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筑梦民生 中国民间信仰新思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筑梦民生 中国民间信仰新思维
  • 刘道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621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信仰-民间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筑梦民生 中国民间信仰新思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色音1

前言1

第一章 灵魂、鬼神与民间信仰的产生1

一、解释之工具2

1.群体的经验:梦境3

2.少数人群濒死的特殊感知6

3.少数人的特异功能实践:巫师与亡灵之沟通10

4.对宇宙万物及人类由来的解释16

5.鬼使神差的巧合21

二、精神之工具23

1.人的三重属性导致三种需求23

2.人需要明确生命之意义24

3.人需要消除恐惧,平衡身心26

三、社会凝聚与控制之工具29

1.族群之凝聚29

2.个人行为之控制33

3.神灵与宗教产生的必然性35

第二章 民间信仰的性质、特征与结构39

一、民间信仰的性质40

1.民间信仰是不是宗教40

2.民间信仰是怎样一种宗教44

3.民间信仰筑梦民生理论探索49

二、民间信仰的特征与结构53

1.多元一体性54

2.工具性68

3.服务性74

4.包容性80

5.整合性83

第三章 生命意义与终极关怀87

一、民间信仰对生命意义之建构88

二、民间信仰蕴涵的终极关怀精神93

1.问题的提出93

2.从容面对,游戏处之96

3.灵魂不灭,超越有限105

4.让死者有尊严地逝去115

5.死而不绝,灵识永存117

6.让不幸夭折者安息:冥婚、祭厉与施孤习俗133

第四章 希望之建构155

一、希望、信念与人生156

二、建构一生之希望159

1.人生礼仪对人生希望之构建159

2.建房民俗对人生希望之建构179

三、建构一年之希望190

1.除夕新年习俗建构新年希望190

2.春祈习俗建构新年丰收希望194

3.庙会活动对新年成功与吉祥信念之建构198

四、建构一事之希望201

第五章 建构之路径207

一、路径之一:神化时空208

1.神化空间208

2.神化时间212

二、路径之二:神化卑微218

三、路径之三:游戏伟大223

四、路径之四:祭祀结亲233

1.祭祀之由来233

2.祭祀之实质235

3.敬祭恶神之智慧238

五、路径之五:意战驱邪243

第六章 希望之维系251

一、维系个人与群体的精神健康252

1.禁忌性维系252

2.周期性“进补”255

二、维系社会的和谐有序262

1.神化伦理道德263

2.设立神圣监控系统266

3.“君权神授”与“君权神控”269

4.建构社会表彰系统273

5.培育行善世风276

三、维系社会团结与凝聚280

1.圣化祖先,使民众精神有所皈依280

2.建构信仰中心,增强地方认同与社会凝聚力285

3.国家以敬祭神明为治国安民之具289

第七章 希望之重构293

一、个人与家族希望之重构294

1.巫术仪式:驱邪除病294

2.丧葬礼仪:化凶为吉298

3.安龙仪式:重振自信304

二、村落或社区希望之重构307

1.祈禳仪式:化解天灾307

2.大幡醮仪:解除人祸316

3.重振民心国运:1896年的泉州“万缘普度”仪式322

三、重构之路径与特征325

1.虔诚祭禳,官民无别326

2.其祭在神,其治在人328

3.厉鬼致灾,禳灾多祭厉329

4.船随水涨,灾大法高331

第八章 变迁规律335

一、从恐惧到理性:观念之变迁336

二、从实物到象征:行为之变迁(一)340

1.从人殉到陶俑340

2.从实物到象征343

三、从神圣到世俗:行为之变迁(二)348

四、从娱神到娱人:行为之变迁(三)352

五、从单一到复合:内涵与功能之变迁356

参考文献363

后记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