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山区道路灾害防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山区道路灾害防治](https://www.shukui.net/cover/4/34807792.jpg)
- 蒋忠信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412480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山区道路灾害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中国山区道路灾害防治对策1
1.1 中国山区道路灾害1
1.1.1 中国道路灾害概述1
1.1.2 中国山区道路灾害特点2
1.1.3 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3
1.1.4 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6
1.2 山区道路灾害防治原则9
1.2.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9
1.2.2 工程治理突出系统性、总体性和针对性11
1.2.3 地质工作是灾害防治的基础12
1.2.4 控制人类不合理活动13
1.2.5 道路灾害防治对策具有阶段性15
1.3 山区道路灾害防治问题讨论17
1.3.1 深化对灾害属性的认识17
1.3.2 强化对灾害分布的预测18
1.3.3 改进对灾害的时间预报21
1.3.4 突出灾害勘察的针对性24
1.3.5 完善灾害防治的系统性26
参考文献27
2 崩塌与落石防治29
2.1 崩塌与落石灾害29
2.1.1 崩塌与落石对道路的危害29
2.1.2 产生崩塌、落石的原因31
2.1.3 崩塌与落石的发生、发展过程33
2.1.4 崩塌、落石的类型33
2.1.5 崩塌的基本模式34
2.1.6 崩塌、落石体变形前的稳定分析34
2.2 崩塌、落石防治原则与措施38
2.2.1 崩塌与落石地区道路设计原则38
2.2.2 防治措施39
2.3 崩塌的力学分析与落石计算52
2.3.1 岩体工程加固的力学分析52
2.3.2 落石计算56
2.4.1 崩塌与落石预测66
2.4 崩塌与落石的预测及报警66
2.4.2 成灾报警67
参考文献72
3 滑坡防治74
3.1 滑坡综述74
3.1.1 道路滑坡灾害及其防治概况74
3.1.2 修建道路与滑坡灾害76
3.1.3 滑坡分布特征77
3.1.4 滑坡分类79
3.1.5 滑坡的移动规律81
3.2 滑坡的勘测与预报83
3.2.1 野外滑坡识别83
3.2.2 滑坡的调查测绘86
3.2.3 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滑坡及其勘察重点89
3.2.4 滑坡的勘探、测试92
3.2.5 滑坡动态观测94
3.2.6 滑坡的预报与监测96
3.3 滑坡的稳定性评价98
3.3.1 稳定性评价的要求98
3.3.2 滑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99
3.3.3 滑坡的定性分析106
3.3.4 滑坡的定量解析108
3.4 滑坡防治原则113
3.4.1 防治原则的技术依据113
3.4.2 滑坡防治与道路选线114
3.4.3 工程滑坡的防治115
3.4.4 滑坡地段的养护维修126
3.5 整治滑坡的工程措施126
3.5.1 治理滑坡的工程措施设置原则126
3.5.2 常用的滑坡治理措施129
3.5.3 滑坡防治工程的回顾140
3.5.4 抗滑结构的有关问题142
参考文献149
4 道路泥石流防治153
4.1 泥石流的特征、形成和危害153
4.1.1 泥石流的基本特性153
4.1.2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158
4.1.3 泥石流的危害作用166
4.2 泥石流的分类与分布178
4.2.1 泥石流的分类178
4.2.2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185
4.3 道路泥石流防治措施设计要点189
4.3.1 道路泥石流防治措施类型189
4.3.2 道路泥石流防治的过流及防护工程190
4.3.3 道路泥石流防治的输导工程202
4.3.4 道路泥石流防治的控制水体工程209
4.3.5 道路泥石流防治的控制土体工程211
4.3.6 道路泥石流防治的生物工程228
4.3.7 道路泥石流工点平剖面设计及局部线路方案比选229
4.4 道路泥石流工点系统防治的总体设计238
4.4.1 总体设计的要求、内容和方法238
4.4.2 泥石流工点设计的总体布局方案239
4.4.3 泥石流工点防治的指导性施工组织245
4.4.4 泥石流工点系统防治总体设计的形成与优化247
4.5 泥石流密集河段环境评价与沿河道路泥石流系统防治252
4.5.1 概述252
4.5.2 泥石流密集河段系统的防治模式254
4.5.3 主强支弱型河段环境评价与沿河道路泥石流系统防治256
4.5.4 主弱支强型河段环境评价与沿河道路泥石流系统防治261
4.5.5 主支均势型河段环境评价与沿河道路泥石流系统防治262
4.5.6 山前斜原区环境评价与沿河道路泥石流系统防治265
参考文献271
5岩溶地面塌陷防治275
5.1 岩溶地面塌陷的概念275
5.1.1 岩溶地面塌陷的涵义275
5.1.2 产生塌陷的基本条件275
5.1.3 塌陷的影响因素276
5.1.4 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281
5.2 岩溶地面塌陷对道路的危害285
5.2.1 对铁路运输的危害285
5.2.2 岩溶塌陷危害铁路的实例286
5.2.3 对公路道路的危害291
5.3.1 勘察工作是预测预防的基础292
5.3 岩溶地面塌陷的预测与预防292
5.3.2 岩溶地面塌陷的预测293
5.3.3 塌陷的预防297
5.4 岩溶地面塌陷的治理298
6 坑道水害防治303
6.1 坑道水害概述303
6.1.1 概述303
6.1.2 涌水特征与规律305
6.2 坑道中的非岩溶水害307
6.2.1 构造断裂蓄水危害307
6.2.2 构造褶曲蓄水危害309
6.3 坑道中的岩溶水害310
6.2.3 构造断裂与褶曲蓄水危害310
6.3.2 危及人生安全311
6.3.3 淹没机具设备311
6.3.1 增加施工难度311
6.3.4 地质环境破坏312
6.3.5 运营中的贻害312
6.4 岩溶蓄水构造313
6.4.1 岩溶基准面及其模式313
6.4.2 岩溶水动力剖面分带315
6.5 坑道岩溶水害的预测320
6.5.1 地质预测320
6.4.3 岩溶蓄水构造320
6.5.2 勘探预测321
6.5.3 施工预测321
6.5.4 动态观测预测322
6.6 坑道岩溶水害的防治327
6.6.1 岩溶水害的预防327
6.6.2 水害治理328
6.6.3 突泥涌砂的治理329
参考文献331
7 软土路基灾害防治332
7.1 软土及其特性332
7.1.1 软土的含义及形成环境332
7.1.2 软土的分类及物理力学特性333
7.1.3 软土的特性及危害335
7.2 软土的工程地质勘察测试336
7.2.1 地质调查与勘探336
7.2.2 土样试验339
7.3 软土地区的道路选线设计340
7.3.1 一般软土地区的选线设计原则340
7.3.2 泥沼地区道路选线设计原则340
7.3.3 路堤临界高度的确定341
7.4 路基设计中的灾害预防343
7.4.1 路堤填料及路堤设计高度343
7.4.2 路堤加固设计343
7.4.3 路堤稳定性检算344
7.4.4 沉降量计算及工后沉降347
7.5 软土地基加固的工程措施350
7.5.1 概述350
7.5.2 各类处理方法简介355
7.5.3 排水固结法358
7.5.4 预压法362
7.5.5 土工合成材料364
7.5.6 胶凝加固法365
7.5.7 振冲法369
7.5.8 强夯法371
7.5.9 反压护道372
参考文献373
8 膨胀土道路灾害防治374
8.1 概述374
8.1.1 膨胀土的概念及判别标准374
8.1.2 我国膨胀土的成因类型与分布376
8.1.3 膨胀土的主要工程特性377
8.2 膨胀土道路灾害382
8.2.1 灾害的主要类型382
8.2.2 灾害形成的条件与规律385
8.2.3 灾害的预测与预报387
8.3 膨胀土灾害的防治388
8.3.1 防治原则388
8.3.2 勘察要点389
8.3.3 主要工程防治措施391
8.4 膨胀土道路设计与施工395
8.4.1 膨胀土地区的选线395
8.4.2 膨胀土路基设计的原则395
8.4.3 膨胀土隧道设计的原则402
8.4.4 设计参数的选取402
8.4.5 膨胀土道路施工403
8.5 路堑滑坡整治实例406
8.5.1 路堑工程地质条件406
8.5.2 滑坡发展过程与整治工程设计407
参考文献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