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林栽培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南林学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00534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林栽培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1
绪论1
一、经济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
二、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2
三、建国以来经济林事业的成就3
四、经济林发展的前景4
五、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5
第一章 我国经济树木分类和分布6
第一节 经济树木的分类6
第二节 经济树木的分布7
第二章 经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11
第一节 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概念11
第二节 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分析11
一、发育研究法11
二、生长分析法12
第三节 经济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13
一、经济树木生命周期概述13
二、经济树木生长发育期13
第四节 经济树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15
一、物候概述15
二、根系生长期16
三、萌芽和展叶期17
四、新梢生长期17
五、花芽分化、开花和结实18
六、落叶期和休眠期19
七、经济树木的各个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20
第三章 经济树木生长发育与环境22
第一节 环境与经济树木的关系22
一、经济树木生长与环境的关系22
二、生境对经济树木的作用23
三、经济树木对生境的适应24
第二节 经济树木与光25
一、光谱特性与经济树木之关系25
二、光照强度与经济树木之关系25
三、光照时间与经济树木之关系26
四、充分利用光能27
第三节 经济树木与温度27
一、热量带与经济树木的分布27
二、温度对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28
三、极限温度对经济树木的危害29
第四节 经济树木与水分30
一、我国水分状况与经济树木之分布30
二、水分与经济树木生长发育的关系31
第五节 经济树木与大气31
一、氧和二氧化碳与经济树木的关系31
二、大气中水汽与经济树木的关系32
三、风与经济树木的关系32
四、空气污染与经济树木的关系32
第六节 经济树木与土壤33
一、土壤种类与经济树木的生长34
二、土壤结构与经济树木生长34
三、土壤水分与经济树木生长35
四、土壤空气与经济树木生长35
五、土壤温度与经济树木生长35
六、土壤酸碱度与经济树木生长36
第七节 经济树木与地貌36
第四章 选育良种39
第一节 选育良种的意义39
第二节 经济林良种选育的现状39
第三节 经济林良种选育的原则和目标42
第四节 经济林木的引种驯化42
第五节 经济林良种选育的方向43
第五章 苗圃45
第一节 苗圃的建立45
一、苗圃的种类45
二、苗圃地的选择45
三、苗圃面积的计算46
四、苗圃地区划47
五、苗圃地的整理47
六、轮作48
七、建立苗圃技术档案49
第二节 实生苗木与砧木的培育49
一、种子的处理49
二、种子贮藏50
三、种子品质的鉴定52
四、播种前种子的处理52
五、播种54
六、菌根接种56
七、播种后管理57
第三节 无性繁殖苗的培育57
一、无性繁殖概述57
二、嫁接繁殖58
三、自根营养繁殖67
第四节 容器育苗73
一、容器育苗的意义73
二、容器的种类与制作74
三、营养土的配制75
四、排杯和播种75
五、容器育苗的应用75
第五节 植物激素在育苗上的应用76
一、林业育苗上几种常用的植物激素76
二、植物激素在育苗上的使用方法76
三、植物激素在育苗上应用效果77
第六节 苗木抚育管理78
一、苗木遮荫78
二、苗木灌溉79
三、施肥79
四、松土除草81
五、化学除草81
六、病虫防治83
第七节 苗木出圃83
一、苗木出圃规格84
二、苗木调查84
三、苗木掘取和修剪85
四、苗木分级、假植85
五、苗木包装和运输85
第八节 苗圃育苗机械化86
第九节 塑料大棚和温室育苗86
一、塑料大棚和温室育苗的发展86
二、塑料大棚育苗87
三、温室育苗89
第六章 经济林的营造90
第一节 林业区划与林地种类90
一、林业区划90
二、林地种类90
第二节 适地适树92
一、适地适树的意义92
二、适地适树的标准93
三、适地适树的途径93
第三节 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及应用95
一、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意义95
二、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依据95
三、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97
第四节 林地整地97
一、整地的目的与任务97
二、整地的方法97
三、林地水土保持98
第五节 栽培技术101
一、选用良种101
二、栽植密度103
三、栽植季节105
四、栽植方法105
五、混交林营造107
第六节 抚育管理108
一、林地间种109
二、营养生长期的抚育管理109
三、结果始期(始收期)抚育管理111
四、结果盛期(盛收期)抚育管理111
五、衰老更新期的管理116
第七章 整形修剪117
第一节 整形与修剪的作用117
第二节 整形修剪的生物学原理117
一、整形修剪一般原理117
二、整形修剪对生长结果的影响118
第三节 整形修剪的原则和方法119
一、整形原则和树体结构分析119
二、整形修剪的时期和方法122
下篇 各论127
第八章 油茶栽培127
第一节 栽培意义127
第二节 种类和品种127
一、油茶的种类及其分布127
二、普通油茶的品种130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131
一、生长结果特性131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34
第四节 栽培技术特点135
一、苗木培育135
二、栽培技术特点136
第五节 抚育管理137
一、幼年阶段的抚育管理137
二、成年阶段的抚育管理138
三、衰老阶段的抚育管理139
第六节 采收140
第九章 油橄榄栽培141
第一节 栽培意义141
第二节 种类和品种141
一、种类141
二、品种141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143
一、生长结果习性143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45
第四节 栽培技术特点146
一、苗木培育146
二、栽培技术特点147
第五节 抚育管理147
一、施肥147
二、整形、修剪148
三、防寒148
第十章 核桃、山核桃、薄壳山核桃栽培149
第一节 核桃栽培149
一、栽培意义149
二、种类和品种149
三、生物学特性152
四、栽培技术特点154
五、采收157
第二节 山核桃栽培157
一、栽培意义157
二、种类及形态特征158
三、生物学特性158
四、栽培技术特点160
五、采收161
第三节 薄壳山核桃栽培161
一、栽培意义161
二、种类和品种162
三、生物学特性162
四、栽培技术特点163
五、抚育管理164
六、采收165
第十一章 香榧栽培166
第一节 栽培意义166
第二节 种类和品种166
一、种类166
二、品种167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167
一、生长发育特点167
二、生长发育对外界条件的要求167
第四节 栽培技术特点170
一、嫁接苗的培育170
二、栽培技术特点171
第五节 抚育管理171
一、人工辅助授粉171
二、加速培育和配植雄株171
三、老树更新复壮172
第十二章 油桐栽培173
第一节 栽培意义173
第二节 种类和品种173
一、种类173
二、品种175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176
一、生长结果特性176
二、生长发育规律177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78
第四节 造林技术特点182
一、采用良种,选择优树182
二、优树嫁接,植树造林182
三、早期管好,培育树形183
四、桐林间种,适时抚育183
第五节 成林抚育183
第六节 采收184
第十三章 乌桕栽培185
第一节 栽培意义185
第二节 种类和品种185
一、种类185
二、品种186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187
一、生长发育特性187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89
第四节 栽培技术特点190
一、砧木的培育190
二、嫁接191
三、栽培技术特点191
第五节 抚育管理192
一、林粮间种192
二、冬挖、伏铲、春施肥192
第六节 采收192
第十四章 芳香油料树种的栽培194
第一节 山苍子194
一、栽培意义194
二、种类和形态特征194
三、生物学特性196
四、栽培技术特点196
五、采收197
第二节 八角198
一、栽培意义198
二、形态特征198
三、生物学特性199
四、栽培技术特点199
五、采收200
第十五章 板栗栽培201
第一节 栽培意义201
一、发展板栗生产的意义201
二、我国板粟的分布和生产概况201
第二节 种类和品种203
一、种类203
二、主要优良品种(类型)204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206
一、对自然环境条件的要求206
二、生长发育特性206
第四节 栽培技术特点209
一、选择优良单株209
二、繁殖方法209
三、栽植技术特点211
第五节 抚育管理211
一、间种作物211
二、中耕除草及翻地211
三、保水保肥212
四、施肥与灌水212
五、整形修剪212
第六节 采收和贮藏214
附:锥粟栽培214
一、栽培意义214
二、种类和品种214
三、生物学特性215
四、栽培技术特点215
第十六章 柿、枣栽培217
第一节 柿树栽培217
一、栽培的经济价值217
二、种类和品种218
三、生物学特性222
四、栽培技术特点224
五、抚育管理226
六、采收226
第二节 枣树栽培226
一、栽培意义226
二、种类和品种227
三、生物学特性228
四、栽培技术特点230
五、抚育管理230
六、采收232
第七章 漆树栽培233
第一节 栽培意义233
第二节 种类和品种233
一、形态特征233
二、品种(类型)234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234
一、生长特性234
二、漆树乳汁道235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35
第四节 栽培技术特点235
一、苗木培育235
二、栽培技术特点236
第五节 漆树管理和割漆236
第十八章 药用树种栽培238
第一节 杜仲栽培238
一、栽培意义238
二、种类和品种238
三、生物学特性239
四、栽培技术特点239
五、抚育管理和更新241
第二节 厚朴栽培241
一、栽培意义241
二、形态特征242
三、生物学特性242
四、栽培技术特点242
五、抚育管理243
第十九章 竹子栽培245
第一节 栽培意义245
第二节 种类和形态特征245
一、种类245
二、形态特征246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248
一、竹子的生长特性248
二、竹区划分及其自然特点250
第四节 栽培技术特点251
一、散生竹造林251
二、丛生竹造林253
三、混生竹造林253
第五节 抚育管理255
一、护笋养竹255
二、钩梢255
第六节 竹林采伐255
一、采伐方式256
二、砍伐季节256
三、采伐年龄256
四、采伐量和立竹度256
第二十章 其它经济树种栽培257
第一节 棕榈栽培257
一、栽培意义257
二、种类和品种257
三、生物学特性258
四、栽培技术特点259
五、棕片的采割与老树更新259
第二节 栓皮栎栽培260
一、栽培意义260
二、种类和形态特征261
三、生物学特性261
四、栽培技术特点262
五、采剥栓皮262
第三节 糖槭的引种与栽培264
一、引种意义264
二、种类和品种264
三、生物学特性265
四、栽培技术特点266
五、糖槭采割266
第二十一章 紫胶、白蜡、五倍子寄主树种的栽培267
第一节 紫胶虫寄主树栽培267
一、放养和栽培意义267
二、放养技术267
三、寄主树的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267
四、寄主树栽培技术特点272
五、寄主树的合理利用和经营管理273
第二节 白蜡虫寄主树栽培273
一、放养和栽培意义273
二、放养技术273
三、寄主树的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274
四、寄主树栽培技术特点276
第二节 五倍子寄主树栽培276
一、放养和栽培意义276
二、五倍子蚜虫放养技术276
三、寄主树的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277
四、寄主树栽培技术特点279
参考书目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