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的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的艺术
  • 刘衍文,刘永翔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花城出版社
  • ISBN:10261·597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的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文学与科学2

第一章 论反映的对象2

第一节 从一些巧合谈起2

第二节 文学、科学与物质生产3

第三节 文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8

第四节 文学与科学(社会科学)的取象10

第二章 论反映的方法(上)--泛论形象的概念17

第一节 从形象的语源谈起17

第二节 形象的“格义”20

第三节 意象和形象22

第四节 形象定义应该修正25

第三章 论反映的方法(下)--形象的特征和范畴28

第一节 实象和假象29

第二节 义象30

第三节 用象35

第四节 取象不可执一39

第四章 论交错的反映43

第一节 从整个效果看两种思维的进行43

第二节 特殊情况的区别对待44

第三节 对“作者的见解愈隐蔽愈好”的理解47

第四节 表现“四象”的途径51

第五节 两种思维方法交错的理论和实践56

第一章 公式化、概念化与形象化62

第二编 形象性与典型性62

第二章 形象性的内涵和意义71

第一节 鲜明性71

第二节 概括性81

第三节 完整性87

第四节 真实性100

第三章 从形象化、典型化到典型性116

第一节 典型化(上)--虚构、概括和类型116

第二节 典型化(中)--共性、个性和典型环境119

第三节 典型化(下)--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激情的勾画124

第四节 典型和典型性134

第一节 语言的排列138

第三编 语言与描写138

第一章 泛论文学语言的共同原则138

第二节 语言的全民性140

第三节 语词的选用142

第四节 语言的风格144

第二章 泛论全篇语言的共同法则(上)--繁简152

第三章 泛论全篇语言的共同法则(中)--浓淡166

第四章 泛论全篇语言的共同法则(下)--生熟180

第一节 去陈、来历和生熟180

第二节 研炼186

(一)炼字(炼实词、炼虚词)186

(二)炼句(换骨、句式、倒装)190

(三)炼意(附论用典及其他--创意、翻用、夺胎、移用)194

(四)炼格(附论炼韵)216

(五)余论218

第五章 泛论描写及其相关诸问题221

第六章 景物描写230

第一节 融洽的写232

第二节 感应的写239

第三节 映衬的写251

第四节 反衬的写255

第五节 象征的写259

第六节 多样的写及其他264

第七章 人物描写267

第一节 肖像描写269

第二节 心理描写282

第三节 口语描写292

第四节 动作描写301

第五节 人物描写与结构及情节的关系312

第四编 结构与情节316

第一章 泛论结构与情节316

第二章 结构的艺术324

第一节 篇法(一)--宾主325

(一)论义玄、王夫之的宾主说325

(二)论阎若璩、吴乔的宾主说328

(三)反宾为主的匠心332

第二节 篇法(二)--比重340

第三节 篇法(三)--疏密355

(一)论疏355

(二)论密360

(三)论疏密相间364

(四)论密度规则372

第四节 篇法(四)--虚实375

第五节 篇法(五)--方圆382

(一)圆喻多义通述382

(二)方圆的特定意义389

第六节 章法--接榫、呼应、穿插、分段401

第七节 句法--语句间的上下排列呼应417

第三章 情节的艺术422

(一)语句的线索和命意的线索423

(二)名物的线索426

(三)人物的线索429

第一节 情节线索432

第二节 情节规则446

(一)二分法447

(二)三分法452

(三)四分法455

(四)五分法458

第三节 相似与巧合462

后记4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