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词义系统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军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3729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汉语-词汇-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词义系统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词汇语义学的回顾与方法论探讨1
序1
第一节 国外词汇语义学研究综述2
一、语言语义学的发端——词义学3
二、早期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语义的放弃3
三、结构语义学理论的方法论贡献4
四、语义学向句法研究的倾斜6
五、当代词汇语义学的新趋势7
一、传统训诂学研究及其转向8
第二节 国内词汇语义学研究回顾8
二、现代汉语词汇学中的词义研究11
三、现代语义学理论与汉语词汇语义学12
第三节 对语言学方法论的再思考14
一、语言认识论决定方法论14
二、语言研究方法的两难境地17
三、语言学方法论中几对关系的处理20
四、本课题研究中的方法论原则31
第一节 “意义”的意义33
第2章 词义研究的核心问题33
一、指称论34
二、观念论36
三、使用论37
四、行为论37
第二节 词义与概念39
一、词义与概念关系问题述评39
二、“概念”的概念42
三、词的理性意义与概念的对应关系51
第三节 词义的性质54
一、客观性55
二、概括性56
三、民族性56
四、层次性58
第3章 词义的丰富性与层次性60
第一节 词义内容的研究述评60
一、关于词义内容的几种观点60
二、对词义内容的争论焦点64
第二节 词义的丰富性65
一、动态词义体现出的丰富性65
三、语言功能要求词义的丰富性68
二、客观事物本身体现出的丰富性68
第三节 词义的层次性70
一、表层规约词义71
二、深层隐含词义73
三、表层规约词义和深层隐含词义的关系78
第4章 表层规约词义79
第一节 理性意义79
一、概念意义80
二、指称意义80
一、感情色彩81
第二节 色彩意义81
二、风格色彩85
第三节 语法意义94
一、词类聚合意义95
二、句法功能意义96
三、语法限定意义98
第四节 适用意义101
一、适用对象102
二、适用条件103
三、适用搭配104
第一节 次要理性意义108
第5章 深层隐含词义108
一、常识性意义109
二、科学性意义113
第二节 内涵意义114
一、社会内涵意义115
二、文化内涵意义121
第三节 联想意义129
一、形象联想意义129
二、背景联想意义130
三、搭配联想意义131
第四节 深层隐含词义的价值132
一、为复合词造词提供内部形式133
二、为固定词语提供内部形式137
三、为词义演变提供依据140
四、为修辞手段提供来源142
五、为词的言语意义提供解释143
第6章 词义分析与描写——词义系统的微观剖析145
第一节 词义单位与词义分析述评145
一、国内词汇学界对词义单位的定名过程145
二、现代义素理论概说148
一、义素的新界定154
第二节 规约义素和隐含义素154
二、规约义素和隐含义素155
三、义素的再分类156
四、两种义素的价值158
第三节 有标记义素和无标记义素160
一、“有标记义素”和“无标记义素”界说160
二、有标记义素的再分类161
第四节 词义分析的三种范畴165
一、词典学范畴的词义分析165
二、语义研究中的词义分析167
三、计算机应用中的词义分析168
第7章 义位的聚合——词义系统的中观描述170
第一节 传统意义上的词义类聚研究170
一、研究简况170
二、传统词义类聚研究的局限174
第二节 义系的构成及其功能175
一、义系的构成175
二、义系的功能177
第三节 义组的类型及其关系178
一、恒等对立179
二、包孕对立181
三、均等对立(交叉对立)184
第四节 义位聚合的动态表现192
一、义族的单义化192
二、义组的动态表现193
第8章 词义系统原理——词义系统的宏观建构197
第一节 词汇系统性的研究概况197
一、词汇有没有系统性的争论197
二、词义系统构成的研究200
一、什么是系统?202
第二节 建构词义系统的标准202
二、构成系统的必要条件203
第三节 词义系统的具体构成204
一、要素204
二、层次和内部结构205
三、外部关系与变体207
第四节 词义系统的性质209
一、整体性和有机关联性209
二、开放性211
三、动态性211
四、自我调适性212
五、稳定性213
第五节 词义系统的类型214
一、从不同的语言角度划分214
二、从不同的时间段划分215
三、从词义认知角度划分215
第9章 常规义位变体——义位的动态表现(一)218
第一节 义位变体中的具体对应性221
一、属概念到种概念的具体对应222
二、适用对象限定下的具体对应224
四、模糊词义的具体对应226
三、整体与部分的具体对应226
第二节 义位变体中的义素凸现227
一、相关义位参照下的义素凸现228
二、语境提示明显的义素凸现231
三、语境提示不明显的义素凸现233
第三节 义位变体中的特指偏移235
一、单向偏移特指236
二、双向偏移特指237
第四节 义位变体中的个人主观义素238
一、个人联想义素238
二、个人内涵义素239
三、个人色彩义素240
第五节 义位的升值与贬值242
一、义位的升值243
二、义位的贬值243
第10章 非常规义位变体——义位的动态表现(二)245
第一节 非常规义位变体的类型246
一、整个义位本体—→整个义位变体246
二、义位本体中的某义素—→整个义位变体247
三、整个义位本体—→义位变体中的义素248
四、色彩义素的变异249
五、功能义素的变异250
六、明确的义位本体—→模糊的义位变体253
七、连续跳跃式的义位变体254
第二节 义位变体的形成理据256
一、语言系统中内部机制的作用257
二、语境的解释功能和制约功能260
三、心理机制的作用261
四、逻辑依据263
参考文献265
后记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