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集 中国古今道德风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德集 中国古今道德风范](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4720635.jpg)
- 张传芝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0277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德集 中国古今道德风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开篇概论1
格言1
论道德5
第一篇 爱祖国11
引言11
格言12
新中国国旗、国徽、国歌13
新中国国名13
钱学森毅然归国15
苏步青勇闯三关17
茅以升为人民造大桥19
朱自清饿死不食“救济”粮21
陈嘉庚倾资办学22
张钰哲发现“中华星”24
“我是中国人”25
蔡廷锴浴血淞沪27
苏武牧羊28
卜式疏财30
岳飞精忠报国31
南宋爱国名将文天祥33
郑成功收复台湾34
林则徐虎门销烟35
第二篇 爱人民37
引言37
格言38
毛泽东追悼张思德40
毛泽东乐叫大家“敲竹杠”41
毛泽东赠诗姚淑贤42
周恩来在邢台震区44
朱德与士兵46
朱德站岗47
江泽民下矿井48
叶剑英和他的小公务员50
陈毅的一句名言51
许光达体谅医护人员52
冯玉祥泰山济贫53
李冰父子兴修都江堰54
西门豹为民除害55
吴起吮毒为士兵疗伤57
孙思邈开棺救人58
李世民视民如水59
范仲淹忧国忧民60
朱元璋使百姓足而国富61
医圣李时珍62
引言63
第三篇 爱劳动63
格言64
“纺线英雄”周恩来65
彭德怀忍痛杀座骑66
徐海东和战士同甘共苦68
草地上的临时支部书记69
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71
“工人旗帜”赵占魁73
青年突击队长张百发75
钢铁钻工吴全清77
采煤英雄侯占友79
采油尖兵薛国邦80
老英雄孟泰82
实干家赵春娥83
“一团火”张秉贵87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89
司马迁著《史记》90
白居易开发西湖91
司马光的木枕92
引言93
第四篇 爱科学93
格言94
毛泽东领导研制“两弹一星”95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96
地质学家李四光98
生物学家童第周99
马寅初倡导控制人口101
邓稼先献身核事业103
“两弹元勋”郭永怀10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06
小发明家李珍108
木匠鲁班110
天文学家张衡111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13
詹天佑汗洒铁路114
冯如造飞机116
第五篇 爱社会主义119
引言119
格言120
邓小平坚决维护社会主义121
邓小平与友人纵谈社会主义123
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125
江泽民论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26
周冠五大干社会主义127
第六篇 爱党129
引言129
格言130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31
朱德寻求马列真理133
何叔衡为党流尽最后一滴血135
陈潭秋对党忠贞不渝135
王尽美一息尚存奋斗不止136
宋庆龄加入中国共产党137
徐特立入党于危难时刻138
茅盾恢复党籍139
李四光七旬入党140
萧三视党组织为家142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143
第七篇 勤奋好学145
引言145
格言146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149
周恩来任教黄埔军校150
孙中山嗜好读书151
彭德怀拜师求学152
刘伯承攻克俄文153
陈毅吃糍粑蘸墨153
郭沫若的一字之师154
徐特立卖田买书155
竺可桢病榻问学15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57
校外辅导员雷锋158
张海迪身残志坚刻苦学习160
孔子拜六岁顽童为师162
荀子劝学163
苏秦锥刺骨165
张良拜师166
陶渊明授学168
王献之习字169
孙思邈问遍百家成行家170
唐僧西天取经171
李白效“铁杵磨针”173
怀素秃笔成坟174
厉归真深山观“虎气”175
康熙手不释卷176
引言178
第八篇 公道正义178
格言179
朱德临大节而不辱180
王稼祥的关键一票181
彭德怀为人民鼓与呼183
陈毅一身正气184
叶挺军长的《囚歌》185
徐悲鸿签名《进言》187
尧禅让重才厚德188
即墨大夫和阿城大夫189
司马穰苴法不徇情191
狄仁杰依法办事192
赵广断指不媚敌193
寇准力主公判194
第九篇 诚实守信195
引言195
格言196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
陈云唯实198
张闻天服从真理201
王震不搞形式主义202
齐太史秉笔直书203
吴起赏罚分明204
商鞅立木树信205
卓公行千里如期206
第十篇 无私奉献207
引言207
格言208
毛泽东谈“五不怕”精神210
周恩来呕心沥血为人民211
周恩来在最后的日子里213
邓小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16
瞿秋白从容赴死219
蔡和森宁死不屈221
徐特立“他人第一”222
吉鸿昌慷慨赴死223
林祥谦宁死不复工225
刘伯坚带镣长街行226
夏明翰“只要主义真”227
肖楚女的人生观229
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230
赵一曼血染黑土地232
狼牙山五壮士234
江竹筠英勇就义236
陈科尧革命不怕死238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238
特级英雄黄继光240
邱少云烈火烧身不惧死242
孙冶方矢志“三不改”244
“活雷锋”朱伯儒246
第十一篇 清正廉洁248
引言248
格言249
绝不当李自成250
周恩来一生俭朴251
刘少奇崇尚节俭253
朱德是世界上最朴素的将军254
董必武退相机256
彭德怀俭德照人257
吴玉章廉洁奉公258
晏婴以俭朴为师260
赵匡胤带头兴俭260
况钟治贪262
第十二篇 改革创新264
引言264
格言265
周恩来的光辉选择266
我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267
孙中山革命救国268
蔡元培改革兴学270
商鞅颁布新令271
王安石推行新法273
郑和七下西洋274
张居正坚持改革275
龚自珍力主革新276
康有为“公车上书”277
谭嗣同献身变革279
引言280
第十三篇 团结友谊280
格言281
毛泽东与柳亚子的友谊283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284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286
周恩来待李宗仁以上宾之礼288
陈毅三擒三放韩德勤289
鲁迅和方志敏相识于志同291
上甘岭上的一个苹果292
廉颇与蔺相如294
汉藏人民的友好使者文成公主295
第十四篇 任人唯贤297
引言297
格言298
叶剑英请邓小平“出山”299
彭德怀视才为宝300
成汤礼贤下士301
齐威王和魏惠王论国宝302
虞邱为国举贤303
祁黄羊举贤不避亲仇303
萧何月下追韩信305
萧规曹随307
刘备三顾茅庐309
诸葛亮用人重德才310
宰相肚里能撑船312
唐太宗唯才是举313
引言316
第十五篇 谦虚律己316
格言317
“我不是圣人”321
“我的像不应当超过他们”321
周恩来严守保密纪律321
“就叫我少奇同志吧”323
刘少奇在硬席车厢里324
刘少奇过生日不让祝寿326
朱德请任327
董必武积极参加党小组活动328
彭德怀两撕画象329
彭德怀“一月一省吾身”331
陈毅平等待人333
贺龙拒吃鸡丝面334
罗瑞卿补站台票336
孙中山是人民的公仆336
胯下之辱337
瘦羊博士338
司马光不让下人喊他宰相338
许衡渴不吃梨339
引言340
第十六篇 批评与自我批评340
格言341
中央“七千人大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342
“愿你们成为我的四面镜子”343
李立三讲己过三十年344
张体学改错346
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348
邹忌与齐王348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351
魏征和唐太宗352
海瑞骂皇帝355
第十七篇 恋爱 婚姻 家庭357
引言357
格言358
毛泽东为卫士提亲359
周恩来与邓颖超360
孙中山与宋庆龄362
李大钊敬妻363
徐特立和夫人364
陈加倍夫妇尊老爱幼365
好媳妇延菊香367
宋弘糟糠之妻不下堂368
诸葛亮与黄阿丑369
王祥卧冰求鱼370
刘庭式不弃盲女370
马皇后勤俭德贤372
毛泽东严格要求毛岸英374
刘少奇对孩子管放结合376
林伯渠教子“三用”377
五岁大学生津津378
曾子杀猪381
孟母三迁断织382
子发母闭门教子383
第十八篇 文明 礼貌 卫生385
引言385
格言387
周恩来礼貌待人388
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389
孔融让梨390
彭德怀委婉赔礼390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390
张伯苓“镜箴”育德391
吴执中为工人健康奋斗392
掏粪工人时传祥394
清洁工人时纯利396
附录398
中国古代蒙书集锦398
泰山精神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