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段联合,陈敏直,丁珊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42035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传统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1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属3
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流变和分期6
1.商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6
2.春秋战国: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7
3.秦汉: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统一时期10
4.魏晋:南北朝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走向期11
5.隋、唐:宋元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发展时期12
6.明清:中国传统文化反省与总结时期15
四、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16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20
第一节 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20
一、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20
三、“天道”与人性相贯通22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气”和“道”22
第二节 丰富的辩证法27
一、万物负阴而抱阳27
二、矛盾双方相依而生27
三、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转化28
四、矛盾双方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28
第三节 重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30
一、比类取象31
二、重视“心悟”33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精神35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35
一、人本主义35
二、重道轻器36
三、经学优先的治学传统38
四、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41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44
一、刚健有为45
二、重整体和谐48
第一节 原始宗教51
第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51
一、自然崇拜52
二、图腾崇拜52
三、生殖崇拜53
四、祖先崇拜53
五、鬼魂崇拜54
第二节 道教与传统文化55
一、道教的创立及历史发展55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57
三、道教的文化意义58
第三节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60
一、佛教的创立60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61
三、佛教的传入64
四、佛教的中国化65
五、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68
第四节 中国古代宗教的总体特征69
一、中国古代宗教的不发达性69
三、中国古代宗教的兼容性71
二、中国古代宗教的实用性71
第四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73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74
一、儒家政治思想74
二、墨家政治思想75
三、道家政治思想76
四、法家政治思想76
第二节 中国奴隶制政治制度78
一、神权与王权78
二、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80
三、礼制81
四、刑制82
五、中央官制84
六、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的政治制度86
第三节 中国封建政治制度89
一、皇帝制度90
二、封建国家的中央政治制度93
三、封建国家地方行政制度110
第一节 礼与仪115
第五章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115
第二节 礼仪的产生与流变119
第三节 礼仪的类别124
一、重要礼仪124
二、日常礼仪129
第四节 礼仪的文化意义133
一、古代礼仪与宗法制度的关系133
二、古代礼仪与农耕文化的关系135
第五节 礼的实质138
第六节 中国古代礼仪的价值原则142
一、诚敬142
二、卑已尊人144
三、礼让145
四、宽恕147
五、礼尚往来148
六、中和150
七、重仪152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155
第六章 中国古代教育155
一、不断系统、完善的官学156
二、智慧的新源地——民间私学160
三、书院——学术自由的形成163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65
一、中国古代教育的价值观念165
二、中国古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方法169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概述182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阶段182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182
二、中国古代实用科学技术成就概览187
第二节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探讨203
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宗教根源203
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哲学根源209
三、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重要社会政治、经济原因217
第八章 中国古代文学226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226
一、先秦散文与《诗经》227
二、楚辞汉赋234
三、魏晋诗歌及南朝文论240
四、唐诗宋词246
五、元曲和明清小说258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265
一、“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266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268
三、抒情写意的艺术情趣269
四、“持中贵和”的美学风格271
第一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发展273
第九章 中国古代艺术273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277
一、宫殿277
二、陵墓280
三、寺庙282
四、园林284
五、雕塑287
六、中国古代建筑的总体特征290
第三节 中国古代书法、绘画、音乐、戏曲293
一、中国书法293
二、中国绘画297
三、中国古代音乐301
四、中国古代戏曲304
第四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306
一、中国艺术创造的基本原则307
二、中国艺术的精神类属308
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309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312
一、现代化理论概述313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之解析313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317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之阐述324
一、“民族文化中心主义”与“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之争324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326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性330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之探讨340
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340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则341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基本途径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