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4707878.jpg)
- 戴佳,苗龙,陈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3502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单片微型计算机,51系列-程序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丛书序1
前言1
第1章 51单片机概述1
1.1 51单片机系列特点1
1.2 51单片机的应用领域2
1.3 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3
1.3.1 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3
1.3.2 51单片机的引脚说明6
1.3.3 51单片机的工作方式7
1.3.4 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8
1.4 51单片机的应用系统11
1.4.1 应用系统结构11
1.4.2 应用系统开发过程12
2.1.2 键识别方法15
2.1.1 行列式键盘15
2.1 单片机的键盘输入单元15
第2章 开发过程中的常用单元15
2.1.3 键识别法举例16
2.1.4 程序代码19
2.2 单片机数码显示单元20
2.2.1 如何驱动8段数码管21
2.2.2 8段数码管动态显示举例21
2.2.3 程序代码24
2.3 单片机液晶显示单元25
2.3.1 液晶模块25
2.3.2 液晶模块的电源设计26
2.3.3 如何显示液晶模块28
2.3.4 液晶显示模块举例30
2.3.5 程序代码31
2.4 单片机串行通信单元38
2.4.1 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原理39
2.4.2 单片机串行通信举例41
2.4.3 程序代码43
2.5 数学运算45
2.5.1 限幅滤波算法45
2.5.2 中值滤波算法46
2.5.3 算术平均滤波算法46
2.5.4 加权平均滤波算法47
2.5.5 滑动平均滤波算法47
第3章 Keil 8051 C编译器49
3.1 Keil编译器简介49
3.2 如何使用Keil开发50
3.2.1 建立工程50
3.2.2 工程的设置53
3.2.3 编译与连接55
3.3 dScope for Windows的使用56
3.3.1 如何启动56
3.3.2 如何调试57
3.3.3 调试窗口58
第4章 红外数据通信系统开发61
4.1 红外数据通信61
4.2 设计思路62
4.2.1 如何实现红外通信62
4.2.2 红外通信相关器件63
4.2.3 设计注意事项65
4.3 硬件设计66
4.3.1 芯片的选取66
4.3.2 看门狗电路68
4.3.3 单片机部分电路69
4.3.4 串口电平转换电路69
4.3.5 红外通信电路70
4.4 软件设计71
4.4.1 软件工作流程71
4.4.2 程序分析及代码72
4.5 分析与总结75
第5章 可编程光纤延迟线系统开发77
5.1 系统介绍77
5.1.1 光纤延迟线77
5.1.2 可编程光纤延迟线系统77
5.2 设计思路78
5.2.1 总体结构78
5.2.2 设计重点79
5.3 硬件设计79
5.3.1 供电模块80
5.3.2 单片机模块81
5.3.3 光纤延迟线光开关矩阵85
5.3.4 可编程逻辑器件模块88
5.4 软件设计93
5.4.1 软件流程93
5.4.2 串行通信的设计93
5.4.3 子程序分析95
5.5 分析与总结100
第6章 汽车行驶状态记录仪开发103
6.1 系统介绍103
6.1.1 功能和技术指标103
6.1.2 面板介绍和使用方法104
6.2 设计思路105
6.2.1 如何获取行驶状态信息105
6.2.2 系统的总体结构105
6.3 硬件设计106
6.3.1 记录仪的供电106
6.3.2 信号采集模块107
6.3.3 单片机模块108
6.3.4 可编程逻辑器件111
6.3.5 日历时钟芯片114
6.3.6 液晶显示模块LCD117
6.3.7 信息的存储119
6.4.1 软件流程121
6.4 软件设计121
6.4.2 中断子程序122
6.4.3 获取状态信息124
6.4.4 时间信息的设置和获取124
6.4.5 键盘输入125
6.4.6 液晶显示127
6.4.7 IC卡操作130
6.5 分析与总结134
第7章 SDH光端机支路单元盘开发135
7.1 SDH光端机介绍135
7.1.1 什么是SDH光端机135
7.1.2 功能介绍136
7.2 系统设计思路137
7.2.1 专用芯片的选取137
7.2.2 可编程芯片的使用138
7.3 硬件设计139
7.2.3 51单片机的使用139
7.3.1 系统的总体结构140
7.3.2 供电模块140
7.3.3 单片机电路142
7.3.4 专用芯片电路145
7.3.5 可编程逻辑器件151
7.3.6 单片机与双口RAM的通信155
7.4 软件设计156
7.4.1 软件流程157
7.4.2 中断处理158
7.4.3 与双口RAM的通信159
7.4.4 配置模块162
7.4.5 告警上报模块164
7.4.6 性能收集模块167
7.5 分析与总结172
8.1.2 继电保护测试仪175
8.1.1 微机型继电保护设备175
8.1 继电保护测试仪介绍175
第8章 继电保护测试仪开发175
8.2 设计思路176
8.2.1 系统需求分析176
8.2.2 芯片的选取177
8.3 硬件设计178
8.3.1 总体结构178
8.3.2 P89C51单片机电路178
8.3.3 存储扩展电路180
8.3.4 串行口扩展电路183
8.3.5 实时时钟电路189
8.3.6 可编程逻辑器件191
8.4 软件设计193
8.4.1 软件流程193
8.4.2 键盘处理模块194
8.4.3 显示处理模块196
8.4.4 实时时钟管理模块199
8.4.5 串口通信模块202
8.5 分析与总结205
第9章 基于Keil RTX51 Tiny的远程监控采集系统从设备开发205
9.1 Keil RTX51 Tiny207
9.1.1 RTX51简介207
9.1.2 RTX51的任务、事件和中断208
9.1.3 应用RTX51 Tiny209
9.2 设计思路212
9.2.1 如何实现远程监控与采集212
9.2.2 Modbus协议简介212
9.2.3 传输方式214
9.2.4 协议内容215
9.3 硬件设计218
9.3.1 总体硬件框图218
9.3.2 单片机电路设计218
9.3.4 485接口设计219
9.3.3 从设备地址配置电路设计219
9.3.5 状态量采集电路221
9.3.6 模拟量采集电路221
9.4 软件设计223
9.4.1 软件流程223
9.4.2 初始化任务224
9.4.3 定时采集任务225
9.4.4 测试帧任务226
9.4.5 轮询处理任务227
9.4.6 状态量采集子程序228
9.4.7 模拟量采集子程序228
9.4.8 485发送、接收子程序229
9.4.9 CRC校验230
9.4.10 串口发送接收模块231
9.5 分析与总结234
10.1.1 为什么要使用调试系统235
10.1 系统功能介绍235
第10章 简单Shell命令调试系统开发235
10.1.2 功能介绍236
10.2 硬件环境236
10.3 软件设计236
10.3.1 工作流程237
10.3.2 基本模块和数据结构238
10.3.3 串口人机界面模块设计238
10.3.4 命令解释程序模块设计241
10.3.5 调试命令执行函数设计243
10.4 简单Shell的调试应用实例246
10.4.1 命令输入示例246
10.4.2 调试命令debug示例247
10.4.3 控制命令示例250
10.5 分析与总结251
第11章 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253
11.1 电磁兼容概述及电磁干扰模型253
11.2 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255
11.3 噪声来源与传输256
11.3.1 信号线间交叉干扰257
11.3.2 来自电源的噪声258
11.4 元件的选择和电路设计259
11.4.1 元件组259
11.4.2 集成电路263
11.5 印制电路板的EMC设计267
11.5.1 高速单片机电路267
11.5.2 布局与布线268
11.5.3 电源线和地线的处理270
11.5.4 多层板设计271
11.6 常用抗干扰器件273
11.6.1 去耦电容273
11.6.2 磁性元件273
11.7 单片机自身的抗干扰措施274
11.6.3 瞬变干扰吸收器件274
11.7.1 降低外时钟的频率275
11.7.2 时钟监控电路275
11.7.3 打开“看门狗”电路275
11.7.4 电源电压监控276
11.7.5 非法指令中断和剩余程序区处理276
11.8 印制电路板EMC设计经验总结276
11.8.1 控制噪声源276
11.8.3 减小噪声接收277
11.8.2 减小噪声的耦合277
11.9 本章小结278
附录A 51单片机开发中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混合使用279
A.1 段和局部变量279
A.2 设置变量地址280
A.3 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结合282
A.4 内联汇编语言代码285
A.5 提高编译器的汇编能力288
A.6 仿真多级中断291
A.7 时序问题293
A.8 混合编程需要注意的几点297
附录B RTX51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用户指南299
B.1 RTX51的概述299
B.1.1 RTX51入门知识299
B.1.2 单任务程序300
B.1.3 时间片轮转程序300
B.1.4 用RTX51进行循环调度300
B.1.5 RTX51事件301
B.1.6 编译和连接303
B.2 要求和定义306
B.2.1 开发工具306
B.2.2 目标系统需求306
B.2.3 中断处理306
B.2.7 任务定义307
B.2.6 多数据指针和数学单元的用法307
B.2.5 C51库函数和寄存器段307
B.2.4 可重入功能307
B.2.8 任务管理308
B.2.9 任务切换308
B.2.10 事件309
B.3 建立RTX51 Tiny应用程序309
B.3.1 RTX51 Tiny配置309
B.4 RTX51 Tiny系统函数311
B.3.3 优化RTX51 Tiny程序311
B.3.2 RTX51 Tiny程序的编译和连接311
B.5 系统调试317
B.5.1 堆栈管理317
B.5.2 用dScope-51进行调试318
B.6 应用程序例子319
B.6.1 RTX_EX1:第一个RTX51程序319
B.6.2 RTX_EX2:一个简单的RTX51应用程序321
B.6.3 TRAFFIC:交通灯控制器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