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学教学论导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学教学论导引](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4677819.jpg)
- 刘耀斌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7883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数学教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学教学论导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认识“数学教学论”1
第一章 数学教学的价值15
第一节 数学的价值15
一、数学的研究对象15
二、数学的特征19
三、数学的地位及贡献26
四、数学的价值42
第二节 数学教育的功能43
第二章 数学课程概述47
第一节 课程和数学课程的含义47
第二节 影响中学数学课程设置的因素分析49
一、社会因素50
二、数学因素52
三、学生因素54
四、教师因素55
五、教育理论因素56
六、课程的历史因素56
第三节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和体系的编排56
一、中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56
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58
三、数学课程体系的编排原则60
第三章 国内外数学课程改革概述70
第一节 国外数学课程改革回顾70
一、克莱茵-贝利运动70
二、新数学运动71
三、“回到基础”和“大众数学”75
第二节 我国数学新课程介绍78
一、新课程标准的背景78
二、《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80
三、《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84
第四章 数学教学基本知识96
第一节 数学教学过程96
一、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96
二、数学教学过程的动态结构98
第二节 数学教学及其本质99
第三节 数学教学模式105
一、数学教学模式的含义105
二、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106
第四节 数学教学方法113
一、教学方法的启发式原则113
二、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114
第五章 数学学习的基本知识121
第一节 数学教育与数学学习121
第二节 数学学习的特点和类型123
一、学生的学习活动123
二、数学学习的特点124
三、数学学习的类型124
第二节 数学学习的四个阶段128
第三节 数学学习的“建构学说”130
第六章 数学教学原则132
第一节 教学原则的一般概念132
第二节 数学教学原则及其选择133
一、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133
二、数学教学的特殊原则139
三、数学教学原则的选择165
第七章 数学教学的基本工作167
第一节 备课与说课167
一、教材分析167
二、了解学生170
三、编写教案172
四、说课187
第二节 数学教学艺术的追求191
一、教学内容美192
二、教学结构美192
三、教学方法美193
四、教学情感美194
五、板书艺术美194
六、课堂气氛美195
七、教学语言美196
八、教学节奏美197
第八章 数学教学质量的测量与评价199
第一节 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价概述199
一、教学测评的功能200
二、教学评价的分类202
三、教学测评的特征205
第二节 数学学习质量的测评206
一、数学试题的题型和编制206
二、数学试卷的编制207
三、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趋势209
第三节 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211
一、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教师因素分析211
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案212
三、听课和评课214
第九章 数学教师的进修与科研220
第一节 中学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220
一、道德素质220
二、文化素质222
三、能力素质224
四、身心素质225
五、教师的风度仪表225
第二节 数学教师的进修225
一、数学教师进修与提高的必要性226
二、数学教师进修与提高的途径227
三、数学教师进修的内容227
第三节 数学教师的科研228
一、选题228
二、写作232
阅读材料A 中学数学中的逻辑问题236
第一节 逻辑规律236
一、同一律237
二、矛盾律238
三、排中律238
四、充足理由律239
第二节 概念241
一、概念的概述241
二、概念的分类242
三、概念的定义244
四、概念的系统247
第三节 判断248
一、数学命题248
二、命题的结构248
三、命题的变化249
四、等价命题250
五、命题的复杂性252
第四节 推理和论证253
阅读材料B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61
第一节 形象思维261
一、形象思维的涵义和特征261
二、形象思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264
第二节 灵感思维266
一、直觉的涵义和特征266
二、灵感思维的涵义268
三、灵感发生的基本原理269
第三节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271
参考文献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