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直谏中学语文教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直谏中学语文教学
  • 孙绍振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 ISBN:780652222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语文课-教学研究-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直谏中学语文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以人为本还是以考为本1

第一节 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1

目录序 自序1

代序 语文教学的严峻挑战和机遇——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核心成员第七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6

(一)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和评价体系问题11

(二)标准化和诗无达诂的冲突12

(三)具体分析还是盲目迎合22

(四)小将们在挑战29

(一)变相的标准化和人文精神的冲突33

第二节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批判33

(二)无主题的话题作文和潜在的主题限定38

第三节 作文:从贴近生活到贴近自我41

第四节 托福模式标准化、客观化考试模式的末日51

个案分析:(一)不要扼杀青少年的幽默感——为“响屁”一辩55

(二)根本在于心灵的丰富——读几篇中学生的作文58

(三)诗歌和高考试卷61

第一节 人文精神的回归——答《海峡都市报》记者问69

第二章 新课本编撰的原则:语言的丰富和精神的全面发展69

第二节 旧语文教材的致命伤——答《南方都市报》记者问76

第三节 国内外中学语文课本比较82

第四节 炮轰新编中学语文课本——评新版初中、高中《语文》课本(试验修订本)第一册92

(一)可喜的阅读、作文和口语三位一体92

(二)论述不着边际,具体分析混乱95

(三)理论落后二十年,思想方法落后五十年100

第五节 段落大意的误区和关键词派生层次的分析 103

个案分析:(一)人文精神的落空和落实——评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教学113

(二)为“导放式”教学喝彩118

(三)课堂提问的指向性和想象的自由——答黄翠琳老师121

(四)让学生体验寻求答案的困惑和痛苦——答刘五生老师124

第三章 作品分析的观念和方法的操作性问题126

第一节 解读文学经典的价值观念问题126

(一)真实性和假定性127

个案分析:卡夫卡:《变形记》——超现实的和现实的第二环境及其功能130

(二)审美价值:对人物心灵深层的解剖136

个案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人格面具”是如何当众丢落的?139

(三)三种价值观念:真善美的错位147

个案分析1:《荷塘月色》155

个案分析2:《背影》167

(1)方法问题:寻求一致性还是矛盾性167

(2)可比性: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168

(3)情感有无特征173

(4)横向和纵向的比较174

(5)还原方法的具体运用174

个案分析3:《祝福》:祥林嫂死亡的原因是穷困吗?175

第二节 通过还原和比较进入分析183

(一)证明和证伪184

(二)应该这样写和不该那样写186

个案分析:细节省略了什么?188

(三)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范的比较192

个案分析:为什么猪八戒的形象比沙僧生动? 196

(四)艺术感觉的“还原”205

个案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回家看儿子209

(五)情感逻辑的“还原”和比较217

个案分析:关公为什么不顾一切放走曹操? 219

(六)审美价值的还原和比较223

个案分析:《红楼梦》:薛宝钗是坏人吗?231

(七)历史的还原和比较237

个案分析:《西厢记》:表现女性有什么历史突破?239

(八)流派的还原和比较241

个案分析1: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闻一多的《死水》243

个案分析2:戴望舒为什么不是浪漫主义者? 247

(九)风格的还原和比较250

个案分析:王小波:智性和幽默交融253

第四章 口头交际259

第一节 口语和书面语的矛盾和转化259

第二节 演讲的现场感觉交流效果275

第三节 演讲稿的写作283

第四节 雄辩与幽默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