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论的比较与建构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法论的比较与建构 下
  • 张小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4693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126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刑罚-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法论的比较与建构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1

绪论 刑罚基础理念1

第一章 刑罚基础理念2

第一节 刑罚概念2

一、刑罚概念考察2

二、刑罚概念辨析3

第二节 刑罚权6

一、刑罚权的概念6

二、刑罚权的根据9

第三节 刑罚本质11

一、刑罚本质考察12

二、刑罚本质辨析14

第四节 刑罚目的15

一、刑罚目的考察15

二、刑罚目的辨析18

第五节 刑罚机能19

一、刑罚机能考察20

二、刑罚机能辨析22

第一编 刑罚种类28

第二章 刑罚体系28

第一节 刑罚体系基本蕴含28

一、刑罚体系的概念28

二、刑罚体系的特征28

第二节 刑罚体系立法表现29

一、刑罚适用特性排列模式29

二、刑罚适用对象排列模式30

三、刑罚内容特性排列模式31

第三节 我国刑法刑罚体系33

一、我国刑罚体系的规定33

二、我国刑罚体系的特征33

三、刑罚体系的刑罚分类35

第三章 主刑概述36

第一节 主刑概念特征36

一、主刑界定36

二、主刑适用特征37

第二节 我国主刑特征种类38

一、我国主刑特征38

二、我国主刑种类38

第四章 自由刑基础要义41

第一节 自由刑概述41

一、自由刑概念41

二、自由刑种类43

三、自由刑嬗变46

第二节 短期自由刑49

一、短期自由刑界定50

二、短期自由刑利弊55

三、短期自由刑应然58

第三节 不定期自由刑61

一、不定期自由刑界定61

二、不定期刑立法状况64

三、不定期刑价值理念65

四、不定期刑利弊存废68

五、不定期刑现实困境69

第四节 自由刑单一化70

一、自由刑单一化界定70

二、自由刑单一化实际状况71

三、自由刑单一化理论争议72

四、自由刑的简约而不单调73

第五章 限制自由刑:管制75

第一节 管制概述75

一、管制形成75

二、管制概念82

第二节 国外限制自由刑85

一、苏俄刑法中的限制自由刑85

二、法国刑法中的限制自由刑87

三、英美等国的社区服务令89

第三节 管制存废与完善91

一、管制存废91

二、现行管制利弊93

三、现行管制完善96

四、管制修正草案98

第六章 剥夺自由刑:拘役101

第一节 拘役概述101

一、拘役形成101

二、拘役概念109

第二节 国外短期自由刑115

一、俄罗斯刑法中的短期自由刑115

二、法、日、意刑法中的短期自由刑116

第三节 拘役存废与完善118

一、拘役利弊118

二、拘役存废119

三、现行拘役完善120

四、拘役修正草案122

第七章 剥夺自由刑:有期徒刑124

第一节 有期徒刑概述124

一、有期徒刑形成124

二、有期徒刑概念127

第二节 国外有期自由刑132

一、俄罗斯刑法中的有期自由刑132

二、法、日、意刑法中的有期自由刑134

第三节 有期徒刑利弊与完善137

一、有期徒刑利弊137

二、有期徒刑完善139

第八章 剥夺自由刑:无期徒刑144

第一节 无期徒刑概述144

一、无期徒刑形成144

二、无期徒刑概念147

第二节 国外无期自由刑151

一、俄罗斯刑法中的无期自由刑151

二、法、日、意刑法中的无期自由刑153

第三节 无期徒刑利弊与完善155

一、无期徒刑利弊156

二、无期徒刑存废158

三、无期徒刑完善159

四、无期徒刑修正草案164

第九章 生命刑:死刑166

第一节 死刑概述166

一、死刑演进166

二、死刑概念174

第二节 国外死刑186

一、各国刑法死刑存废状况186

二、保留死刑国家死刑特点188

第三节 死刑利弊与完善189

一、死刑存废价值溯源189

二、死刑存废理性思辨206

三、死刑的完善211

第十章 附加刑概述216

第一节 附加刑概念特征216

一、附加刑一般界定216

二、我国附加刑特征217

第二节 财产刑与资格刑220

一、财产刑220

二、资格刑220

第十一章 罚金刑221

第一节 罚金刑概述221

一、罚金演进221

二、罚金概念234

第二节 世界各国罚金制度240

一、刑种性质240

二、适用方式244

三、数额模式249

四、缴纳模式(日付或者期付)252

五、适用原则254

六、执行方式255

七、适用范围258

第三节 罚金刑存废与完善262

一、罚金利弊262

二、罚金完善268

三、罚金修正草案277

第十二章 没收财产279

第一节 没收财产概述279

一、没收财产演进279

二、没收财产概念286

三、我国刑法没收287

第二节 国外没收财产制度291

一、国外有关没收的立法状况291

二、国外一般没收制度的特点293

三、国外特别没收制度的特点295

四、追征300

五、我国没收制度与国外没收制度301

第三节 没收财产存废与完善305

一、废除一般没收的争议305

二、废除一般没收的应然306

第十三章 资格刑310

第一节 资格刑概述310

一、资格刑演进310

二、资格刑概念325

三、我国资格刑326

第二节 国外资格刑333

一、国外剥夺资格的立法状况333

二、国外资格刑的类型336

第三节 资格刑存废与完善343

一、资格刑存废343

二、资格刑完善346

三、资格刑修正草案350

第二编 刑罚适用355

第十四章 量刑概述355

第一节 量刑概念355

一、量刑的界定355

二、量刑的特征355

三、量刑的意义357

第二节 量刑原则358

一、国外量刑基准358

二、我国量刑原则363

三、我国量刑原则的完善373

第三节 量刑方法374

一、电脑量刑法375

二、积分刻度量刑法377

三、量刑法的评析379

第十五章 量刑轻重381

第一节 法定刑381

一、法定刑的界定381

二、法定刑与相关概念382

三、法定刑的种类382

四、法定刑的轻重386

第二节 量刑情节389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389

二、量刑情节的分类394

三、从严的法定情节399

四、从宽的法定情节406

五、应当情节与可以情节423

六、我国法定情节的评析425

第十六章 累犯制度427

第一节 各种累犯的规定与构成427

一、累犯蕴含的总体要揽427

二、各国刑法的累犯界定模式428

三、一般累犯与特殊累犯的界定434

第二节 累犯处罚的根据与规定440

一、累犯从严的责任依据440

二、累犯处罚的具体类型442

三、累犯处罚的具体方法444

第三节 我国刑法的累犯制度445

一、我国刑法的一般累犯制度445

二、我国刑法的特殊累犯制度455

三、我国刑法的累犯处罚457

第十七章 自首制度458

第一节 自首的规定与构成458

一、自首立法的总体模式458

二、有关自首的基本构成460

第二节 自首处罚的根据与规定463

一、自首制度的本质根据463

二、有关自首的处罚模式464

第三节 我国刑法的自首制度464

一、一般自首465

二、余罪自首483

三、具体犯罪自首493

四、我国刑法的自首处罚494

第十八章 立功制度495

第一节 立功概念496

一、立功的界定496

二、立功的特征496

第二节 立功类型498

一、一般立功499

二、重大立功499

第三节 立功处罚499

一、相对从宽500

二、绝对从宽500

三、从宽情节500

第十九章 数罪并罚制度501

第一节 数罪并罚的一般概述501

一、数罪并罚的理论地位501

二、数罪并罚的立法框架502

三、数罪并罚的概念特征504

第二节 并罚数罪的基本概念505

一、并罚的数罪表现505

二、并罚的数罪阶段520

第三节 数罪并罚的基本原则527

一、各国刑法数罪并罚原则的基本概况527

二、我国刑法数罪并罚原则的基本特征533

第四节 数罪并罚的一般方法551

一、我国刑法数罪并罚的一般方法551

二、国外刑法数罪并罚的具体方法557

第五节 数罪并罚的特殊情形558

一、关于特殊场合的漏罪、新罪并罚558

二、关于缓刑考验期间的数罪并罚564

三、关于假释考验期间的数罪并罚567

四、关于减刑之后的数罪并罚569

五、关于前罪再审的数罪并罚575

六、关于刑释以后再犯与刑释以前漏罪的处理578

下卷582

第三编 刑罚执行582

第二十章 行刑概述582

第一节 行刑概念582

一、行刑的界定582

二、行刑的特征582

三、行刑的意义584

第二节 行刑原则585

一、行刑原则的概念特征585

二、行刑原则的考察586

三、行刑原则的表述588

第二十一章 缓刑制度593

第一节 各国缓刑状况593

一、缓刑的起源593

二、缓刑的类型594

三、各国立法状况597

第二节 缓刑概念597

一、缓刑的界定597

二、缓刑的特征598

三、缓刑的价值598

四、缓刑与其他措施599

第三节 缓刑适用前提602

一、各国刑法规定602

二、我国刑法规定609

三、缓刑适用要件探讨612

第四节 缓刑考验期限621

一、各国刑法规定621

二、我国刑法规定625

三、缓刑考验期限探讨628

四、缓刑期满法律后果631

第五节 缓刑考验执行632

一、各国刑法规定632

二、我国刑法规定638

三、缓刑考验执行探讨640

第六节 缓刑撤销642

一、各国刑法规定643

二、我国刑法规定649

三、缓刑撤销探讨651

第七节 战时缓刑655

一、战时缓刑的概念655

二、战时缓刑与一般缓刑657

第二十二章 减刑制度658

第一节 各国减刑状况658

一、菲律宾的减刑658

二、越南的减刑659

三、法国的减刑659

四、俄罗斯的改判较轻刑种660

五、西班牙的减刑661

六、美国的减刑661

七、意大利的减刑661

第二节 减刑概念661

一、减刑的界定662

二、减刑的特征662

三、减刑的价值663

四、减刑与其他措施663

第三节 减刑适用条件666

一、形式条件666

二、实质条件669

三、限度条件670

第四节 减刑程序674

一、减刑主体674

二、审理期限674

三、减刑监督675

第五节 减刑后刑期计算675

一、管制、拘役、有期徒刑675

二、无期徒刑675

三、无期徒刑减刑并再次减刑675

四、减刑以后改判675

第二十三章 假释制度679

第一节 各国假释状况679

一、德国的假释制度681

二、意大利的假释制度682

三、俄罗斯的假释682

第二节 假释概念683

一、假释的界定683

二、假释的特征684

三、假释的价值684

四、假释与其他措施686

第三节 假释适用条件689

一、各国刑法规定689

二、我国刑法规定696

三、假释适用要件探讨700

第四节 假释适用主体706

一、各国刑法规定706

二、我国刑法规定707

三、假释适用主体探讨709

第五节 假释考验期限709

一、各国刑法规定709

二、我国刑法规定714

三、假释考验期限探讨716

第六节 假释考验执行721

一、各国刑法规定721

二、我国刑法规定727

三、假释考验执行探讨728

第七节 假释撤销730

一、各国刑法规定731

二、我国刑法规定737

三、假释撤销探讨739

第八节 假释期满的法律效果745

一、各国刑法规定746

二、我国刑法规定747

第二十四章 社区矫正748

第一节 社区矫正概念748

一、社区矫正的界定748

二、社区矫正的特征748

三、社区矫正的价值理念750

第二节 国外社区矫正751

一、美国的社区矫正752

二、英国的社区矫正753

第三节 我国社区矫正756

一、我国社区矫正的概念756

二、我国社区矫正的特征756

第四节 我国社区矫正的完善758

一、推进现代刑罚观念758

二、建构犯罪人评价技术759

三、完善与充实法律规定759

四、加强组织建设760

第四编 刑罚消灭762

第二十五章 刑罚消灭概述762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念762

一、刑罚消灭的界定762

二、刑罚消灭的特征762

三、刑罚消灭与其他措施764

第二节 刑罚消灭的事由767

一、刑罚消灭事由的理论形态768

二、国外刑法刑罚消灭的事由770

三、我国刑法刑罚消灭的事由775

第二十六章 时效概述778

第一节 时效的界定778

一、时效的概念778

二、时效的特点779

第二节 时效的理论根据779

一、所受理论质疑779

二、国外理论阐释780

三、我国理论阐释781

四、理论根据应然783

第三节 时效的立法模式784

一、规定时效的法律类型784

二、时效的具体类型784

第二十七章 追诉时效786

第一节 追诉时效的界定786

一、追诉时效的概念786

二、追诉时效的特点786

三、追诉时效的应有归属787

四、追诉时效的立法归属788

第二节 追诉时效期限788

一、追诉时效期限的理论标准789

二、追诉时效期限的立法状况790

三、我国刑法的追诉时效期限795

四、追诉时效期限探讨799

第三节 追诉时效期限计算803

一、追诉时效期限计算的立法状况803

二、我国刑法追诉时效期限起算的规定807

三、我国刑法追诉时效期限终点的考究817

四、追诉时效期限计算探讨819

第四节 追诉时效进行的停止制度之一:基本概念822

一、追诉时效期限暂停822

二、追诉时效期限中断822

三、追诉时效期限延长823

四、时效进行停止制度比较823

第五节 追诉时效进行的停止制度之二:立法概况824

一、追诉时效期限暂停的立法状况825

二、追诉时效期限中断的立法状况829

三、追诉时效期限有限延长的立法状况831

四、追诉时效期限无限延长的立法状况831

五、追诉时效进行停止制度的效力的立法状况831

第六节 追诉时效进行的停止制度之三:我国立法832

一、追诉时效期限延长的特征833

二、追诉时效期限中断的特征838

第七节 追诉时效进行的停止制度之四:立法完善838

一、取消时效延长的规定839

二、增设时效暂停的规定840

三、完善时效中断的规定841

四、增设时效停止效力的规定846

第二十八章 行刑时效848

第一节 行刑时效的界定848

一、行刑时效的概念848

二、行刑时效的特点848

第二节 行刑时效期限849

一、行刑时效期限的理论标准850

二、行刑时效期限的立法状况851

三、行刑时效期限探讨858

第三节 行刑时效期限计算864

一、行刑时效期限计算的立法状况865

二、行刑时效期限计算探讨867

第四节 特殊场合行刑时效期限与起算870

一、缓刑撤销870

二、假释撤销872

三、减刑874

四、再审改判875

五、刑罚并科876

六、数罪并罚879

第五节 行刑时效进行的停止制度之一:基本概念882

一、行刑时效期限暂停882

二、行刑时效期限中断882

三、行刑时效期限延长883

四、时效进行停止制度比较883

第六节 行刑时效进行的停止制度之二:立法概况884

一、行刑时效实际起算的立法状况884

二、行刑时效期限暂停的立法状况885

三、行刑时效期限中断的立法状况887

四、行刑时效期限延长的立法状况888

第七节 行刑时效进行的停止制度之三:立法建构889

一、无需设置时效延长制度889

二、设置时效进行暂停制度890

三、设置时效进行中断制度892

第二十九章 赦免896

第一节 赦免的概述896

一、赦免的概念896

二、赦免的特点897

第二节 赦免的理论根据898

一、否定赦免的基本根据898

二、肯定赦免的基本根据899

三、赦免的基本根据900

第三节 赦免的法律性质901

一、行政处分902

二、行政与立法902

三、赦免的性质902

第四节 赦免的种类903

一、大赦903

二、特赦905

三、减刑907

四、复权907

第五节 我国的赦免908

一、我国赦免的基本概况908

二、我国特赦的概念特征909

第三十章 前科消灭911

第一节 前科的概念与后果911

一、前科的概念911

二、前科的后果914

第二节 前科消灭的概念与根据916

一、前科消灭的概念916

二、前科消灭的理论根据917

第三节 各国前科消灭条件的立法918

一、法定消灭与裁定消灭918

二、裁定消灭921

三、法定消灭922

第三十一章 复权923

第一节 复权的界定923

一、复权的概念923

二、复权的特征924

三、复权与相关概念925

第二节 各国复权条件的立法926

一、肯定条件并否定条件926

二、肯定条件926

三、可予复权与不予复权927

第五编 保安处分929

第三十二章 保安处分概述929

第一节 保安处分的演进929

一、观念发轫与奠定930

二、制度肇始与确立934

第二节 保安处分的界定939

一、广义保安处分与狭义保安处分939

二、行政保安处分与刑法保安处分941

三、一元论与二元论942

四、并科主义、代替主义、择一主义945

五、保安处分的本质蕴含948

第三十三章 保安处分内容952

第一节 保安处分的基本原则952

一、处分法定原则953

二、处分必要原则957

三、处分均衡原则959

四、处分不定期原则961

第二节 保安处分的适用条件964

一、客观要件:危害行为964

二、主观要件:社会危险性968

第三节 保安处分的适用对象972

一、承受处分措施的人972

二、承受处分措施的物983

第四节 保安处分的具体种类986

一、剥夺自由的保安处分986

二、限制自由的保安处分1001

三、财产保安处分1014

第三十四章 保安处分运作1019

第一节 保安处分的裁量1019

一、处分的宣告机关1019

二、宣告的具体阶段1020

三、与刑罚等并用关系1022

四、保安处分的缓刑1023

第二节 保安处分的执行1027

一、执行机构1027

二、执行顺序1028

三、保安处分的变更1030

第三节 保安处分的消灭1034

一、处分执行完毕而消灭1035

二、处分未予执行而消灭1036

三、执行时效完成而处分消灭1036

四、追诉时效完成而处分消灭1037

五、由于赦免而处分消灭1038

六、犯罪消灭而处分消灭1038

第三十五章 我国相关制度与保安处分建构1039

第一节 我国类似保安处分的处罚措施1039

一、处罚措施的性质1039

二、处罚措施的种类1040

三、处罚措施的内容1043

第二节 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建构1072

一、保安处分制度建构的必要性1072

二、保安处分制度的基本理念1074

三、保安处分制度的立法草案1082

第六编 犯罪其他处置1092

第三十六章 犯罪其他处置1092

第一节 现代刑法的处置观念1092

一、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1092

二、有犯罪未必就有刑罚1092

第二节 刑事特别处置1097

一、刑事特别处置的概念与特征1097

二、刑事特别处置的法律性质1098

三、刑事特别处置的具体类型1100

四、刑事特别处置的适用条件1102

五、国外刑法上的刑事特别处置1103

六、刑事特别处置的完善1104

第三节 刑事特别司法1109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与特征1110

二、国外有关刑事和解的立法1112

术语索引1115

主要参考书目11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