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实施手册 第4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实施手册 第4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4724709.jpg)
- 张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银声音像出版社
- ISBN:78836243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71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实施手册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矿井瓦斯的成分和性质3
一、空气的基本成分和性质3
目录3
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3
第一篇 煤矿瓦斯危害与安全生产3
第一章 矿井瓦斯的性质及其来源3
二、矿井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性质4
第二节 矿井瓦斯的来源7
一、煤层埋藏特征10
第一节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10
第二章 煤矿生产技术10
二、煤矿地质构造及其对瓦斯涌出的影响13
三、矿图18
一、矿井开拓方式21
第二节 矿井开拓方式21
二、矿井与采区生产系统27
一、矿山压力基本知识30
第三节 采掘技术30
二、巷道掘进36
三、采煤方法41
一、煤的孔隙构成及类别50
第一节 煤的孔隙性50
第三章 煤层瓦斯与瓦斯事故50
二、煤的孔隙率52
三、煤中孔隙分布55
二、吸附试验测定方法58
一、煤吸附瓦斯的概念58
第二节 煤的吸附性58
三、煤的吸附等温线60
四、煤吸附瓦斯的饱和度62
五、煤的吸附性与煤的变质程度64
六、煤的吸附性与煤的有机显微组分65
七、煤的吸附性与温度的关系68
八、煤的吸附性与煤中水分的关系70
九、煤的吸附变形和吸附变形力71
一、煤层瓦斯压力75
第三节 煤层瓦斯压力75
二、煤层瓦斯压力随深度的变化79
三、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方法81
二、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84
一、煤层瓦斯含量84
第四节 煤层瓦斯含量84
三、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93
第一节 概况107
第一章 矿井瓦斯涌出107
第二篇 煤矿瓦斯涌出预防与瓦斯控制治理107
二、喷出式瓦斯涌出110
一、正常式瓦斯涌出110
第二节 煤层瓦斯涌出形式110
第三节 掘进巷道瓦斯涌出112
三、突出式瓦斯涌出112
二、掘进巷道移动煤壁的瓦斯涌出量113
一、掘进巷道采落煤块的瓦斯涌出量113
三、巷道不移动(固定)煤壁的瓦斯涌出量114
四、掘进巷道中的邻近层瓦斯涌出120
五、固定煤壁瓦斯涌出规律的测定方法121
二、回采工作面煤壁瓦斯涌出量124
一、采区内运输及回风巷道煤壁瓦斯涌出量124
第四节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124
三、回采工作面采落煤块的瓦斯涌出量125
四、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129
第五节 采空区瓦斯涌出131
第六节 矿井瓦斯平衡132
第七节 瓦斯涌出的不均衡性134
一、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时间要求137
第八节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137
四、测定数据的记录和整理138
三、鉴定和测定内容138
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地点138
五、矿井或采区瓦斯等级鉴定报告表填写139
一、使用该方法应具备的条件141
第一节 矿山统计法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141
第二章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141
二、矿山统计预测法的工作步骤及计算方法142
三、采用矿山统计法预测瓦斯涌出量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44
一、分源预测法所需的原始资料146
第二节 分源法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146
二、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147
三、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148
六、已采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计算152
五、生产采区瓦斯涌出量计算152
四、生产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计算152
八、分源法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结果检验与误差分析153
七、矿井瓦斯涌出量计算153
一、用煤层瓦斯含量资料直接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157
第三节 综合法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157
二、用煤层瓦斯压力直接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161
一、手工编绘等值线图163
第四节 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图的编制163
二、计算机自动编绘等值线图165
一、瓦斯爆炸的基本概念168
第一节 瓦斯爆炸及其危害168
第三章 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影响因素168
二、瓦斯爆炸的危害170
一、瓦斯浓度176
第二节 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影响因素176
二、火源179
三、氧浓度182
一、爆炸三角形判别原则183
第三节 混合气体爆炸危险性的判别183
二、判别方法184
一、防止瓦斯超限和积聚191
第四节 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191
二、杜绝火源198
第一节 撒布岩粉法201
第四章 瓦斯煤尘爆炸201
二、撒布方式202
一、岩粉必须具备的条件202
三、岩粉撒布置的确定203
四、岩粉撒布带的长度204
五、岩粉的撒布周期205
第二节 被动式隔绝瓦斯煤尘爆炸传播措施206
一、被动式隔爆棚的设置方式与分类207
三、被动式岩粉棚(以下简称岩粉棚)208
二、被动式隔爆棚在巷道中的设置位置208
四、被动式水槽棚(以下简称水槽棚)211
五、被动式水袋棚(简称水袋棚)214
一、自动式隔爆措施的工作原理及装置216
第三节 自动隔爆措施216
二、自动隔爆装置的基本参数219
三、自动隔爆装置的使用原则220
四、自动隔爆装置用抑爆剂221
一、按突出的能源分类222
第一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分类和特征222
第五章 煤与瓦斯突出的分类、特征和原因分析222
二、按突出危险程度分类224
一、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225
第二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原因225
二、破碎煤体的主导力226
三、破碎与抛出煤体的能源229
四、突出过程中地应力的作用232
五、突出过程中瓦斯的作用235
六、突出同煤结构和强度的关系238
七、突出的过程242
一、石门突出244
第三节 各类巷道突出的特点及分析244
三、上山突出248
二、煤巷突出248
五、回采工作面突出249
四、下山突出249
一、目前认为的突出机理253
第一节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253
第六章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一般规律253
二、目前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仍存在诸多的争议254
三、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探讨及认识255
第二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263
第一节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分类265
第七章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265
一、单项指标法266
第二节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266
二、按照煤的变质程度268
四、地质指标269
三、综合指标D与K法269
五、综合指标270
一、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271
第三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工作面预测271
六、地质统计法271
二、煤巷突出危险性预测277
一、瓦斯抽放的目的、条件及意义284
第一节 瓦斯抽放系统284
第八章 瓦斯抽放284
二、瓦斯抽放系统的构成285
三、瓦斯抽放泵站(房)290
第二节 瓦斯抽放基本参数292
一、矿井概况296
第一节 设计必须的基础资料296
第九章 矿井瓦斯抽放设计296
二、瓦斯基础参数297
第二节 抽放瓦斯的可行性论证301
二、抽放瓦斯工程设计的编制303
一、抽放瓦斯设计的一般原则303
第三节 设计方法303
二、本煤层瓦斯抽放的分类305
一、本煤层瓦斯抽放的含义305
第十章 煤矿瓦斯抽放的基本方法305
第一节 本煤层瓦斯抽放305
三、本煤层瓦斯抽放的布置形式及特点306
二、邻近层瓦斯抽放的分类310
一、邻近层瓦斯抽放的含义310
四、本煤层瓦斯抽放存在的问题310
第二节 邻近煤层瓦斯抽放310
三、邻近层瓦斯抽放的布置形式及特点311
二、采空区瓦斯抽放的分类316
一、采空区瓦斯抽放的含义316
第三节 采空区瓦斯抽放316
三、采空区瓦斯抽放的布置形式及特点317
四、采空区瓦斯抽放注意事项320
第一节 提高开采层瓦斯抽放量的途径321
第十一章 提高开采层瓦斯抽放量的方法321
一、增加钻孔暴露煤面322
二、人为改变瓦斯流动场的边界条件325
三、延长钻孔抽放时间326
四、改变煤层透气性系数327
一、煤层卸压方法分类329
第二节 煤层卸压方法分类及原则329
二、人为却压法的基本原则330
一、水力压裂原理331
第三节 水力压裂法抽放瓦斯331
二、水力压裂工艺333
三、水力压裂法抽瓦斯效果335
五、井下水力破裂法抽瓦斯338
四、泡沫压裂法提高瓦斯抽放量的效果338
六、水力空穴法抽瓦斯339
一、水力割缝法抽瓦斯原理340
第四节 水力割缝法抽放瓦斯340
二、钻孔水力割缝工艺343
三、水力割缝法抽瓦斯效果344
一、深孔预裂爆破强化抽瓦斯方法347
第五节 提高开采层瓦斯抽放量的其他方法347
二、交叉布孔法提高开采层瓦斯抽放量350
三、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煤层,提高瓦斯抽放量352
一、钻孔353
第一节 煤层瓦斯压力测定353
第十二章 瓦斯抽放参数的测定及计算353
二、煤层瓦斯含量测定355
第二节 煤层透气性测定和计算356
一、测定方法360
第三节 管路及钻孔瓦斯流量的测定及计算360
二、节流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61
三、孔板流量计测定法363
一、瓦斯抽放率366
第四节 瓦斯抽放率的计算366
三、抽放设计时对瓦斯抽放率的选取367
二、瓦斯抽放有效性系数367
一、抽放钻孔及施工368
第五节 瓦斯抽放施工及管理368
二、矿井瓦斯抽放管理373
一、瓦斯泵375
第一节 矿井瓦斯抽放设备与设施375
第十三章 矿井瓦斯抽放设备与管理375
二、瓦斯抽放安全防护装置380
一、瓦斯抽放工安全责任制383
第二节 矿井瓦斯抽放管理383
二、瓦斯抽放日常管理制度386
三、钻孔施工参数与瓦斯抽放参数的管理388
一、矿内空气393
第一节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393
第三篇 矿井通风压气与瓦斯检查监测管理393
第一章 矿井通风393
二、矿并通风压力401
三、矿井通风阻力404
四、矿井通风系统409
五、矿井漏风及其测定416
一、矿井风流分布规律418
第二节 矿井测风418
二、测风仪器与操作419
四、测风员测风操作时的注意事项424
三、矿井风量的测定424
一、局部通风方法425
第三节 局部通风425
二、掘进通风设备及要求427
三、局部通风的系统的质量标准430
四、煤矿局部通风事故分析431
五、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432
一、矿井通风设施的作用、分类433
第四节 矿井通风设施433
二、永久性挡风墙的砌筑与质量标准434
三、临时性挡风墙砌筑与质量标准443
四、风门的砌筑与质量标准446
五、风桥455
六、调节风窗的砌筑与质量标准456
七、通风设施对矿井安全的影响457
二、国内外空气压缩机现状及发展方向460
一、压缩空气在矿山的应用460
第二章 矿山压气460
第一节 概述460
一、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及性能462
第二节 空气压缩机462
二、空气压缩机排气量的调节472
三、空气压缩机的润滑474
四、空气压缩机的附属设备476
二、空气压缩机选型483
一、矿山压缩空气的供气方式483
第三节 矿山空气压缩机站483
三、空气压缩机站的冷却水供水系统489
四、空气压缩机站站址选择与站房配置494
五、空气压缩机站设备消声及防振497
一、管网计算504
第四节 压气管网504
二、管道敷设及管道附件509
三、管道防蚀、防冻设施511
四、节能、稳压及增压设施513
第五节 压气设备的运转和维修516
一、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故障及事故分析516
二、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检修522
三、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排气量的简易测量法522
第六节 技术经济指标524
一、矿山供气量指标524
二、空气压缩机站建筑面积及投资指标525
三、空气压缩机站劳动定员525
四、压缩空气耗电指标525
五、气缸润滑油消耗指标525
第三章 瓦斯抽放的监测527
第一节 瓦斯流量的测定527
一、测定方法分类527
二、节流式流量计530
三、均速管542
四、钻孔瓦斯流量的其它测定方法545
五、流量计检验548
第二节 压差和负压测定551
一、压差551
二、气压计552
第三节 瓦斯浓度的检测555
一、光学、瓦斯检定器555
二、热导式瓦斯检定器557
第四节 多参数测试仪560
一、WZC—1型数字式瓦斯综合参数测试仪560
三、高负压管道瓦斯取样器560
二、SNL—1型瓦斯浓度,流量检测警报仪561
三、AR—3A型瓦斯抽放站多参数监控仪562
四、WGC瓦斯抽放管道参数测定仪563
五、MDM9501型瓦斯抽放多参数监测传感器564
第五节 瓦斯抽放监测系统565
一、微机管理集中监测系统566
二、MDM95型瓦斯抽放泵房自动监控系统571
第一节 瓦斯检查方法572
一、巷道风流瓦斯的检查方法572
第四章 瓦斯检查与管理572
二、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查的方法574
三、掘进工作面瓦斯检查的方法576
四、盲巷瓦斯的检查方法578
五、其他地点瓦斯的检查方法580
六、采掘工作面和机电硐室空气温度的测定方法582
七、瓦斯检查过程中常见的人身安全事故及其预防582
第二节 矿井瓦斯管理583
一、矿井瓦斯管理的规章制度583
二、瓦斯检查制度585
三、排放瓦斯过程中的瓦斯管理590
四、盲巷、采空区的瓦斯管理594
五、巷道贯通时的瓦斯管理595
一、概述597
第一节 震动放炮597
二、炮眼布置597
第五章 突出矿井的安全防护措施597
三、装药量601
四、联线及起爆方式601
五、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603
六、金属挡栏603
七、远距离放炮604
第二节 反向风门605
第三节 自救器及压风自救装置607
一、隔离式自救器607
二、压风自救装置610
第四节 避难硐室613
第五节 其他措施615
一、安全距离615
二、机械设备远距离控制617
第六章 瓦斯抽放与瓦斯事故预防专家论谈618
一、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风险的系统安全评价618
二、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技术新进展625
三、论瓦斯爆炸事故的可预防性630
四、电磁辐射预测冲击矿压技术研究637
五、提升瓦斯抽放,创造安全环境644
六、爆炸波能量变化特征及壁面热效应660
七、瓦斯连续爆炸的实验研究671
八、矿井局部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技术681
九、水力压裂煤层抽放瓦斯的理论分析691
十、高瓦斯煤层开采的新思路及待研究的主要问题701
十一、我国煤矿瓦斯抽采的发展及其展望705
十二、突出煤层顺层长钻孔风力排渣的两相流流体力学研究716
十三、煤岩体应力异常区的电磁辐射特征研究726
十四、封闭管、半封闭管内瓦斯爆炸传播特性实验研究735
十五、交通隧道火灾强度变化规律的探讨743
十六、采动影响下围岩活动及煤层透气性演化数值研究749
十七、综放采场J型通风系统治理高瓦斯涌出的研究与实践756
十八、EDA9033在风机性能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765
十九、矿井局部反风系统的通路逻辑变换控制法及其可靠性评价771
二、主要技术参数787
一、用途787
第四篇 煤矿瓦斯浓度监测设备应用与维护787
第一章 瓦斯检测仪器设备787
第一节 AQG—1、AQG—2型光干涉甲烷测定器787
三、工作原理788
四、结构789
五、使用与维护790
六、故障处理795
七、零件明细及维修工具表797
一、用途802
第二节 AXZ—1B型袖珍数字式沼气测定仪802
三、工作原理803
二、主要技术参数803
五、使用与维护805
四、结构805
六、故障处理806
七、附图810
八、元件明细表815
九、充电机816
二、主要技术参数818
一、用途818
第三节 AW6数字式袖珍甲烷测量仪818
四、结构819
三、工作原理819
五、使用与维护820
八、元件明细表824
七、附图824
六、故障处理824
九、充电器825
二、主要技术参数826
一、用途826
第四节 102型便携式甲烷检测仪826
三、工作原理827
五、使用与维护829
四、结构829
六、故障处理832
七、附图834
八、元件明细表836
九、充电器837
一、用途838
第五节 AWJ—1型便携式瓦斯检测仪838
三、工作原理839
二、主要技术参数839
四、结构840
五、使用与维护841
六、故障处理842
八、元件明细表843
七、附图843
九、充电器844
二、主要技术参数848
一、用途848
第六节 JEJ—1型矿用CO2、CH4检定器848
三、工作原理849
五、使用与维护851
四、结构851
六、故障处理855
二、主要技术参数857
一、用途857
第二章 瓦斯断电遥测仪器设备857
第一节 AWD—3型瓦斯警报断电仪857
三、工作原理858
四、结构867
五、使用与维护870
六、故障处理875
七、附图878
八、元器件明细表882
一、用途890
第二节 AK—201A型瓦斯断电仪890
二、主要技术参数891
三、工作原理892
四、结构894
五、使用与维护896
六、故障处理900
七、附图901
八、元器件明细表907
二、主要技术参数913
一、用途913
第三节 ADJ—2型瓦斯警报断电仪913
三、工作原理915
五、使用与维护929
四、结构929
六、故障处理935
二、主要技术参数939
一、用途939
第三章 瓦斯检测报警仪939
第一节 JCB—2型甲烷测定报警器939
三、工作原理940
四、结构942
五、使用与维护943
八、元件明细表945
七、附图945
六、故障处理945
九、充电器954
一、用途957
第二节 AZJ—85B型便携式沼气指示报警仪957
三、工作原理958
二、主要技术参数958
五、使用与维护959
四、结构959
六、故障处理962
七、附图969
九、充电机973
八、元件明细表973
二、主要技术参数979
一、用途979
第三节 XJ—1型数字式袖珍甲烷警报仪979
三、工作原理980
四、结构981
五、使用与维护982
六、故障处理983
八、元件明细表986
七、附图986
九、充电器990
二、主要技术参数991
一、用途991
第四节 212型、BAY100型、BAY101型甲烷检测报警仪991
三、工作原理993
五、使用与维护996
四、结构996
六、故障处理999
七、附图1002
八、元件明细表1007
九、充电器1008
二、主要技术参数1012
一、用途1012
第五节 DMA—1型数字式瓦斯报警仪1012
三、工作原理1013
四、结构1014
五、使用与维护1015
六、故障处理1016
七、附图1019
八、元件明细表1021
九、充电机1024
一、用途1026
第六节 SWJ—2型数字瓦斯检测报警器1026
二、主要技术参数1027
五、使用与维护1028
四、结构1028
三、工作原理1028
六、故障处理1031
七、附图1037
八、元件明细表1040
一、用途1041
第七节 AZWJ—2型智能化瓦斯检测记录仪1041
九、充电器1041
三、电路工作原理1042
二、主要技术参数1042
四、结构1048
五、使用与维护1050
六、故障处理1058
二、主要技术参数1060
一、用途1060
第四章 矿灯瓦斯报警装置1060
第一节 KSW8S(B)型矿灯瓦斯报警器1060
三、工作原理1061
五、使用与维护1063
四、结构1063
六、故障处理1069
二、主要技术参数1071
一、用途1071
七、附图1071
八、元件明细表1071
第二节 AGW—90A型微型光标瓦斯报警器1071
三、工作原理1072
四、结构1073
五、使用与维护1074
六、故障处理1076
七、附图1078
八、元件明细表1079
二、主要技术参数1080
一、用途1080
第五章 矿用传感器及矿井监测设备1080
第一节 KG3003型低浓度沼气传感器1080
三、工作原理1081
四、结构1083
五、使用与维护1084
六、故障处理1086
一、用途1087
第二节 MJ—1型甲烷传感器1087
三、工作原理1088
二、主要技术参数1088
五、使用与维护1090
四、结构1090
六、故障处理1091
一、用途1092
第三节 CW—1型风速传感器1092
三、工作原理1093
二、主要技术参数1093
四、结构1096
五、使用与维护1097
六、故障处理1098
二、主要技术参数1099
一、用途1099
第四节 MF—1型超声波旋涡风速传感器1099
三、工作原理1100
五、使用与维护1102
四、结构1102
六、故障处理1106
二、主要技术参数1108
一、用途1108
第五节 KG8005系列烟雾传感器1108
三、工作原理1109
五、使用与维护1111
四、结构1111
六、故障处理1116
一、KG3004系列温度传感器1117
第六节 其他传感器1117
七、附图1117
二、KG4003型矿用负压传感器1122
三、KG8903型矿用氧气传感器1125
四、KTC—90型电气设备开停传感器1131
一、基本运算电路——无源RC电路1134
第一节 PID运算规律的电路实现1134
第六章 模拟式控制仪表应用1134
二、PID运算规律的实现电路1135
第二节 动圈式PID控制仪1149
二、纯比例作用1150
一、开环状态1150
三、比例积分作用1152
四、比例微分作用1153
五、比例积分微分作用1154
一、工作原理1156
第三节 DWT-702精密温度控制仪1156
二、DWT-702P1D参数的整定1190
第四节 DDZ-Ⅱ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中的PID控制单元1193
二、控制器的组成结构1203
一、概述1203
第五节 DDZ-Ⅲ型控制器1203
三、工作原理1205
第六节 EK系列仪表的控制器1213
一、手动操作及软手动抗漂移1214
二、停电对策1221
三、内外给定的切换1223
四、抗积分饱和1226
五、SCC控制器1227
六、DDC控制器1232
一、动圈式PID指示控制仪1235
第七节 PID控制仪表的检定1235
二、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附加的控制器1236
第一章 煤矿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1243
第五篇 煤矿瓦斯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实施与事故处理1243
四、Ⅳ级(省级)1244
三、Ⅲ级(地区/市级)1244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级别1244
一、Ⅰ级(企业级)1244
二、Ⅱ级(县、市/社区级)1244
二、应急响应预案1245
一、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1245
五、Ⅴ级(区域级)1245
六、Ⅵ级(国家级)1245
第二节 应急预案的类型1245
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1246
四、应急管理预案1246
三、互助应急预案1246
第四节 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1249
第五节 应急培训与演习1250
第六节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1252
一、采掘业灾害预警管理对象1260
第一节 采掘业灾害预警管理对象与管理原理1260
第二章 采掘灾害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1260
二、采掘业灾害预警管理原理1261
二、采掘业灾害预警管理的基本目标1265
一、采掘业灾害预警管理的基本机制1265
第二节 采掘业灾害预警管理职能1265
三、采掘业灾害预警管理的基本内容1266
二、预警管理系统的目标1269
一、预警管理体系的构建1269
第三节 采掘业灾害预警管理组织构建1269
三、灾害预警管理体系1271
一、灾害预警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区别1275
第四节 采掘业灾害预警管理程序1275
三、灾害预警工作的主要环节1276
二、灾害预警管理同安全管理的关系1276
四、灾害预警管理工作程序合理化的要求与方法1277
第三章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分类及基本要素1280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281
一、Ⅰ级(企业级)应急预案1284
第二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1284
五、Ⅴ级(国家级)应急预案1285
四、Ⅳ级(省级)应急预案1285
二、Ⅱ见级(县、市/社区级)应急预案1285
三、Ⅲ级(地区/市级)应急预案1285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1288
第三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及基本要素1288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1289
第四章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1292
第一节 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步骤1293
第二节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1295
一、资料收集和初始评估1296
三、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注意事项1297
二、应急反应能力分析1297
一、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1298
第三节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1298
二、危险辨识方法1300
三、重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辨识1308
四、危险辨识注意事项1309
五、危险辨识结果1310
六、风险评价1311
第四节 人员和职责的确定1314
第五节 应急资源的评估1316
一、最初反应组织1319
第六节 应急反应组织的建立1319
二、全体应急反应组织1320
三、企业应急总指挥1321
四、反应操作副总指挥1323
五、事故现场副总指挥1324
一、准备程序1326
第七节 应急预案的组成1326
二、基本应急程序1330
三、特殊危险应急程序1333
一、事故发生区1336
第一节 应急救援行动的一般程序1336
第五章 煤矿应急救援行动1336
二、事故发生区的附近地区1337
第二节 事故评估程序1338
三、应急指挥中心(部)1338
二、通知企业人员1341
一、报警1341
第三节 通告和通讯联络程序1341
三、通知外部机构1342
六、向公众通报应急情况1344
五、建立和保持与外部组织的通讯联络1344
四、建立与保持企业内的通讯联络1344
七、向媒体通报应急信息1345
一、初始评估1346
第四节 现场应急对策的确定和执行1346
二、危险物质的探测1347
三、建立现场工作区域1348
四、确定重点保护区域1349
五、防护行动1350
六、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1354
七、应急救援行动的支援1355
一、伤亡事故的统计1359
第一节 事故统计与分类的基本知识1359
第六章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执法依据1359
二、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1362
三、事故伤害损失工作目标准1365
四、伤亡事故的分类1366
一、《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1371
第二节 事故调查的原则与程序1371
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372
三、《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373
四、《火灾事故调查规定》1374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1375
六、伤亡事故调查的步骤1377
一、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任务1378
第三节 事故调查的组织1378
二、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1380
第一节 事故性质的认定1384
第七章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1384
一、事故责任分类1385
第二节 事故责任的划分1385
二、安全生产实行责任追究的基本规定1386
三、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1387
四、事故处理依据1395
第三节 事故教训1398
二、安全技术整改措施1402
一、制定安全整改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1402
第四节 整改措施1402
三、安全管理整改措施1409
四、安全培训和教育1411
一、安全、危险1415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1415
第六篇 煤矿安全管理与评价考核1415
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1415
二、危险源、重大危险源1416
三、事故、事故隐患1417
四、本质安全1418
五、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1419
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1420
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1420
六、安全生产管理1420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1422
三、事故致因理论1426
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1428
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1428
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1428
二、安全生产管理方针1430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1431
第一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1431
第二章 煤矿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管理1431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1432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1432
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1433
一、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1434
第三节 安全生产投入1434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1435
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1437
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1440
第四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440
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1441
一、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定义1445
第五节 建设项目“三同时”1445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1445
二、“三同时”的主要法律依据1446
三、“三同时”的内容和要求1447
第六节 安全生产检查1449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1450
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1451
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1452
四、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1453
二、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测等安全管理规定1454
一、特种设备的范围及定义1454
第七节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1454
一、劳动防护用品分类1456
第八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1456
三、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要求1458
二、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1458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与基本原则1459
第九节 工伤保险1459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1459
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和待遇给付1460
四、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预防的关系1462
三、工伤保险实施范围1462
第三章 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1464
一、安全预评价1470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1470
第四章 煤矿安全评价1470
三、安全现状综合评价1471
二、安全验收评价1471
三、定性、定量评价1472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472
四、专项安全评价1472
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1472
一、准备阶段1472
五、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1473
四、安全对策措施1473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474
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1474
六、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1474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1477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1478
四、重大危险源的识别1480
五、评价单元划分1481
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1482
第四节 安全评价方法1482
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1484
第五节 安全评价报告1490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1491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1492
三、安全现状评价报告1495
一、领导决策1498
第一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1498
第五章 煤炭采选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498
二、成立工作组1499
三、人员培训1501
四、初始状态评审1502
五、体系策划与设计1505
一、体系文件培训学习全员化1517
第二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1517
二、安全技术装备完善化1519
三、文件和资料管理制度化1520
四、信息管理科学化1522
五、安全绩效监测程序化1523
六、内部审核1525
七、管理评审1537
第六章 煤炭采选业企业体系文件编制1538
第一节 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一般要求1538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原则1538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结构1539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1541
四、程序文件1546
第二节 煤炭采选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1549
一、管理手册的编制1549
二、科学合理编制程序文件1550
三、规范三级作业文件1552
四、规范整理体系记录1553
第三节 煤炭采选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示例1553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1626
一、安全生产监督体制1626
第七章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监察1626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及安全生产监督人员的职责1628
三、安全生产监督的方式与内容1631
第二节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1633
一、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体制1633
二、煤矿安全监察方式与内容1634
三、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职责1636
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1638
第一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1638
第二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1641
第三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1649
第四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素间的关系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