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指南
  • 霍明主编;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4705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山区道路:高速公路-道路工程-勘测-指南;山区道路:高速公路-道路工程-设计-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历史和现状1

第二节 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3

第三节 新技术的应用4

一、3S技术简介4

二、运用3S技术进行环境选线6

三、应用动态全景仿真技术评价公路景观设计6

四、开发和推广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6

第四节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管理7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8

二、组织机构的职能8

三、质量管理8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10

第一节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10

第二节 总体设计原则11

第三节 技术标准的确定13

一、技术标准确定依据的主要因素13

二、技术标准的变化15

三、技术标准的确定应贯穿于整个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的全过程16

第四节 技术指标的运用17

一、技术指标的掌握17

二、技术指标的运用17

第五节 总体设计中典型方案的比选22

一、方案比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2

二、整体式路基与分离式路基22

三、高路堤与高架桥24

四、深路堑与隧道27

五、总体设计中典型方案的综合分析29

第六节 山区高速公路现场勘察基本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30

一、现场勘察基笨步骤30

二、现场总体设计31

三、现场核对32

第一节 概述33

一、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特点33

二、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33

第三章 路基勘察设计33

三、项目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工作35

第二节 斜坡路基勘察设计37

一、公路斜坡路基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37

二、斜坡路基的勘察与评价方法38

三、斜坡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39

第三节 高路堤勘察设计40

一、高路堤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40

二、高路堤工程地质勘察要点42

三、高路堤沉降的基本性态及分析计算43

四、高路堤常见病害及其成因45

五、高路堤的设计施工技术要点45

一、深路堑工程地质勘察47

第四节 深路堑边坡勘察设计47

二、边坡设计原则48

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49

四、边坡破坏类型50

五、边坡稳定性评价50

六、边坡加固措施53

七、高边坡施工控制与监测54

第五节 路堤支挡工程55

一、选型原则55

二、设计重点57

三、新型、轻型结构60

第六节 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设计重点67

一、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67

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治的设计原则68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技术70

四、勘察设计建议75

第七节 山区软土地基处理76

第八节 滑坡治理83

一、滑坡的组成要素及分类83

二、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84

三、滑坡稳定性评价87

四、滑坡治理与工程措施92

五、滑坡的监测98

第四章 桥梁勘察设计100

第一节 山区高速公路桥型方案选择原则及方法100

一、山区桥梁设计的总原则100

二、桥位选择101

三、常规桥型选择的方法103

四、下部结构选择109

第二节 特殊桥梁设计110

一、弯桥设计111

二、坡桥设计113

三、斜桥设计114

四、半边桥设计115

五、顺水桥设计116

六、其它事项117

第三节 中小桥及涵洞设计117

一、中小桥的选型及主要尺寸选择范围117

二、中小桥的基础设置123

三、高填土路堤涵洞的设计要点131

四、斜涵及分级路堤中涵洞的洞门处理132

五、通道及通道涵的处理135

第四节 大跨、高墩桥梁测设技术要领136

一、大跨、高墩桥梁勘测要点136

二、山区常用高墩、大跨桥梁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设计要点139

三、高墩设计要点141

四、基础设计要点141

第五节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桥梁设计141

一、概述141

二、湿陷性黄土地区142

三、山坡滑坡体附近143

四、泥石流地区143

五、岩溶地区144

第六节 山区桥梁常用的施工方案及选择原则145

一、山区桥梁施工方案选择应考虑的问题145

二、常用的几种施工方案146

三、方案设计阶段应考虑的问题153

一、公路隧道设计原则154

第一节 公路隧道设计原则和工作重点154

第五章 隧道勘察设计154

二、各设计阶段工作重点155

第二节 隧道总体设计158

一、隧道平面线形设计158

二、隧道纵坡设计158

三、隧道横断面设计159

四、隧道平纵线形对运营通风的影响159

一、滑坡、崩塌和泥石流161

第三节 公路隧道常见不良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161

五、隧道群设计161

六、隧道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161

二、采空区162

三、岩溶162

四、岩爆、大变形162

五、活动断裂163

六、瓦斯164

七、高地温164

八、特殊性土(黄土、膨胀土)164

九、地震166

第四节 连拱隧道及小间距隧道设计167

一、连拱隧道设计167

二、小间距隧道设计169

第五节 隧道洞口段设计169

一、洞门设计169

二、洞口景观设计170

一、施工阶段隧道的量测计划171

二、量测资料的应用及修正设计171

第六节 施工阶段隧道的量测计划及修正设计171

第七节 隧道运营管理设施174

一、总体设计174

二、隧道运营通风、照明及消防系统设计174

三、隧道监控系统设计177

四、隧道供配电系统、交通安全设施和隧道管理站房屋建筑设计180

第六章 互通式立交勘察设计182

第一节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特点182

第二节 互通式立交设计的指导思想182

第三节 互通式立交的位置选择183

第四节 互通式立交的形式与方案比选184

一、互通立交的形式184

二、互通立交方案的拟定、比选185

二、几何设计要点188

第五节 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188

一、互通立交的规模、标准188

三、互通立交区内桥梁布设要点201

四、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注意事项202

第七章 环境与景观设计204

第一节 概述204

一、现状与存在问题204

二、各阶段环保设计的重点206

三、各专业与环保设计相关的内容207

四、基于环保的设计思想210

五、环境问题的减缓措施212

第二节 水土保持设计213

一、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214

二、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215

三、水土流失的调查及预测216

四、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218

一、生物防护技术的工程途径220

第三节 生物防护技术220

二、湿式喷播技术222

三、客土喷播技术223

四、三维网植草技术223

五、岩土边坡植被护坡绿化技术224

第四节 景观绿化设计224

一、景观绿化设计的基本思路225

二、道路景观的造型要点225

三、绿化功效及绿化设计226

第八章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229

第一节 概述229

第二节 交通工程设计调查230

第三节 总体设计230

一、一般原则230

一、一般原则231

第五节 安全设施231

第四节 管理与养护设施231

二、标准与建设规模231

三、总体设计要点231

二、标志232

三、标线233

四、护栏233

五、隔离栅233

六、防眩设施234

七、视线诱导设施234

三、程控交换网235

四、移动通信系统235

第六节 通信设施235

二、接入网235

一、干线网235

五、紧急电话系统236

六、指令电话系统236

七、广播系统236

九、光、电缆237

八、数据与图像传输237

十一、通信系统防雷设计238

十、通信电源与接地系统238

十二、通信管道239

第七节 监控系统240

一、监控中心240

二、信息采集系统241

三、信息提供系统241

四、主线控制241

五、匝道控制242

六、特大型桥梁、枢纽立交区控制242

七、隧道监控243

八、防救灾设施245

九、隧道通风246

十、隧道消防248

十一、防雷接地249

一、收费制式250

十二、预留预埋250

第八节 收费设施250

二、收费方式251

三、通行券251

四、收费站的选址251

五、收费站建设规模252

六、收费广场253

七、联网收费254

八、收费系统构成254

九、人员配置254

第九节 服务设施254

一、一般原则254

二、服务设施种类255

三、服务设施设置256

二、供配电设施257

一、一般原则257

第十节 供配电、照明设施257

四、服务设施形式257

五、服务设施规模257

三、照明设施259

第十一节 沿线建筑设施260

一、概述260

二、建筑设施种类260

三、建筑设施选址260

四、建设场地的用地条件261

五、建筑设施规模261

六、建筑设施分期修建261

七、设计调查262

第九章 工程地质勘察263

第一节 概述263

一、工程地质勘察应遵循的原则264

二、各勘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要点与方法264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察的一般要求264

第三节 路线工程地质勘察265

一、路线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重点266

二、路线工程地质勘察范围与工作方法266

三、路线工程地质环境研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267

第四节 工程地质选线268

第五节 斜(边)坡工程地质勘察271

一、勘察重点271

二、勘察方法272

三、斜(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273

四、斜(边)坡处治的工程措施274

第六节 桥梁工程地质勘察275

一、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重点275

二、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方法275

三、桥梁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277

四、桥位处不良地质防治的工程措施与建议277

参考文献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