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达拉特旗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达拉特旗志
  •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主办;达拉特旗史志征编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 ISBN:78059596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5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7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达拉特旗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3

大事记11

第一编 政区101

第一章 区域 建置101

第一节 位置101

第二节 面积101

第三节 建置沿革101

第四节 境域104

第二章 行政区划105

第一节 旗衙门105

第二节 组训处105

第三节 旗人民政府105

第四节 乡 苏木 镇概况106

第二编 自然环境131

第一章 地质 地貌131

第一节 地质131

第二节 地貌132

第二章 气候133

第一节 气候特征133

第二节 气温134

第三节 降水 蒸发 霜期134

第四节 日照136

第五节 风136

第三章 水文137

第一节 地表水137

第二节 地下水141

第四章 土壤142

第一节 风沙土142

第二节 栗钙土143

第三节 草甸土144

第四节 盐土146

第五节 沼泽土147

第五章 自然资源147

第一节 土地147

第二节 野生植物148

第三节 野生动物150

第四节 矿藏150

第六章 自然灾害152

第一节 风灾152

第二节 旱灾152

第三节 冰雹155

第四节 霜冻156

第五节 地震156

第六节 雪灾157

第七节 病虫害157

第八节 黄河水灾158

第九节 凌灾159

第十节 洪灾160

第三编 人口167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167

第一节 人口总数167

第二节 人口分布168

第三节 人口发展169

第二章 人口构成171

第一节 民族构成171

第二节 年龄、性别构成172

第三节 文化构成174

第四节 职业构成175

第五节 婚姻状况175

第三章 人口控制176

第一节 宣传教育176

第二节 政策措施176

第三节 机构设置178

第四节 管理成效179

第四编 民族 民俗 宗教183

第一章 民族183

第一节 蒙古族183

第二节 汉族及其他民族183

第三节 民族事务184

第二章 民俗186

第一节 姓氏构成186

第二节 衣食住行188

第三节 婚丧嫁娶190

第四节 礼俗192

第五节 岁时节日193

第六节 禁忌194

第三章 语言195

第一节 蒙汉语应用195

第二节 方言195

第三节 歌谣197

第四节 谚语199

第五节 歇后语203

第四章 宗教204

第一节 藏传佛教204

第二节 天主教209

第三节 宗教事务210

第五编 农业213

第一章 垦务213

第一节 军垦213

第二节 放垦213

第二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215

第一节 土地改革215

第二节 农业互助合作215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216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216

第三章 生产条件217

第一节 农业区划217

第二节 劳动力219

第三节 耕地219

第四节 农机具220

第五节 商品粮基地223

第四章 农作物种类223

第一节 粮食作物223

第二节 经济作物228

第三节 瓜菜薯类229

第五章 农技 农艺232

第一节 耕作232

第二节 肥料232

第三节 农作物保护233

第六章 水产234

第一节 水体234

第二节 养鱼235

第六编 林业239

第一章 资源239

第一节 次生林239

第二节 人工林240

第三节 林木利用241

第二章 营林 育苗241

第一节 育苗241

第二节 植树243

第三节 “三北”防护林建设245

第三章 林木管护245

第一节 林权245

第二节 管护246

第四章 机构248

第一节 行政机构248

第二节 事业单位249

第七编 治沙255

第一章 沙漠化255

第一节 成因255

第二节 类型255

第三节 风沙活动规律256

第四节 危害256

第二章 沙漠治理257

第一节 政策 措施257

第二节 分区治理258

第三节 治沙效益260

第八编 畜牧业263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263

第一节 私有制263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264

第三节 畜牧承包责任制264

第二章 草牧场267

第一节 类型 分布267

第二节 载畜量270

第三节 草场建设270

第四节 草场管理271

第三章 饲养管理273

第一节 饲养方式273

第二节 饲草饲料274

第三节 疫病防治274

第四章 畜禽种类279

第一节 家畜279

第二节 家禽281

第五章 畜种改良281

第一节 山羊改良281

第二节 绵羊改良282

第三节 马、牛、猪、鸡改良283

第六章 畜禽产品284

第一节 皮毛284

第二节 肉奶蛋285

第三节 其他畜禽产品285

第七章 机构286

第一节 行政事业机构286

第二节 种畜场287

第九编 水利291

第一章 水利工程291

第一节 河川治理工程291

第二节 抗洪抢险294

第三节 农田水利工程296

第四节 牧区水利313

第二章 人畜饮水315

第一节 人畜饮水状况315

第二节 人畜饮水工程315

第三章 水土保持320

第一节 水土流失320

第二节 治理321

第四章 水利管理324

第一节 工程管理324

第二节 施工管理324

第五章 机构326

第一节 防凌防汛机构326

第二节 行政事业机构326

第十编 工业331

第一章 煤炭工业331

第一节 资源331

第二节 开采332

第三节 运输333

第四节 管理334

第五节 重点煤矿336

第二章 化学工业337

第一节 化肥337

第二节 橡胶加工338

第三节 刷墙粉338

第三章 建材工业339

第一节 砖瓦339

第二节 水泥339

第三节 石灰340

第四节 陶瓷340

第五节 石英砂341

第四章 电力工业341

第一节 发电341

第二节 输变电线路343

第三节 供电用电345

第五章 食品工业347

第一节 制酒347

第二节 制糖347

第三节 糖油加工348

第四节 食品加工349

第六章 机械工业349

第一节 机构制造349

第二节 冶金铸造350

第三节 农机修造350

第七章 其它工业351

第一节 地毯加工351

第二节 制鞋351

第三节 服装加工352

第四节 木器加工353

第五节 造纸353

第六节 印刷354

第七节 饲料加工354

第八章 管理355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5

第二节 管理体制356

第十一编 乡镇企业359

第一章 经营体制359

第一节 个体企业360

第二节 村办企业360

第三节 乡办企业360

第四节 联办企业361

第二章 生产行业361

第一节 煤炭361

第二节 化工362

第三节 纺织362

第四节 运输362

第五节 建筑363

第六节 餐饮服务363

第七节 食品加工364

第八节 农副产品加工364

第三章 经济效益364

第一节 投入产出364

第二节 名优产品365

第十二编 交通369

第一章 道路369

第一节 秦直道369

第二节 其它古车马道369

第三节 过境公路370

第四节 旗内公路372

第二章 铁路 航空 冰道373

第一节 铁路373

第二节 航空374

第三节 冰道374

第三章 渡口 桥梁375

第一节 渡口375

第二节 桥梁376

第四章 运输382

第一节 交通运输工具382

第二节 客运383

第三节 货运384

第五章 管理385

第一节 交通监理385

第二节 道路养护387

第三节 运输管理388

第十三编 邮电393

第一章 邮政393

第一节 邮路393

第二节 业务394

第二章 电信396

第一节 线路396

第二节 业务398

第三章 管理403

第一节 机构403

第二节 业务管理404

第三节 质量管理404

第四节 线务管理404

第五节 计划管理405

第十四编 财税 金融409

第一章 财政409

第一节 管理409

第二节 收入410

第三节 支出413

第二章 税务417

第一节 机构417

第二节 税制417

第三节 税种419

第四节 税收423

第三章 金融427

第一节 机构427

第二节 货币430

第三节 储蓄433

第四节 信贷435

第五节 债券437

第六节 结算438

第七节 保险438

第十五编 商业443

第一章 商业经营443

第一节 私商443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443

第三节 个体商业444

第四节 国营商业445

第二章 集市贸易448

第一节 农贸市场448

第二节 庙会 物资交流会448

第三章 商品购销449

第一节 收购449

第二节 销售供应450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453

第一节 饮食业453

第二节 其它服务业454

第五章 对外贸易455

第一节 进口商品455

第二节 出口商品455

第六章 粮油购销455

第一节 征购455

第二节 销售456

第二节 储运459

第十六编 经济综合管理465

第一章 计划465

第一节 计划编制465

第二节 计划实施466

第二章 统计468

第一节 机构468

第二节 管理 服务468

第三章 工商物价469

第一节 市场管理469

第二节 物价管理470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472

第四节 商标注册管理473

第五节 计量管理475

第四章 审计476

第一节 机构476

第二节 监督检查477

第十七编 城乡建设 人民生活481

第一章 城乡建设481

第一节 城镇建设481

第二节 乡村建设484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485

第四节 环境保护487

第五节 建筑业488

第二章 人民生活489

第一节 农牧民生活489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490

第十八编 党派 社团49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493

第一节 达拉特旗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493

第二节 达拉特旗党委工作机构494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495

第四节 宣传教育502

第五节 纪律检查503

第六节 统一战线505

第七节 政法工作506

第八节 党史资料征集507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508

第一节 组织机构508

第二节 党员情况508

第三章 社会团体509

第一节 总工会509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512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513

第四节 共青团与少先队516

第五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521

第六节 工商业联合会522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522

第十九编 政权 政协527

第一章 清朝、中华民国政权527

第一节 达拉特旗衙门527

第二节 达拉特组训处528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地方组织529

第一节 选举529

第二节 达拉特旗人民代表大会530

第三节 乡、苏木、镇人民代表大会533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533

第五节 议案处理与调查视察535

第三章 地方人民政府537

第一节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537

第二节 乡苏木镇人民政府544

第三节 监察545

第四节 信访545

第四章 政治协商会议地方机构546

第一节 政协达拉特旗历届委员会546

第二节 主要工作551

第二十编 司法555

第一章 公安555

第一节 机构设置555

第二节 户籍管理556

第三节 治安管理557

第四节 案件侦破559

第五节 监所管理560

第六节 交通管理561

第二章 检察562

第一节 机构562

第二节 刑事检察563

第三节 法纪检察563

第四节 经济检察564

第五节 监所检察564

第三章 审判565

第一节 机构565

第二节 刑事审判565

第三节 民事审判566

第四节 经济审判566

第五节 申诉复查567

第四章 司法行政567

第一节 机构567

第二节 法制宣传568

第三节 人民调解569

第四节 律师 公证569

第二十一编 良政 劳动 人事573

第一章 民政573

第一节 扶贫573

第二节 救灾574

第三节 社会救济576

第四节 优抚577

第五节 退伍军人安置580

第六节 孤寡老人供养580

第七节 孤儿弃婴收养581

第八节 残疾人福利事业581

第九节 婚姻登记582

第十节 殡葬管理582

第十一节 侨务583

第十二节 地名普查583

第十三节 区划管理584

第十四节 机构584

第二章 劳动585

第一节 用工形式585

第二节 劳动就业586

第三节 技术培训588

第四节 劳动保护保险588

第五节 工资589

第六节 机构591

第三章 人事591

第一节 干部状况591

第二节 干部管理593

第三节 干部制度594

第二十二编 军事601

第一章 兵役制度601

第一节 中华民国兵役制度60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制度601

第二章 地方武装602

第一节 地主武装602

第二节 土匪武装602

第三节 独贵龙武装602

第四节 保安司令部603

第五节 组训处604

第六节 游击队604

第七节 人民武装部605

第八节 民兵608

第九节 武警中队609

第三章 驻军与人民防空610

第一节 民国时期驻军610

第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613

第三节 人民防空614

第四章 战事615

第一节 “独贵龙”与王府之战615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战事615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618

第四节 剿匪战斗619

第二十三编 科技623

第一章 科技组织623

第一节 管理机构623

第二节 团体学会623

第三节 科技队伍625

第四节 三级农科网625

第二章 科技普及626

第一节 科普宣传626

第二节 科技咨询626

第三节 技术培训627

第四节 情报交流629

第三章 科技推广研究629

第一节 农业科技629

第二节 林、牧业科技631

第三节 工业科技632

第四节 医疗卫生科技634

第五节 气象预报634

第六节 地震测报635

第七节 获奖科技成果638

第二十四编 教育645

第一章 旧式教育645

第一节 教堂学校645

第二节 私塾645

第三节 国立学校645

第二章 学前教育646

第一节 幼儿园646

第二节 学前班647

第三章 小学教育647

第一节 蒙古语授课小学647

第二节 汉语授课小学650

第四章 中学教育652

第一节 蒙古语授课普通中学652

第二节 汉语授课普通中学653

第五章 成人教育655

第一节 农牧民教育655

第二节 职工干部教育656

第三节 扫盲656

第六章 职业技术教育657

第一节 半耕半读657

第二节 “五·七”学校657

第三节 职业中学657

第七章 经费 设施 勤工俭学658

第一节 经费658

第二节 设施659

第三节 勤工俭学659

第八章 教育改革660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660

第二节 教学改革661

第九章 教师661

第一节 基本情况661

第二节 师资培训663

第三节 教师待遇663

第十章 管理机构与重点学校6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664

第二节 重点学校664

第二十五编 文化669

第一章 机构669

第一节 行政事业机构669

第二节 文艺团体672

第二章 创作 演出 群众文化673

第一节 学术著作673

第二节 文艺创作674

第三节 演出678

第四节 群众文化679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报刊679

第一节 广播679

第二节 电视680

第三节 报刊680

第四章 档案681

第一节 收藏管理681

第二节 编研利用682

第五章 文物 名胜古迹682

第一节 文物682

第二节 名胜古迹683

第二十六编 医药 卫生689

第一章 机构689

第一节 行政机构689

第二节 医疗机构689

第二章 医疗695

第一节 医疗队伍695

第二节 医疗技术696

第三节 医疗制度改革697

第三章 疫病防治698

第一节 地方病698

第二节 传染病700

第四章 公共卫生701

第一节 食品卫生701

第二节 环境卫生702

第三节 学校卫生702

第四节 工业卫生702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703

第五章 妇幼保健704

第一节 妇女保健704

第二节 幼儿保健705

第六章 医政 药政706

第一节 医政706

第二节 药政706

第二十七编 体育711

第一章 传统体育711

第一节 民族体育711

第二节 民间体育711

第二章 群众体育712

第一节 农牧民体育712

第二节 职工体育712

第三章 学校体育713

第一节 体育课713

第二节 广播体操713

第四章 竞技体育714

第一节 比赛活动714

第二节 成绩714

第五章 设施718

第一节 运动场地718

第二节 体育器材718

第三节 机构719

第二十八编 人物723

第一章 传记723

第二章 名录743

第三章 简介7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