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金融犯罪预防与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金融犯罪预防与控制
  • (英)瑞德,阎海亭,邢莉红著;金鹏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5649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国际金融-刑事犯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金融犯罪预防与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概述及金融犯罪的预防、禁止和控制等一般问题1

第一章 金融犯罪的内容1

A.金融犯罪及其控制的一般概述1

A(1)犯罪活动中所涉及的金融要素2

简要探讨相关犯罪活动中“金融要素”的重要性2

A(2)金融动机类犯罪4

强调特定犯罪的金融动机以及对预防和补救措施的意义4

A(3)支持型金融犯罪6

区分以获利为目的的犯罪行为和支持过程或保护犯罪收益的其他犯罪行为6

A(4)与金融相关的犯罪7

探讨金融可以是必要条件或非必要条件的犯罪7

A(5)金融破坏活动11

为实现其他目的而实施金融犯罪活动11

(案例研究)12

A(6)白领犯罪框架下的金融犯罪15

A(7)控制金融犯罪的目的18

(案例研究)18

A(8)金融犯罪的社会性和环境20

B.金融犯罪的特征21

B(1)故意犯罪21

蓄意和有计划的金融犯罪21

B(2)团体犯罪和有组织犯罪22

有组织或者带有辛迪加特色的集团犯罪活动22

B(3)精英犯罪28

金融犯罪通常由处于权威及领导地位的人所为28

B(4)准入型犯罪30

很多金融犯罪需要特殊通道或在特定环境下发生30

B(5)内部人犯罪30

与内部人相关的犯罪30

B(6)辅助犯罪32

为犯罪行为提供帮助或从中获利的犯罪(通常以奖赏为回报)32

B(7)未遂犯罪34

简述犯罪企图和未遂犯罪34

B(8)欺诈——普遍的思路36

探讨欺诈原理的重要性36

B(9)隐密性39

绝大多数金融犯罪需要对其“成果”保密39

B(10)真实身份和假冒身份41

犯罪的隐秘性需要一个假冒身份41

(案例研究)44

B(11)科技型犯罪49

科技对犯罪发生与控制的影响49

B(12)文件52

大多数金融犯罪都涉及文件的使用,包括有形或其他类型文件52

C.跨国金融犯罪52

C(1)财富的国际化52

资本流动、市场开放和交易者的自由化52

(案例研究)54

C(2)犯罪的商业模式58

以获利为动机的犯罪企业和商业模式58

C(3)跨司法管辖区的特色59

所反映的发展结构和商业运作59

C(4)分散性61

结构性交易是为了减少在一个特定司法管辖区的具体暴露61

C(5)国际封锁63

单边、双边及多边国际合作设想的发展63

D.参与者69

D(1)诈骗者69

对诈骗者的描述——简要介绍诈骗人和经验丰富的行骗者的典型特点69

D(2)筹资者70

利用金融犯罪为其他犯罪融资——例如皮包公司等70

D(3)有组织犯罪72

商业犯罪中的有组织犯罪——高回报低风险72

D(4)投机者74

偶然性犯罪74

D(5)内部人74

雇员和被信任或有权接触信息的人员74

D(6)协助者75

为金融犯罪提供协助和支持的专业人士或服务机构75

D(7)冒名顶替者78

改变自我形象的设想——尤其是通过社团合作的方式78

D(8)出面人物78

利用出面人物或稻草人来进行交易或出面78

D(9)代名人81

利用代名人或离岸机构等81

D(10)银行机密和账号84

D(11)渗透和颠覆85

经济渗透和不公平竞争等问题85

D(12)经济制裁的破坏者87

破坏联合国制裁和其他制裁的刑事犯罪87

D(13)商人88

E.金融犯罪的相关环境90

E(1)经济的稳定90

经济和金融稳定与金融稳定论坛90

E(2)政治和社会安全93

对政治和社会稳定与安全的影响93

E(3)市场诚信97

市场信心和诚信问题97

E(4)体系的可信度98

体系的生存力与诚信,尤其是在金融交易和结算中98

E(5)发展进程100

发展问题100

E(6)转型经济体104

E(7)小国经济106

E(8)经济体的相互依赖108

相互依赖——系统和市场108

E(9)执行问题108

执行可信度和可行性108

E(10)成本有效性112

成本收益问题112

E(11)比例性问题113

对金融犯罪的反应要适当113

E(12)合规性问题114

合规的作用114

E(13)信任和信心116

信任及相关问题——尤其是在实际谈判中116

第二章 金融犯罪产生的风险118

A.识别、控制和管理金融犯罪风险118

A(1)风险的本质118

探讨金融犯罪所产生风险的本质、如何控制风险和分析操作风险的重要性118

A(2)基于诚信的威胁是什么意思?118

A(3)诚信审计和风险评估119

A(4)企业或机构对分析的参与121

A(5)准备报告121

A(6)诚信风险审计的价值122

A(7)真实风险123

A(8)应对危机——如何保障、减轻和避免风险126

A(9)什么是保护系统?127

A(10)监控何时停止与外包何时开始?129

A(11)如何应对威胁?130

A(12)如何实施诚信风险审计?132

A(13)合规与风险管理134

A(14)保险135

保险的作用——特别是D&O保险(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135

A(15)外包136

第三章 确认和应对金融犯罪138

A.识别和确认138

A(1)不同的理论和相关理论138

简要回顾相关理论:动机和制度因素138

A(2)机会型犯罪138

机会型(偶然性)犯罪138

A(3)与内部人相关139

内部人犯罪和渗透性犯罪139

A(4)惯犯141

重复犯罪者141

A(5)个人犯罪142

独立犯罪(尤其是黑客等)142

A(6)集团犯罪143

网络集团犯罪143

A(7)有组织犯罪144

传统的有组织犯罪144

A(8)无组织犯罪146

个体犯罪和破坏小组/小团伙犯罪146

A(9)法人犯罪148

法人犯罪和跨国企业148

A(10)恐怖分子/危险分子149

政治犯149

A(11)对社会不满的人——打击报复150

充满仇恨和怨恨的人(打击报复)150

A(12)“疯子”/精神不正常者151

随机犯罪者151

A(13)协助犯罪人153

单纯协助的人153

A(14)计算机高科技犯罪(Techies)154

网络犯罪154

A(15)政治敏感人(PEPs)155

B.控制犯罪和预防犯罪155

B(1)使犯罪率降到最低155

使犯罪率降到最低策略的作用155

B(2)预防犯罪156

诈骗和预防犯罪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采购中156

B(3)转移158

转移策略158

B(4)使犯罪无利可图161

查封和返还资产161

B(5)情报及数据库的重要作用163

B(6)私人部门的角色166

私有企业的首创制度166

B(7)金融机构的角色/作用170

金融机构的首创制度(包括保险)170

B(8)专业机构和自律机构的作用172

专业人士和自律机构的作用172

B(9)政府的作用(政府机构)174

政府行为的作用及限制174

B(10)国际社会176

政府间或其他国际和地区性组织首创的政策176

B(11)媒体的作用177

B(12)行动迟缓的警察——告密者的作用178

鼓励检举揭发,如奖赏等178

第二部分 与金融犯罪相关的法律与实践181

第一章 金融犯罪的法规181

A.中国法律和经济犯罪182

第二章 金融驱动型犯罪184

A.经济动机及特征184

A(1)财富184

财富的创造和保护184

A(2)贪婪184

可接受和不可接受184

A(3)避免损失185

试图避免更大损失185

A(4)对财富的保护186

规避和避免——可接受的范围186

A(5)资助其他行为或活动189

犯罪途径/渠道189

A(6)衍生动机189

与金融相关的问题,尤其是不正当竞争189

B.诈骗(通过表达或行为方式)189

B(1)什么是诈骗?189

B(2)思想意识190

必备思想意识——犯罪意图190

B(3)证明不诚实和行骗意图191

B(4)不实陈述192

通过语言或行为作失实表述192

B(5)隐藏195

C.违背信用犯罪196

D.盗用(包括偷盗)198

D(1)偷盗行为198

D(2)意图199

所要具备的思想意识——犯罪意图199

D(3)财产200

什么是可以占有和不可以不当占有200

E.不正当得利和出售(出租)“职责”202

E(1)犯罪202

E(2)非法所得的财富204

E(3)意图204

必备的心智状态——犯罪意图204

E(4)非法财富205

什么是非法财产或解释不清的财产?205

E(5)相关犯罪206

税收的影响及其他犯罪206

F.内部人交易206

F(1)内部人交易的前后关系206

F(2)内部人交易的本质——对公司和市场是一个错误吗?210

F(3)利益冲突和内部人交易211

F(4)秘密获利212

F(5)公司会有何种损失?213

F(6)在信托关系之外的内部人交易214

F(7)使别人获利——违背职责吗?216

F(8)什么是损失?217

F(9)场外交易219

F(10)内部人交易是滥用职责吗?220

F(11)滥用信息221

F(12)内部人交易——对市场来说是错误的吗?222

F(13)各有所长(horses for courses)223

F(14)披露的作用224

F(15)内部人交易和好的公司治理226

F(16)什么是内部人交易?226

F(17)经典案例227

F(18)其他首要内部人227

F(19)次要内部人228

F(20)内部资源228

F(21)内部信息229

F(22)交易231

F(23)未经授权的披露232

F(24)简单化233

F(25)什么是内部人?234

F(26)有渠道接触内部人234

F(27)市场参与人235

F(28)发行股票的公司236

F(29)投机倒把者和提前偷步操作者236

F(30)非自愿接收者238

F(31)偷听(eves dropping)239

F(32)股东239

F(33)政府官员240

F(34)内部人的家人和其他社会关系240

F(35)控制内部人的权力滥用——问题所在241

F(36)设计一个打击内部人滥用权力的战略242

F(37)滥用权力的动机242

F(38)获利的动机243

F(39)遏制滥用权力244

F(40)有效和有效率的披露244

F(41)对重大信息的控制245

F(42)交易的透明度245

F(43)特别禁止246

F(44)可疑交易的协助者246

F(45)控制责任和合规性247

F(46)内部滥用的获利248

F(47)制裁和惩罚248

F(48)赔偿和归还248

F(49)发现犯罪249

F(50)调查和执行250

G.市场操控251

G(1)英国案例法——市场操控251

G(2)以同谋犯罪来诈骗和操纵253

G(3)强制执行和特价交易254

G(4)美国法律对欺骗和操纵行为的处理257

G(5)操纵行为257

G(6)反诈骗法260

G(7)内部人欺诈262

G(8)英国法律对操纵行为的制裁265

H.投资诈骗267

H(1)一些新问题和市场诈骗268

H(2)伙同方和代名人270

H(3)高压出售271

I.行骗交易和破产的相关犯罪272

I(1)参与行骗交易273

I(2)与公司相关的破产犯罪274

I(3)破产犯罪276

J恐吓和敲诈278

J(1)威胁和恐吓278

K.诈骗和犯罪集团279

K(1)诈骗279

K(2)书信和网络诈骗281

K(3)银行诈骗285

K(4)集团诈骗285

以反诈骗和集团犯罪法案为类型的犯罪(RICO type offences)285

L.不公平交易实践291

L(1)不公平竞争291

M.社会保险和福利诈骗292

N.财税犯罪293

N(1)美国的税务犯罪293

N(2)净资产分析295

N(3)增值税诈骗296

N(4)走私297

N(5)对欧盟的诈骗298

O.计算机犯罪299

第三章 辅助型金融犯罪302

A.洗钱302

A(1)洗钱活动302

洗钱的特征包括地下钱庄活动302

A(2)反洗钱犯罪——英国的立法背景314

A(3)英国的首要洗钱犯罪316

隐匿、转移及控制相关犯罪316

A(4)泄秘犯罪319

A(5)意图——歪主意320

A(6)合规性问题321

B.恐怖分子的资金来源322

B(1)恐怖分子融资322

B(2)恐怖分子融资罪行322

C.追踪其刑事财产324

D.贪污腐败330

D(1)贪污的本质330

E.不披露和不当披露信息334

E(1)披露信息的作用334

三个作用和披露机制334

E(2)披露义务335

本质和要求335

F.文件的弄虚作假338

F(1)文件的伪造与可靠性338

信息和记录的诚信可靠338

F(2)发布虚假文件339

F(3)伪造货币340

G.诈骗的准备341

G(1)同谋341

G(2)企图342

G(3)拥有行骗“道具”343

H.干预司法343

H(1)伪证和虚假宣言(声明)343

H(2)破坏和销毁证据345

H(3)干预调查345

第三部分 对金融犯罪的调查和诉讼347

第一章 诉讼过程347

A.诉讼过程的本质347

A(1)刑事司法体系347

刑事司法程序的本质347

A(2)调查和取证348

法庭调查的作用348

A(3)由谁负责取证351

A(4)证据的标准352

A(5)起诉352

检察官的角色和责任352

A(6)干预和情报来源353

主动介入调查和情报的作用353

A(7)特别机构354

A(8)国际合作355

机构和机制——包括引渡等355

A(9)与立法体系的关系357

信息的交换任务和合作等357

B.刑事调查359

B(1)权利359

B(2)范围和资源360

B(3)人权361

B(4)信息和情报362

B(5)告密者、同案犯及揭发腐败内幕人363

B(6)对证人的保护365

B(7)秘密调查366

B(8)监控和人力情报来源367

B(9)介入调查(包括搜查令)368

B(10)招供370

B(11)电子及其他形式的监视370

B(12)计算机373

B(13)移动电话和通讯数据374

B(14)非法获得的证据375

B(15)保密和优先377

B(16)限制出行378

B(17)扣押财产和冻结账户379

B(18)国际合作381

C.对犯罪的检控382

C(1)检察官的作用382

C(2)刑事审判中的证据揭露383

C(3)刑事审判法庭385

C(4)最终判决、制裁和执行386

C(5)犯罪记录389

C(6)判刑和其他严重惩罚389

D.犯罪收益390

D(1)针对犯罪收益的策略390

D(2)犯罪收益和贪污腐败391

D(3)追踪和查封391

D(4)罚没财产392

D(5)为什么制定第981(k)条款?396

D(6)银行法和无辜业主的抗辩397

D(7)立法史上的第981(k)条款398

D(8)第981(k)条款如何发挥作用?399

D(9)储蓄和投资联合银行(UBSI)案件400

D(10)关于储蓄和投资联合银行案件的争论401

D(11)接下来会发生什么?405

第四部分 金融犯罪的民法和监管控制407

第一章 民法和合规性问题407

A.民事诉讼407

A(1)诉讼原因407

由诈骗引发的合同性起诉、欺骗起诉和受信起诉407

A(2)司法管辖权和地点409

A(3)赔偿409

赔偿经济损失409

A(4)返还令415

返还/赔偿原物请求权(不当得利)415

A(5)物归原主417

A(6)代表诉讼、集体诉讼和衍生诉讼419

A(7)特殊的法人程序422

对压迫的援助和法律权力等422

A(8)禁令及其他政令424

A(9)辅助程序425

披露令和冻结令425

A(10)调查发现429

A(11)无力偿还和破产431

民事破产诉讼、检查和接管431

A(12)判决431

执行(包括超出司法管辖区)431

A(13)费用432

相关费用问题432

B.民事诈骗和相关诉讼434

B(1)民事诈骗的本质434

C.背信435

C(1)背信435

C(2)违反受信约定436

C(3)不诚实的协助437

D.其他相关民事诉讼438

E.泄密440

F.法定诉讼原因441

G.成功的障碍442

G(1)诉讼时效和延误诉讼442

G(2)公共政策和官方干预443

G(3)辩护444

第二章 监管和合规性措施446

A.监管者的作用和责任446

A(1)法规和监管446

A(2)审慎监管447

A(3)监管介入和责任447

B.对金融犯罪的监管响应449

B(1)管辖区域449

B(2)监管/看门451

B(3)标准的设定452

C.预防和控制金融犯罪中的合规性问题452

C(1)合规而非管制452

C(2)合规性责任的范围453

C(3)合规性和预防犯罪454

C(4)合规性和控制犯罪454

C(5)与权力当局的关系455

C(6)合规性实践——沃尔夫斯堡集团(Wolfsberg Practical Example)456

D.非官方调查469

D(1)权威和办事能力469

D(2)调查程序4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