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本论 精神生产方式批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智本论 精神生产方式批判
  • 相晓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团结出版社
  • ISBN:978751260048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脑力劳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智本论 精神生产方式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 言 迎接智慧文明时代1

一、读书的方法论——把脑力劳动变成自觉的精神生产1

二、智本运营理论——无形资产可以变成有形资产3

三、用智慧反控资本——只有精神生产方式才能根治金融危机6

四、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人类已经迎来智慧文明时代9

附:《智本论》解决的21个时代问题11

第一篇 哲学的革命22

第一章 系统辩证法22

一、系统思想起源22

二、哲学的系统观31

三、系统辩证法34

四、系统辩证法的基本范畴39

第二章 心物合一论47

一、名实辩证法47

二、心物统一论50

三、心物合一,同归于理56

第三章 互动认识论59

一、注意力的主体和客体59

二、注意力效应与群体认识63

三、互动认识论65

四、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70

第二篇 精神生产方式的构成80

第一章 精神生产力80

第二章 精神生产力的要素81

一、精神生产者——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脑力劳动者81

二、生产工具——以人脑为主,以电脑和互联网为辅85

三、生产资料——知识和信息宝库成为新的不能被独占的生产资料90

四、劳动对象——自然、宇宙以及人类社会都是脑力劳动的对象,即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91

五、劳动产品——各种认识、反映并能改变世界的精神产品92

六、精神生产方式的社会条件94

七、精神生产的社会分工97

第三章 精神生产的生产关系102

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信息、知识等精神资源的共有制102

二、人们在精神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103

三、精神产品的分配方式105

第三篇 物质生产的价值实现112

第一章 营销的发展过程112

第二章 品牌营销理论119

一、品牌的本质119

二、注意力效应、知名度和美誉度122

三、品牌传播124

四、品牌定位127

五、品牌精神130

六、品牌系统132

第三章 品牌的维护136

一、名和实的矛盾136

二、品牌主体和品牌受众之间的矛盾138

三、知名度和美誉度之间的矛盾139

四、子品牌和母品牌之间的矛盾141

五、竞争品牌之间的矛盾142

六、品牌受众和外部环境的矛盾144

七、品牌个性和品牌共性的矛盾145

第四篇 精神生产的价值实现152

第一章 注意力效应的运动152

一、注意力效应的转移152

二、注意力效应的放大153

三、注意力效应的强化155

第二章 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157

一、精神产品的二重性157

二、精神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158

三、名利双收是精神生产的价值实现方式159

第三章 几类精神产品162

一、文章163

二、书165

三、音乐173

四、电影电视177

五、体育比赛181

六、艺术品185

第五篇 传媒业的价值实现(媒体运营论)194

第一章 媒体批判194

一、媒体的本质194

二、媒体与精神生产197

三、媒体与注意力效应199

四、发行和广告盈利模式201

第二章 媒体的社会功能与盈利模式204

一、联系整个社会系统的中介204

二、物质生产的品牌传播工具206

三、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工具208

四、群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210

第三章 媒体的桎梏和突围213

一、用认识论统驭传播学213

二、将公信力纳入品牌内涵214

三、将受众纳入媒体运营边界218

第六篇 智慧产业的价值实现(智慧经济论)226

第一章 认识智慧226

一、知识和智慧226

二、智慧的生产228

三、智慧的教育230

第二章 策划业与智慧产业233

一、策划与智慧233

二、策划业标志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236

三、策划与咨询238

四、策划业发展成智慧产业241

第三章 智慧产业的价值实现244

一、转变成知识产权244

二、创造品牌价值247

三、组合生产要素248

第七篇 系统价值论258

第一章 物质生产价值理论258

一、商品价值的矛盾——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258

二、价值、价格与市场机制259

三、使用价值、价值和利润262

四、私有制参与物质生产266

五、资本的泛化与劳动的资本化269

第二章 系统增值理论271

一、物质生产方式的系统增值271

二、生产方式的系统效应274

三、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276

四、剥削的现象和本质278

第三章 智慧价值理论283

第八篇 市场经济论294

第一章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294

一、工商业的统一和价值链的形成294

二、生产要素的泛化和要素市场的出现296

三、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299

第二章 品牌与产业链302

一、商品生产和品牌生产302

二、产业链纳入品牌边界305

三、产业整合与市场机制309

第三章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314

一、物质生产的精神化314

二、精神生产的资产化316

三、精神生产的产业链321

第四章 市场机制对社会生产的调节325

一、价格机制与信息机制325

二、信息机制和品牌329

三、市场机制与个人价值334

四、市场机制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338

第九篇 根治国际金融危机346

第一章 从经济危机到金融危机346

一、商品过剩发展成资本过剩346

二、投机驱逐投资349

第二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354

一、资本与劳动的断裂354

二、资本与社会生产的断裂356

第三章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运动360

一、劳动发展成智本360

二、智本反控资本363

后 记 我是马克思的学生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