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为群,苗尤凤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4507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5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2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2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2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发展2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社会基础及其实质27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31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35
第二节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38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3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38
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42
三、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46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49
一、实践及其特点49
二、实践的结构及其功能52
三、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57
四、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59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62
一、意识的产生和本质62
二、意识的结构和作用65
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69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75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75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75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78
三、世界联系和发展的状态和趋势81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88
一、矛盾是对立的统一88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90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93
四、矛盾论与系统论的相互关系99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101
一、原因和结果101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104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106
四、内容和形式109
五、本质和现象111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115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115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115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18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21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124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128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128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131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33
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36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138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和辩证性138
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142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145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50
一、辩证思维方法150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155
三、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157
第一节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60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60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160
二、历史唯心主义及其局限性162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164
第二节 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演变167
一、人类社会的产生167
二、劳动是联结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纽带169
三、劳动是解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171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73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173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75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77
四、交往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78
第四节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特征181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81
二、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183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186
一、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189
第一节 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189
第六节 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189
二、生产关系及其构成要素194
三、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197
第二节 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200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200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201
三、国家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203
一、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205
第三节 社会观念结构与要素205
二、观念结构及其构成208
三、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211
四、文化的本质和功能213
第四节 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218
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内涵218
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221
三、文明进步推动着社会全面发展223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226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动力226
第一节 社会发展规律和根本动力226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230
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235
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237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41
一、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作用241
二、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和现状243
三、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245
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247
第三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推动力247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49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250
第四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杠杆252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252
二、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256
三、新技术革命和我国现代化260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262
第五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62
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266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72
第八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276
第一节 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76
一、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和曲折性276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279
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81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284
一、人的本质284
二、人的价值287
三、正确对待人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290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293
一、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293
二、人类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296
三、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00
后记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