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面小康与江苏就业制度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面小康与江苏就业制度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4772340.jpg)
- 胡学勤,周春平,赵成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666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农民-劳动就业-研究-江苏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面小康与江苏就业制度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经济理论3
第一章 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分析3
第一节 小康社会是我国追求的千年目标3
一 梦想的滥觞——儒家的“大同”与“小康”理想社会4
二 梦想的探索——仁人志士三千年的“大同”梦9
三 梦想的实践——近代“大同”社会的尝试12
四 梦想的实现——正确认识“大同”,从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16
第二节 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22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发展阶段的定位22
二 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24
三 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26
第三节 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目标及完成的任务26
一 经济指标26
二 社会发展指标30
三 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35
四 环境指标37
五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38
第四节 江苏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40
一 江苏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的总体构想、目标及步骤40
二 江苏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41
三 江苏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国家的差距比较43
四 江苏“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展望47
第二章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经济理论借鉴53
第一节 新的发展观与我国科学发展观53
一 国外发展观的类型和特点53
二 中国的科学发展观64
第二节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完善市场经济理论72
一 国外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72
二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过程75
三 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75
四 完善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议80
第三节 现代化与建设中国全面小康社会88
一 国外现代化理论88
二 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的现代化99
第四节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福利经济理论借鉴102
一 福利经济理论102
二 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107
三 福利国家理论及政策109
第五节 建设中国全面小康社会中的经济发展理论113
一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113
二 全面经济增长论116
三 经济结构优化理论117
四 反贫困理论与发展战略118
五 经济辐射理论与中国发展战略构想121
第六节 收入公平分配理论136
一 收入分配差距预警线136
二 收入革命与共享经济140
三 完善收入阶层结构143
一 江苏劳动力供给分析147
第一节 江苏劳动力供给、需求状况分析147
第三章 江苏省劳动力就业总体分析147
第二篇 江苏就业态势与趋势147
二 江苏劳动力需求状况分析150
三 江苏劳动力就业的特征160
第二节 江苏劳动力配置效率分析163
一 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法163
二 江苏各地区劳动力资源相对效率评价166
一 预测的基本思路167
第三节 江苏劳动力供给预测167
二 2005年江苏劳动力供给预测168
三 2010年江苏劳动力供给预测169
四 2020年江苏劳动力供给预测170
第五节 江苏劳动力需求预测174
第六节 江苏劳动力失业率预测175
第四章 江苏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177
第一节 江苏城镇人口就业的现状177
一 江苏城镇劳动力资源177
二 江苏城镇人口就业特点178
三 江苏城镇失业、下岗人员的状况及特征179
第二节 江苏城镇失业原因分析190
一 江苏城镇失业原因的定性分析190
二 江苏城镇失业原因的实证分析194
第三节 城镇失业、下岗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解决此问题的意义199
一 城镇失业、下岗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99
二 解决失业、下岗问题,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意义202
第五章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205
第一节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205
一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演变过程205
二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向210
三 江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212
第二节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变化与地区差异213
一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变化213
二 农业劳动力剩余程度的地区差距214
三 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原因分析215
第三节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217
一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处阶段的分析217
二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218
第四节 江苏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与转移的效益228
一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分析228
二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益231
第五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障碍及问题236
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障碍236
二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240
第六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定量分析241
一 模型形式和数据来源242
二 变量择取242
三 相关分析243
四 回归分析244
第一节 江苏劳动就业制度变迁251
一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就业制度251
第六章 江苏劳动就业制度变迁与创新251
第三篇 促进江苏就业制度创新研究251
二 江苏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目标257
第二节 交易费用视角下的政府就业促进职能261
一 交易费用与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261
二 交易费用视角下的政府促进就业职能:以农村劳动力流动为例264
第三节 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制度创新275
一 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竞争的劳动就业制度275
二 产权制度创新279
三 户籍制度创新283
四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84
第七章 江苏城镇就业制度创新287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与促进江苏城镇就业287
一 国外中小企业发展与促进就业287
二 中小企业发展与促进江苏城镇就业292
三 构建有利于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294
一 国外三次产业演化与就业结构298
第二节 第三产业发展与促进江苏城镇就业298
二 第三产业发展与促进江苏城镇就业301
三 构建有利于江苏第三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306
第三节 私营企业发展与促进江苏城镇就业308
一 所有制结构变动对江苏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308
二 江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312
三 交易费用视角下的江苏私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供给316
第八章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320
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非正式制度约束321
第一节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约束321
二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正式制度约束325
第二节 促进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331
一 完善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331
二 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337
第三节 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路径342
一 人口流动的两个基本模型342
二 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345
三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江苏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349
后记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