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五”计划的回顾与“十一五”规划的展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十五”计划的回顾与“十一五”规划的展望](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4783334.jpg)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 ISBN:780155973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00~2005;国民经济计划-五年计划-中国-2006~2010-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十五”计划的回顾与“十一五”规划的展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一 综合论述3
“十一五”规划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战略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汪同三3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刘树成 张平 张晓晶10
导言10
一、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12
二、中国经济周期中的增长与波动因素分析19
三、经济增长模式的挑战和“外部冲击”26
四、宏观政策选择36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吕政40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任务艰巨41
二、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瓶颈42
三、工业化的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44
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45
五、在扩大开放条件下提高国际产业分工地位面临的外部压力46
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与趋势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张车伟 吴要武49
一、人口快速转变的代价49
二、城镇劳动供给形势与趋势52
三、劳动需求形势与趋势56
四、主要发现及结论62
论当前我国经济周期的阶段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 陈乐一66
一、引言66
二、几种工具的综合分析68
三、几个重要变量的分析71
四、结论76
破冰而出的稳健财政政策——关于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基本取向的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和贸易经济研究所 高培勇78
一、引言78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实践79
三、两难中的次优选择:2004年的财政政策取向81
四、转机所在:戏剧性的变化85
五、在改革中转向稳健:2005年的财政政策取向88
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观的演进历史及其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武力95
一、以“共同纲领”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发展观96
二、以两个“总路线”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98
三、以“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代表的初级阶段发展观101
四、以新型工业化和“以人为本”为代表的科学发展观103
五、几点启示106
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现象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李扬111
二 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111
一、高储蓄、高投资是工业化过程的常态113
二、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加速的影响115
三、稳定投资的重要性117
四、关键在于创造适当的支持投资增长的金融机制118
简短的结论120
试论“十五”期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运行特征及其变动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汪海波121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投资率与消费率的运行轨迹及其与我国“十五”时期之比较121
二、“十五”时期投资率和消费率运行轨迹与前九个五年计划时期之比较123
三、“十五”期间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形成原因124
四、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动趋势和应采取的对策131
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潘家华 伞锋138
一、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文献综述139
二、按资源密集度划分工业化阶段的依据141
三、中国目前正处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阶段144
四、中国向资本密集型工业化阶段转型的动力因素与约束条件149
五、中国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化阶段将经历较长时期153
转型路径与经济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刘霞辉157
一、导言157
二、基本模型160
三、转型路径与经济增长差异:三种经济转型模式162
四、中国经济的渐进转型:福利改进过程166
五、结论167
再论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张智勇168
一、引言168
二、技术进步的就业减少效应169
三、对两个具有争议性话题的分析172
四、结论178
一、“十五”农村经济发展的回顾181
中国农村发展的“十五”回顾与“十一五”的改革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181
三 农业与农村发展181
二、“十五”时期农村改革与政策评价191
三、农村“十一五”期间的改革与发展思路202
现行征地补偿、垂直管理和占补平衡体制的弊端与成因——以若干个案为例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胡文政212
一、征地补偿机制缺陷、低社保换土地的弊端与成因212
二、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成因218
三、耕地总量行政化控制手段的弊端与成因220
四、结论与建议222
一、引言224
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周立224
二、为什么要单设农村金融体系?——由四个基本问题出发225
三、谁能有效解决四大问题?——两部门分析228
四、一般逻辑与实证经验230
五、中国的独特经验与发展逻辑233
六、简短的结论235
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基本对策——来自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纯阳237
一、生源数量与学校发展之间的矛盾238
二、教育收费水平与农户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241
三、“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与县级财政能力之间的矛盾244
四、优质教师供给与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247
五、化解矛盾的对策建议249
农村公共支出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 曾福生 李燕凌250
一、农村公共支出对农民消费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251
二、基本模型及实证分析257
三、简单的结论与政策启示261
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态势及战略构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盛广耀265
一、我国城市密集区发展的现状特征265
四 区域发展与城市化265
二、我国城市密集区发展的趋势269
三、推进我国城市密集区发展的战略构想271
四、推进我国城市密集区发展的对策建议273
中国环境税制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梁本凡278
一、中国环境税制问题279
二、中国环境税制改革的方向286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刘治彦290
一、确立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基本原则290
二、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与战略目标确立292
三、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与空间布局296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罗勇300
一、企业组织的纵向分解和纵向一体化300
二、企业之间联系的变化301
三、信息化革命的影响303
四、城市化的两种过程304
五、城乡联系与可持续发展305
“中部崛起”与“十一五”规划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王可侠307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十一五”利用外资政策目标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裴长洪317
一、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17
五 外资、外贸及其他317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新的形势320
三、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跨国转移的新机遇322
四、抓住机遇的认识和政策措施326
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兼论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 南京大学商学院 梁琦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 徐原329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329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两种汇率风险331
三、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模型333
四、模型的应用与扩展335
五、模型的分析338
六、基本结论与启示342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乔立新 邢桂君 袁爱玲 冯英浚345
一、引言345
二、运用单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合规风险产生的原因346
三、导致合规风险的其他经济学因素352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353
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支付方式的演变及展望 河海大学商学院 张颖354
一、关于上市公司收购与收购支付方式354
二、相关研究回顾355
三、支付方式的分类357
四、我国支付方式的演变及分析359
五、对我国收购支付方式的展望368
代理冲突、股权流动障碍与公司并购绩效——来自2000年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检验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 骆祚炎371
一、并购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及其产生的问题371
二、样本、研究方法与模型372
三、实证分析过程及其初步结果373
四、实证结果显示控制权转移没有改善公司绩效374
五、代理问题是产生控制权转移失效的基本原因376
六、采取措施抑制代理问题的负面影响377
一、问题的提出378
企业集团的价值创造与战略改进——基于协同效应的视角 东北财经大学 韵江378
二、协同效应的基础——企业异质性380
三、协同效应的三维度内涵分析381
四、企业集团协同效应的特殊机理384
五、主要结论及我国企业集团发展建议387
发展微小企业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黄泽先 曾令华 江群 段忠东390
一、导言390
二、微观经济的活跃依存于微小企业的发展391
三、发展和稳定宏观经济也要求发展微小企业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