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贵州典型岩溶小流域水文水资源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贵州典型岩溶小流域水文水资源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4677168.jpg)
- 王腊春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7701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岩溶水-水文学-研究-贵州省;岩溶水-水资源-研究-贵州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贵州典型岩溶小流域水文水资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1
1.1 我国的岩溶分布1
1.2 贵州省概况5
1.2.1 自然条件5
1.2.2 水土流失7
1.2.3 石漠化8
1.2.4 贵州岩溶概况9
1.3 后寨地下河流域概况12
1.3.1 自然概况12
1.3.2 地质概况14
1.3.3 社会经济状况17
1.3.4 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地下含水空间结构特征18
第二章 贵州岩溶地区贫困24
2.1 贵州省社会经济现状24
2.2 贵州省经济贫困原因分析27
2.2.1 自然地理原因27
2.2.2 人口多、素质低30
2.2.3 病虫害及风灾、雹灾增多31
2.2.4 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人口散居,素质欠高31
2.3 贵州省脱贫对策及思考31
2.3.1 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31
2.3.2 严格控制人口,加快城市化水平32
2.3.3 充分发挥贵州省的优势资源,促进经济发展32
2.3.4 保护土地资源,大力持续发展生态农业34
2.3.5 以流域综合开发为重点,带动贵州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35
2.3.6 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35
第三章 研究区岩溶水文特征研究36
3.1 岩溶山区三水转化特征36
3.1.1 峰丛洼地组合类型区37
3.1.2 峰丛谷地组合类型区37
3.2 岩溶水形成机制38
3.2.1 母猪洞站39
3.2.2 老黑潭站、六谷站40
3.2.3 冒水坑站40
3.3 岩溶水衰减动态特征41
3.4 岩溶水动态响应特征44
3.5 岩溶水化学特征45
3.5.1 水化学类型46
3.5.2 水化学特征的时间分布特征48
3.5.3 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53
3.5.4 流域结构与离子径流模数分析56
3.6 岩溶区管道流特征58
3.6.1 管道流补给特征58
3.6.2 管道流水动力特征59
3.6.3 管道流的实验状况60
第四章 后寨河流域岩溶水文过程模拟64
4.1 岩溶水概念性分布模型65
4.1.1 模型构建65
4.1.2 模型实现70
4.2 确定性地貌瞬时单位线的应用74
4.2.1 岩溶流域空间结构水文响应74
4.2.2 岩溶流地貌瞬时单位线74
4.2.3 岩溶水文过程模拟75
4.3 基于遗传算法率定参数的概念性岩溶水文模型78
4.3.1 基于遗传算法率定参数的概念性岩溶水文模型78
4.3.2 模型应用及分析81
4.4 基于落水洞的岩溶半分布式水文模型83
4.4.1 基础数据处理83
4.4.2 模型构建过程96
4.4.3 模型检验105
4.5 岩溶水回归模拟模型112
4.5.1 以降雨量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12
4.5.2 以月降雨量和月蒸发量为自变量的逐步回归模型113
4.6 基于神经网络的岩溶水文模型114
4.6.1 BP神经网络岩溶水文模型114
4.6.2 资料的预处理115
4.6.3 实例验证及分析115
第五章 后寨河流域岩溶生态环境及其脆弱性119
5.1 生态环境分区119
5.1.1 分区方法119
5.1.2 分区实例122
5.1.3 分区概述123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125
5.2.1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125
5.2.2 生态脆弱性评价126
5.2.3 生态环境重建与保护130
第六章 后寨河流域岩溶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132
6.1 流域水资源评价分区132
6.1.1 上游生态保护区(Ⅰ区)133
6.1.2 中游农业经济开发区(Ⅱ区)133
6.1.3 下游工农业综合开发区(Ⅲ区)133
6.2 研究区水资源现状133
6.2.1 天然水资源量及分布特征133
6.2.2 岩溶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134
6.2.3 供水工程现状137
6.2.4 需水量现状分析138
6.2.5 现状供需平衡分析139
6.3 岩溶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140
6.3.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140
6.3.2 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141
6.3.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141
6.3.4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144
6.4 岩溶流域水资源开发对策145
6.5 地表地下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模型147
6.5.1 模型建立147
6.5.2 水库优化调度分析149
6.6 岩溶流域水资源保护对策151
6.6.1 水资源联合优化调度151
6.6.2 开源节流151
6.6.3 生态环境保护153
6.6.4 雨水资源利用153
第七章 岩溶流域生态重建水文响应及生态需水量研究157
7.1 生态恢复建设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分析以及模型参数的对比157
7.1.1 典型年份的岩溶水文过程及模型参数的对比158
7.1.2 生态恢复建设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分析159
7.2 考虑生态建设需水量的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161
7.2.1 生态建设需水量预测161
7.2.2 农业需水量预测162
7.2.3 人畜生活用水162
7.2.4 工业用水预测163
7.3 流域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生态需水量163
参考文献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