
一、交流电流回路及电流互感器的选择63
二、交流电压回路及电压互感器的选择74
第20-6节 电气专业应用计算机的设计85
一、监控计算机在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应用85
二、微处理机监控装置在超高压变电所及电厂开关站的应用89
一、二次回路的保护设备91
二、熔断器或自动开关的配置91
三、熔断器、自动开关的选择91
第20-7节 二次回路设备的选择及配置91
四、控制、信号回路的设备选择93
五、跳、合闸回路中的中间继电器95
及合闸接触器的选择95
六、控制回路中“防跳”继电器的选择96
七、串接信号继电器及附加电阻的选择97
八、端子排100
九、控制电缆与信号电缆101
十、小母线配置及二次回路标号108
第20-8节 变压器的冷却和调压方式的二次接线112
一、主变压器的冷却方式及二次接线112
二、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二次接线117
附录20-1 控制屏(屏台)的模拟母线和小母线色别及二次回路编号125
三、变压器无载调压分接开关的位置指示125
四、变压器测温装置125
附录20-2 LWX2型强电小开关选择参考资料132
附录20-3 控制屏台的外形及尺寸136
第二十一章弱电控制、信号和测量系统 卓乐友141
第21-1节 总则141
一、弱电技术的要求及采用条件141
二、弱电参数的选择142
第21-2节 弱电控制方式和接线143
一、弱电控制回路的要求及分类143
二、弱电控制接线143
三、发电机调速、调压的控制方式及要求146
第21-3节 弱电信号方式和接线146
一、弱电信号回路的要求及分类146
二、弱电中央信号装置的要求与接线150
三、新型弱电事故信号设备156
一、弱电测量方式和要求163
第21- 4节 弱电测量方式和接线163
二、弱电常测回路接线164
三、常用变送器的选型165
第21-5节 弱电电源系统173
一、弱电电源的分类及要求173
二、弱电电源系统的接线及供电方式173
三、弱电电源设备的选择及二次回路接线174
一、弱电控制室的要求和布置方式175
第21-6节 弱电装置屏(屏台)的型式与布置175
二、弱电控制屏(屏台)的结构和布置179
三、新型弱电屏(屏台)的选用181
四、弱电控制屏(屏台)和返回屏的屏面布置和要求181
第21-7节 提高弱电回路可靠性的要求与措施183
一、提高可靠性的主要措施183
二、提高弱电控制回路的可靠性措施184
三、降低弱电二次回路干扰电压的措施185
五、晶体管装置的抗干扰试验标准186
四、弱电装置的端子排设计186
第二十二章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自动装置 孙桂芬188
第22-1节 发电厂和变电所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BZ T)188
一、备用电源的一次接线188
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接线要求189
三、主变压器或线路的自动投入装置191
四、厂(所)用电源切换191
第22-2节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ZPJH)203
一、概述203
二、保持频率恒定的措施203
三、自动按频率减负荷(ZPJH)装置接线203
四、防止电动机反馈时Z PJH误动作的措施206
附录22-1 JPJH-4型晶体管按频率减负荷装置207
第二十三章 厂用电动机二次接线 张葆林212
第23-1节 厂用电动机的测量仪表212
一、3~10kV厂用电动机保护213
第23-2节 厂用电动机保护213
二、380V厂用电动机保护214
三、保护的整定计算215
第23-3节 厂用电动机控制信号接线216
一、厂用电动机控制回路的基本接线216
二、汽机辅机的联锁及自动装置220
三、给水系统电动机的联锁及自动装置225
四、锅炉辅机的联锁及自动装置229
五、除灰系统电动机的联锁及自动装置231
六、供水系统电动机的联锁及自动装置236
七、公用设备电动机的联锁及自动装置238
八、输煤系统电动机的联锁及自动装置247
第23-4节 多台电动机拖动和调速电机的控制接线256
一、一台辅机用两台电动机拖动的控制接线256
二、双速电动机的控制接线256
五、电磁振动给料机控制接线261
四、电磁调速电动机261
三、可控硅串级调速装置261
第二十四章 操作电源系统 卓乐友265
第24-1节 综述265
一、蓄电池直流系统265
二、电容储能直流系统268
三、复式整流直流系统268
第24-2节 直流系统的分类及设计要求268
一、发电厂的直流系统和直流屏268
二、变电所的直流系统和直流屏270
第24-3节 蓄电池直流系统的设备选择290
一、直流系统的负荷统计290
二、蓄电池容量选择296
三、蓄电池的分类298
四、充电设备的选择301
五、直流系统的馈线熔断器和自动空气开关的选择309
七、蓄电池回路设备的选择310
六、直流馈线刀开关和转换开关的选择310
八、充电回路设备的选择311
九、蓄电池组端电池调整器的选择311
十、载流导体的选择312
十一、直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314
第24-4节 直流馈线回路314
一、环形供电回路314
二、辐射形供电回路315
第24-5节 直流设备的布置及安装317
一、蓄电池室的布置317
二、端电池电动调整器的安装319
三、充电设备的布置319
四、蓄电池室的土建要求319
第24-6节 直流系统的保护和信号回路325
一、充电设备的控制和信号回路325
二、端电池调整器的接线325
三、绝缘监察装置和电压监视装置326
四、闪光装置327
五、事故照明切换装置接线329
第24-7节 电容储能直流系统329
一、储能电容器的容量和电压选择329
二、电容储能直流系统332
第24-8节 变电所复式整流直流系统339
一、复式整流系统接线339
二、复式整流装置的计算342
三、电流互感器输出功率计算342
四、铁磁谐振稳压器342
第24-9节 交流操作系统346
一、保护回路346
二、二次接线350
第24-10节 镉镍电池及其充电设备352
一、镉镍电池的基本特性352
二、镉镍电池直流屏接线355
三、镉镍电池直流系统设备选择和布置360
第二十五章 励磁系统 赵坤明363
第25-1节 概述363
一、励磁系统的分类363
二、对励磁系统的要求363
第25-2节 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364
一、系统接线及设备配套364
二、自动灭磁开关及控制接线369
三、自动调整励磁装置369
四、继电强行励磁装置374
五、设备参数的选择计算375
第25-3节 交流励磁机—静止整流器励磁系统376
一、设备配套376
二、励磁整流柜、灭磁柜和过电压保护装置377
三、自动和手动调整励磁装置的控制接线388
四、测量仪表390
五、中频试验电源392
六、设备布置393
第25-4节 其他励磁系统394
一、交流励磁机—静止可控整流器励磁系统394
二、交流励磁机—旋转整流器励磁系统(无刷励磁系统)394
三、静止励磁系统395
第25-5节 备用励磁系统396
一、备用励磁系统的要求396
二、备用励磁系统的设计条件397
三、备用励磁系统接线397
四、备用励磁系统设备的选择和安装397
附录25-1 励磁系统的名词术语399
附录25-2 SWTA型自动和手动调整励磁装置401
附录25-3 自动调整励磁全控整流桥电力电缆的选择计算413
一、对同步电压的要求418
第26-2节 同步点和同步电压取得方式418
第26-1节 概述418
第二十六章 同步系统 卓乐友418
二、同步点及同步方式419
三、同步闭锁措施423
第26-3节 手动准同步423
一、集中同步423
二、分散同步426
三、组合式同步表426
第26-4节 自动准同步装置428
一、ZZQ-3B型自动准同步装置432
二、ZZQ-5型自动准同步装置439
三、自动准同步装置二次回路设计配合的问题445
第26-5节 自同步方式452
第26-6节 变电所的同步装置和线路的同步接线453
一、半自动导前相角准同步装置453
二、捕捉同步装置456
二、串联补偿装置的保护方式462
一、概述462
第二十七章 补偿装置二次接线 李开明462
第27-1节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462
三、信号传递和台上操作电源466
四、控制、信号和测量回路467
第27-2节 同步调相机二次回路467
一、同步调相机保护467
二、控制、信号和测量回路468
三、调相机励磁系统469
第27-3节 并联电抗器472
一、超高压并联电抗器472
二、低压并联电抗器475
第27-4节 并联电容器组475
一、概述475
二、并联电容器组保护475
四、并联电容器组的控制和信号479
三、串联电抗器保护479
五、测量仪表485
第27-5节 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S)485
第二十八章 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董柏林 何占虎487
第28-1节 设计原则和一般规定487
一、概述487
二、设计范围与深度要求487
三、确定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的主要问题488
四、电网继电保护对电源的基本要求489
五、保护要求的最小灵敏系数489
第28-2节 35kV及以上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线路保护配置原则491
一、概述491
二、相间保护492
三、单相接地保护494
第28-3节 110~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线路保护494
一、概述494
二、110~220kV线路继电保护配置的具体要求497
三、110~220kV线路接地保护498
四、110~220kV线路相间距离保护500
五、110~220kV线路纵差保护503
六、110~220kV线路“四统一”定型保护屏的组成与使用507
第28-4节 330~50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线路保护513
一、超高压电网特点及对继电保护的特殊要求513
二、主保护与后备保护配置原则518
三、330~500kV线路保护配置方案520
四、双断路器主接线方式的线路继电保护的若干问题521
五、工频过电压保护524
第28-5节 母线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526
一、母线保护的配置原则526
二、母线保护构成原理及其适应性527
三、各种母线接线及其保护方式531
四、断路器失灵保护538
一、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应用与配置原则540
第28-6节 自动重合闸540
二、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543
三、综合自动重合闸装置548
四、自动重合闸与保护的配合554
五、综合自动重合闸的整定计算555
第28-7节 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及故障录波装置558
一、概述558
二、电网安全稳定装置的功能与分类559
三、电网稳定控制装置561
四、电网解列装置565
五、低频减载568
六、故障录波装置570
第28-8节 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573
一、整定计算的主要问题573
三、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575
二、相间距离保护整定计算575
四、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接地距离保护整定计算582
五、高频相差保护整定计算585
六、母线保护整定计算588
一、设计原则及范围589
二、设备选型589
三、保护出口589
第29-1节 主设备继电保护设计原则589
第二十九章 主设备继电保护 陈学庸589
四、保护电源591
第29-2节 发电机保护591
一、100MW以下发电机保护配置591
二、定子绕组相间短路保护构成591
三、与母线直接连接的发电机定子绕组接地保护596
四、反应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保护596
一、纵联差动保护整定计算598
第29-3节 发电机保护整定计算598
六、定子绕组过负荷保护598
七、励磁回路接地保护598
五、发电机外部相间短路保护598
二、横联差动保护整定计算600
三、定子单相接地保护的整定计算601
四、反应外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602
五、定子绕组过负荷保护的整定计算602
第29-4节 变压器保护603
一、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603
二、变压器瓦斯保护装置及整定604
三、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605
四、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605
五、变压器相间后备保护配置原则及接线606
六、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零序后备保护配置及接线613
七、变压器的过激磁保护614
九、自耦变压器保护616
八、变压器过负荷保护616
十、三相三柱式全星形接线变压器保护特点618
第29-5节 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618
一、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618
二、纵联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619
三、相间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633
四、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零序后备保护整定计算637
五、变压器过负荷保护整定计算639
六、自耦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整定计算639
七、500/220kV联络自耦变压器零序保护改进方案(图29-25)的整定计算640
第29-6节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641
一、大型发电机组的特点及其对继电保护的要求641
二、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继电保护配置641
三、保护及其接线662
四、其它几种保护简介676
二、失磁保护整定计算678
第29-7节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整定计算678
一、复合电流速断保护整定计算678
三、过电压保护整定计算680
四、阻抗保护整定计算680
五、逆功率保护动作值的整定681
六、定子接地保护灵敏系数计算681
七、发电机匝间短路保护整定计算682
八、发电机过负荷保护整定计算683
第29-8节 厂用电源保护683
一、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抗器保护683
二、高压厂用工作、备用(起动)变压器的保护685
三、低压厂用工作及备用变压器保护689
四、保护的整定计算693
一、发电机电压母线保护697
第29-9节 6~10kV母线保护及其整定计算697
二、变电所6~10kV母线保护703
三、保护的整定计算703
第29-10节 6~10kV线路保护及其整定计算707
一、6~10kV线路保护装设原则707
二、保护整定计算709
第29-11节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信号检测装置711
一、接地信号装置的分类及要求711
二、反应工频电容电流值的接地保护711
三、反应电容电流方向的接地保护712
四、反应零序电流有功分量的接地保护712
五、反应5次谐波分量的接地保护713
六、反应暂态分量首半波的接地保护713
七、其他接地检测信号装置713
二、双侧电源的三绕组变压器714
三、三侧电源的三绕组变压器714
附录29-1 三绕组变压器制动线圈的接法714
一、单侧电源的三绕组变压器714
附录29-2 短线路纵联差动继电器715
附录29-3 非直接接地信号装置719
一、反应接地电容电流方向的非直接接地信号装置719
二、反应接地电容电流5次谐波分量的ZD-5型接地信号装置721
三、反应接地电容电流暂态分量首半波的ZD-3C型接地信号装置722
一、调度自动化的作用727
二、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趋势727
第30-1节 概述727
第三十章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邢若海727
第30-2节 调度自动化的功能范围728
一、电网调度的职责范围728
二、地区电网的厂、所728
三、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内容729
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与范围730
一、系统的概念及配置原则731
第30-3节 调度自动化系统731
二、系统配置的基本方式732
第30-4节 调度自动化的主要设备735
一、在线实时监控计算机736
二、人机联系设备740
三、远动终端(RTU)及通道742
四、电量变送器744
五、发电机组频率与有功功率自动调节装置745
第30-5节 规划与设计747
一、规划与设计的内容747
二、设计的技术要求748
第30-6节 电网调度中心设计756
一、电网调度中心设计阶段和主要内容756
二、建筑物型式及布置757
三、机房设计759
三、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结构760
二、电力系统通信的主要内容760
四、电力系统的通信方式760
一、系统通信的重要性和特点760
第31-1节 系统通信的要求和方式760
第三十一章 电力系统通信 李 顺 唐雪影760
第31-2节 电力线载波通信761
一、传输信息内容761
二、基本原理和构成761
三、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761
四、电力线载波终端机761
五、结合设备767
六、加工设备769
第31-3节 电力线载波通道的设计与计算772
一、通道设计的任务772
二、设计依据和条件772
三、通道的组织772
四、通道设计与计算773
五、电力线载波通道的频率分配780
第31-4节 微波通信785
一、微波通信简介785
二、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选择785
三、微波通信电路设计的质量标准792
四、微波传播及其计算794
五、微波站的平面布置和建筑设计要求803
六、微波铁塔805
七、微波站的接地和防雷806
八、微波通信站的仪表配置807
第31-5节 光纤通信812
一、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812
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812
第32-2节 生产管理通信817
二、厂(所)内通信组织措施和要求817
一、设计要求817
第32-1节 概述817
第三十二章厂(所)内通信 赵玉琴817
一、厂(所)内通信的分类和要求817
二、设备选择821
三、设计注意事项825
第32-3节 生产调度通信825
一、设计要求825
二、设备选择826
第32-4节 其它辅助通信方式827
一、生产扩音通信827
二、无线电移动通信831
三、电钟系统的设计837
第32-5节 通信电源837
一、常用通信设备供电电压及耗电量837
二、直流系统及设备选择837
一 、设计要求842
二、中继方式842
第32-6节 音频通道的中继组合方式842
三、中继线通信方式的选择847
四、去水源地的通信线路847
五、去火车站的通信线路847
第32-7节 通信线路848
一、设计要求848
二、电缆线路的选择848
三、敷设方式848
四、主干电缆与配线电缆的设计848
五、架空杆路设计850
六、沿墙敷设电缆851
七、直埋电缆851
八、音频线路网络的传输设计852
第32-8节 通信房屋建筑的要求与布置853
一、通信建筑物的形式及内容853
二、通信建筑物的设计要求853
三、通信室的平面布置854
四、通信设备集中布置方案855
二、电气试验设备858
一、试验设备的配置原则858
第三十三章 电气试验与检修设备的配置 李景贵858
第33-1节 试验设备的配置858
三、电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调试862
四、电气和热机部分精密机件的修理设备862
第33-2节 检修设备的配置862
一、发电厂的电气检修设施862
二、变电所的电气检修设施864
三、超高压配电装置的检修设施865
四、油务设施865
第33-3节 电气试验室与检修间的布置868
一、电气试验室布置的一般原则与参考方案868
二、电气检修间布置的一般原则与868
参考方案868
附录33-1 设备参考表870
二、确定电气主接线所需的资料885
四、发电机电压的选择885
三、对电气主接线的要求885
第34-1节 概述885
一、电气主接线的重要性885
第34-2节 电气主接线885
第三十四章 小型机组电气部分 刘尔英885
五、发电厂与系统的连接886
六、发电机电压侧的接线886
七、升高电压侧的接线887
八、发电机电压系统及升高电压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888
九、电气主接线举例890
第34-3节 厂用电系统893
一、厂用电电压893
二、厂用电接线893
一、操作方式894
第34-4节 二次接线894
二、中央信号894
三、厂用电源的引接894
四、孤立电厂的起动电源894
三、同步装置895
四、励磁装置895
五、发电机的二次回路895
一、发电机的继电保护897
第34-5节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897
一、发电机的继电保护897
二、变压器的继电保护898
二、变压器的继电保护898
第34-6节 直流系统899
三、自动装置899
二、直流系统的设计原则899
三、直流系统接线举例899
三、直流系统接线举例899
二、直流系统的设计原则899
一、概述899
第34-6节 直流系统899
三、自动装置899
一、概述899
第34-7节 电气设施布置901
六、厂用电气设备的布置901
一、概述901
二、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的布置901
三、主控制室的布置901
四、升压配电装置的布置901
五、发电机出线小室的布置901
三、主控制室的布置901
六、厂用电气设备的布置901
五、发电机出线小室的布置901
四、升压配电装置的布置901
二、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的布置901
一、概述901
第34-7节 电气设施布置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