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路由与交换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路由与交换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0399493.jpg)
- 邓秀慧主编;袁宗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7557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路由选择-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换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路由与交换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3
第1章 网络基础概述3
1.1网络技术基础3
1.1.1网络发展3
1.1.2网络定义5
1.1.3网络分类及拓扑结构5
1.2 OSI参考模型体系结构9
1.2.1 OSI/RM各层结构及功能9
1.2.2 OSI/RM数据封装及拆封过程10
1.2.3 OSI/RM协议及各层应用11
1.3 TCP/IP体系结构13
1.3.1 TCP/IP体系结构含义13
1.3.2 TCP/IP各层结构及功能14
习题115
第2章 网络编址16
2.1物理地址16
2.1.1物理地址概述16
2.1.2 MAC地址的作用16
2.1.3与MAC地址相关的命令与软件17
2.2地址解析协议17
2.2.1地址解析协议概述17
2.2.2地址解析协议原理17
2.2.3 ARP显示和修改18
2.3 IP地址18
2.3.1地址空间和表示方法18
2.3.2地址的分类19
2.3.3网络掩码和默认掩码20
2.3.4特殊地址21
2.3.5私有IP地址22
2.3.6单播、多播和广播地址22
2.4 VLSM地址划分22
2.4.1 VLSM概述23
2.4.2 VLSM和CIDR的区别23
2.4.3 VLSM实例分析23
2.4.4 VLSM下的子网掩码值24
2.4.5 VLSM划分子网的几个捷径24
2.5 IPv6地址25
2.5.1如何理解IPv6的地址表示方法25
2.5.2解决IP地址耗尽的措施26
2.5.3 IPv6的基本首部27
2.5.4 IPv6的扩展首部27
2.5.5 IPv6的地址空间27
2.5.6从IPv4向IPv6过渡28
2.5.7 ICMPv628
2.5.8 Windows下的IPv6配置命令28
2.6域名地址29
2.6.1域名地址概述29
2.6.2 DNS定义规则30
习题231
第3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32
3.1交换机概述32
3.1.1交换机的作用32
3.1.2交换机内部存储器32
3.1.3交换机常见接口及功能32
3.2交换机工作原理35
3.2.1第二层交换技术35
3.2.2三层交换机功能37
3.2.3三层交换机的使用38
3.3路由器概述和启动流程39
3.3.1路由器的作用39
3.3.2路由器内部存储器39
3.3.3路由器常见接口及功能39
3.3.4路由器启动流程41
3.4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安装与链接41
3.4.1交换机安装41
3.4.2交换机的链接43
3.4.3路由器的安装43
习题345
第4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础配置与管理46
4.1命令行界面46
4.1.1命令模式46
4.1.2获得帮助47
4.1.3简写命令48
4.1.4使用命令的no和default选项48
4.1.5理解CLI的提示信息48
4.1.6使用历史命令48
4.1.7基本查询命令49
4.2交换机基础配置和管理49
4.2.1访问交换机的方式49
4.2.2系统名称和命令提示符50
4.2.3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51
4.2.4通过Telnet方式管理52
4.2.5交换机IP地址配置52
4.3路由器基础配置和管理53
4.3.1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54
4.3.2规划和配置IP地址54
4.3.3管理路由器55
4.3.4 LINE模式配置57
4.3.5控制台速率配置57
4.3.6在路由器上使用Telnet58
4.4网络通信检测工具58
习题460
进阶篇63
第5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63
5.1网络拓扑层次化结构设计63
5.1.1层次化网络拓扑设计的描述63
5.1.2层次化结构设计中各层的特点64
5.2网络综合布线67
5.2.1综合布线系统构成67
5.2.2综合布线的特点72
5.2.3网络综合布线案例73
习题577
第6章 VLAN技术78
6.1 VLAN概述78
6.1.1 VLAN的概念78
6.1.2 VLAN的种类78
6.2冲突域和广播域79
6.2.1冲突域79
6.2.2广播域80
6.3 VLAN工作原理80
6.3.1 VLAN帧结构(IEEE802.1q)81
6.3.2 VLAN实现机制82
6.3.3 VLAN端口83
6.4 VLAN配置方式及应用实例85
6.4.1 Port VLAN的配置85
6.4.2 Tag VLAN配置87
6.4.3 Native VLAN配置87
6.4.4 VLAN配置其他注意事项87
习题688
第7章 交换机中的冗余链路管理89
7.1交换机冗余链路89
7.1.1交换技术与冗余链路89
7.1.2冗余链路存在问题90
7.2生成树协议91
7.2.1生成树协议概述91
7.2.2 STP工作原理92
7.2.3 STP的工作方式及实例解析94
7.2.4拓扑变化97
7.2.5 RSTP工作原理97
7.2.6 MSTP工作原理99
7.2.7生成树配置方式及应用实例100
7.3以太网链路聚合101
7.3.1以太网链路工作原理101
7.3.2以太网链路配置方式及应用实例102
习题7103
第8章 路由技术基础104
8.1网络互连基础104
8.1.1 IP数据报格式105
8.1.2 IP的工作原理106
8.1.3路由表107
8.1.4路由器IP地址设置规则109
8.2路由协议109
8.2.1路由协议和可被路由协议110
8.2.2路由管理距离111
8.2.3路由的度量尺度111
8.2.4路由信息选择方式和路由决策112
8.3路由的分类112
8.3.1直连路由和非直连路由112
8.3.2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112
8.3.3有类路由和无类路由114
8.3.4内部网关和外部网关116
8.3.5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和链路状态路由选择117
8.3.6路由协议性能比较120
8.4网络维护120
8.4.1 IP地址配置方式120
8.4.2 IP网络的监控和维护121
习题8121
第9章 基本路由选择123
9.1静态路由工作原理123
9.2默认路由124
9.3完整静态路由配置应用实例125
9.4 RIP工作原理和配置127
9.4.1 RIP协议概述127
9.4.2 RIP路由工作原理128
9.4.3 RIP报文的格式129
9.4.4 RIP协议的运行130
9.4.5 RIP路由配置方式及应用实例131
9.5 VLAN间路由134
9.5.1 VLAN间路由的必要性134
9.5.2使用路由器/三层交换机进行VLAN间路由134
9.6基本路由选择综合应用实例137
习题9140
第10章 OSPF路由选择142
10.1 OSPF概述142
10.2 SPF算法143
10.3 OSPF基本概念145
10.3.1自治系统的分区145
10.3.2区域间路由145
10.3.3 Stub区和自治系统外路由146
10.3.4 DR和 BDR146
10.4 OSPF协议146
10.4.1 OSPF协议包146
10.4.2链路状态更新包链路状态类型148
10.5 OSPF协议的运行149
10.5.1 Hello协议的运行149
10.5.2 DR和BDR的产生149
10.5.3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150
10.5.4路由表的产生和查找150
10.6 OSPF配置方式150
习题10152
第11章 帧中继技术154
11.1帧中继概述154
11.1.1帧中继基本功能154
11.1.2帧中继工作原理154
11.1.3帧中继与X.25协议的主要差别155
11.2帧中继格式155
11.3帧中继技术特点156
11.4帧中继配置技术157
11.4.1帧中继主要配置命令157
11.4.2帧中继配置示例160
11.5帧中继监控和维护164
11.5.1帧中继调试信息164
11.5.2帧中继链路维护命令165
习题11167
高级篇171
第12章 园区网安全和交换机端口171
12.1园区网安全概述171
12.2交换机端口安全172
12.2.1端口安全概述172
12.2.2端口安全设置方法173
12.2.3端口安全配置及应用实例174
12.3防火墙基础177
12.3.1防火墙概述177
12.3.2防火墙的结构178
12.3.3防火墙的基本类型178
12.3.4防火墙的初始设置179
习题12181
第13章 数据包过滤和访问控制列表182
13.1数据包过滤概述182
13.2访问控制列表182
13.2.1访问控制列表的功能182
13.2.2 ACL的类型和格式183
13.2.3基于时间的ACL188
13.3 ACL工作流程189
13.4 ACL的应用189
13.4.1在接口上应用ACL189
13.4.2正确放置ACL190
13.4.3撤销过滤数据包190
13.4.4扩展访问列表的应用示例191
习题13191
第14章 广域网192
14.1广域网概述192
14.1.1广域网的定义192
14.1.2广域网接入技术分类192
14.2 HDLC协议194
14.2.1 HDLC协议介绍194
14.2.2 HDLC配置技术194
14.2.3 HDLC监控和维护195
14.3 PPP195
14.3.1 PPP概述195
14.3.2 PPP配置方式198
14.3.3 PPP的监控和维护200
14.3.4 PPP典型配置举例201
14.3.5 故障和诊断203
习题14204
第15章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205
15.1 NAT概述205
15.1.1 NAT引入205
15.1.2 NAT技术的定义205
15.1.3 NAT分类205
15.1.4 NAT的优缺点206
15.1.5 NAT的适用范围207
15.1.6地址转换技术地址和地址代理技术的区别208
15.2 NAT技术的基本原理208
15.2.1 NAT技术原理概述208
15.2.2 NAT相关地址208
15.2.3 NAT功能及对应的工作原理209
15.3 NAT的相关配置214
15.3.1静态NAT配置214
15.3.2配置动态NAT215
15.3.3配置静态NAPT(或PAT)216
15.3.4配置动态NAPT(或PAT)217
15.3.5 NAT的监视和维护命令218
15.4应用NAT技术的安全策略218
习题15219
第16章 常见网络故障分析处理及管理220
16.1网络故障概述220
16.2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220
16.2.1物理层故障分析与处理220
16.2.2数据链路层故障分析与处理221
16.2.3网络层故障分析与处理222
16.2.4传输层及高层故障分析与处理223
16.3常见故障排除方法224
16.3.1交换机常见故障排除224
16.3.2路由器常见故障排除226
习题16229
参考文献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