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MS网络部署、运营与未来演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IMS网络部署、运营与未来演进
  • 赵绍刚,周兴围,任树林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2377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通信协议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IMS网络部署、运营与未来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IMS愿景:吾欲何往1

1.1 引言1

1.2 引入IMS的驱动力2

1.3 IMS的业务能力及特点4

1.3.1 更“软”的软交换4

1.3.2 IMS的分层架构4

1.3.3 IMS的归属服务性5

1.3.4 IMS开放的网络与业务能力7

1.3.5 业务的快速部署与分省运营7

1.4 IMS提供的主要业务8

1.4.1 统一Centrex业务8

1.4.2 多媒体桌面电话业务12

1.4.3 融合一号通业务12

1.4.4 融合V网业务15

1.4.5 融合总机业务15

1.4.6 多媒体彩铃业务16

1.4.7 点击拨号业务17

1.4.8 留学宝业务18

1.4.9 非实时传真业务10

1.5 IMS的标准化20

1.5.1 IMS相关标准化组织的关系20

1.5.2 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21

1.5.3 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23

1.5.4 第三代伙伴计划2(3GPP2)25

1.5.5 IETF与3GPP/3GPP2的协作26

1.5.6 开放移动联盟28

参考文献31

第2章 IMS架构与关键技术32

2.1 IMS需求32

2.2 IMS使用的协议34

2.2.1 会话控制协议34

2.2.2 AAA协议35

2.2.3 其他协议36

2.3 IMS架构简介36

2.3.1 数据库:HSS和SLF37

2.3.2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37

2.3.3 应用服务器(AS)40

2.3.4 媒体资源功能(MRF)41

2.3.5 出口网关控制功能(BGCF)41

2.3.6 IMS-ALG和TrGW41

2.3.7 PSTN/CS网关42

2.3.8 归属网络和拜访网络43

2.4 IMS中的标识45

2.4.1 公共用户标识45

2.4.2 私有用户标识46

2.4.3 公共用户标识和私有用户标识的关系46

2.4.4 公共业务标识47

2.5 3GPP中的SIM、USIM和ISIM47

2.5.1 SIM48

2.5.2 USIM48

2.5.3 ISIM49

2.6 IMS中的QoS50

2.6.1 QoS控制策略51

2.6.2 资源预留的执行51

2.6.3 终端的预留52

2.6.4 网络中的QoS53

2.7 IMS中的AAA技术54

2.7.1 IMS中的鉴权和认证54

2.7.2 Cx和Dx接口55

2.7.3 Sh接口63

2.7.4 计费66

2.8 IMS中的媒体编码67

2.8.1 语音编码67

2.8.2 视频编码77

2.8.3 文本编码80

2.8.4 IMS中的必选编/译码器80

2.9 IMS中的媒体传输技术81

2.9.1 可靠的媒体传输81

2.9.2 不可靠的媒体传输82

2.9.3 IMS中的媒体传输86

参考文献86

第3章 IMS网络部署与路由原则87

3.1 引言87

3.2 运营商IMS引入策略分析88

3.3 IMS现网网络架构89

3.3.1 IMS网元节点部署方式89

3.3.2 会话边界控制器(SBC)的部署方案93

3.3.3 ENUM DNS组网及查询方案97

3.4 IMS网元、用户命名与编码原则102

3.4.1 IMS网元设备命名原则102

3.4.2 IMS用户标识及其编码原则103

3.4.3 鉴权方式对号码方案的影响105

3.4.4 终端号码分配及导出方案106

3.4.5 公共业务标识(PSI)108

3.4.6 网络设备标识编码原则109

3.5 IMS网内路由110

3.5.1 国际标准的入口点发现机制110

3.5.2 IMS网内路由查询原则112

3.5.3 网内会话边界控制器(SBC)发现机制112

3.6 CM-IMS路由组织原则113

3.6.1 语音类网间互通路由原则113

3.6.2 IMS多媒体彩铃业务路由原则123

3.6.3 IMS与TD-SCDMA视频互通路由原则123

3.7 CM-IMS会话路由示例125

3.7.1 本网IMS用户之间的会话路由125

3.7.2 本网IMS用户和本网PLMN用户之间的会话路由127

3.7.3 本网IMS用户和本网PSTN用户之间的会话路由128

3.8 终端用户的注册认证流程130

3.8.1 ISIM AKA机制130

3.8.2 USIM AKA机制132

3.8.3 HTTP Digest机制132

参考文献133

第4章 IMS网络的录音通知134

4.1 IMS录音通知业务总体原则134

4.1.1 IMS网络中的放音网元135

4.1.2 应用范围及分类135

4.1.3 基本回铃音的播放原则136

4.1.4 呼叫失败处理音138

4.1.5 业务提示音播放原则140

4.2 IMS域内不同场景放音原则141

4.2.1 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141

4.2.2 统一Centrex业务148

4.3 IMS域呼叫CS域放音原则148

4.3.1 空号——语音业务149

4.3.2 空号——视频业务150

4.3.3 中继忙或网络忙151

4.3.4 被叫停机、关机或ODB——音频151

4.3.5 被叫停机、关机或ODB——视频152

4.3.6 被叫不在服务区——音频153

4.3.7 被叫不在服务区——视频154

4.3.8 被叫忙(有呼叫等待)154

4.3.9 被叫忙(无呼叫等待)155

4.4 CS域呼叫IMS域放音原则156

4.4.1 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156

4.4.2 统一Centrex业务160

4.5 IMS与其他运营商的互通161

参考文献161

第5章 IMS融合一号通业务162

5.1 业务特征162

5.1.1 术语说明163

5.1.2 去话功能163

5.1.3 来话功能164

5.2 融合一号通信令流程——融合方案165

5.2.1 融合一号通去话流程166

5.2.2 融合一号通来话流程170

5.3 融合一号通信令流程——锚定方案178

5.3.1 融合一号通去话流程178

5.3.2 融合一号通来话流程183

5.3.3 融合一号通业务对统一Centrex AS的要求190

5.3.4 融合一号通应用案例192

参考文献197

第6章 IMS融合VPMN业务198

6.1 统一Centrex业务平台198

6.1.1 系统结构198

6.1.2 组网部署200

6.2 融合VPMN业务200

6.2.1 省内融合VPMN业务方案200

6.2.2 省间融合VPMN技术方案204

6.3 融合VPMN业务的设备要求220

6.3.1 MGCF220

6.3.2 MSC220

6.3.3 Centrex AS/SCP220

参考文献220

第7章 IMS多媒体桌面电话业务222

7.1 IMS多媒体桌面电话系统架构222

7.2 IMS多媒体桌面电话信令流程224

7.2.1 用户鉴权注册224

7.2.2 多媒体电话业务流程226

7.2.3 主叫号码识别显示(CLIP)228

7.2.4 主叫号码识别限制(CLIR)230

7.2.5 无条件呼叫前转(CFU)232

7.2.6 遇用户忙呼叫前转(CFB)234

7.2.7 遇无应答呼叫前转(CFNRy)236

7.2.8 遇用户不可达呼叫前转(CFNRc)238

7.2.9 呼叫前转超过两次后被禁止240

7.2.10 呼叫等待(CW)241

7.2.11 呼叫保持(HOLD)242

7.2.12 多方通话244

7.2.13 黑、白名单246

7.2.14 国内长途呼叫限制249

7.2.15 国际长途呼叫限制250

7.2.16 运营商闭锁业务(ODB)251

参考文献253

第8章 IMS网络的演进——EPS254

8.1 EPS的引入255

8.1.1 3GPP无线接入技术255

8.1.2 3GPP2无线接入技术257

8.1.3 SAE涉及的其他论坛257

8.1.4 EPC的兴起257

8.1.5 SAE-构建不同网络间的桥梁257

8.2 EPS架构259

8.2.1 LTE接入的基本IP连接性261

8.2.2 为LTE接入增加更多高级功能263

8.2.3 LTE与GSM/GRPS或WCDMA/HSPA之间的互操作265

8.2.4 LTE与CDMA网络之间的互操作270

8.2.5 3GPP和非3GPP技术之间的互操作271

8.2.6 语音业务支持274

8.2.7 其他业务特征276

8.2.8 架构总结277

8.3 移动设备277

8.3.1 不同设备类型278

8.3.2 通用设备终端279

8.3.3 挑战279

8.3.4 移动终端小结281

8.4 EPC与无线网络的关系281

8.4.1 移动无线网简介282

8.4.2 无线网络功能282

8.4.3 GSM284

8.4.4 WCDMA285

8.4.5 LTE285

8.5 小结288

参考文献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