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纪录片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纪录片概论
  • 欧阳宏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923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电视纪录片-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纪录片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纪录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二、纪录片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4

三、纪录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0

第一章 纪录片的发展13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的起步期(1958—1978)13

一、纪录片创作起步期的总体特征14

二、纪录片创作起步时期的代表作品:《收租院》17

三、意识形态扩大化的教训与启示18

第二节 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期(1979—1990)20

一、纪录片创作发展期的总体特征20

二、纪录片创作发展期的代表作品及栏目24

三、纪录片创作发展期的代表编导及创作群体29

四、错误意识形态化的教训与启示30

第三节 纪录片创作的繁荣期(1991—1996)31

一、纪录片创作繁荣期的总体特征32

二、纪录片创作繁荣期的代表作品及栏目40

三、纪录片创作繁荣期的代表编导及创作群体42

第四节 纪录片创作的拓展期(1997— )44

一、纪录片创作拓展期的总体特征44

二、纪录片创作拓展期代表编导及作品49

第二章 纪录片与社会53

第一节 纪录片与政治53

一、纪录片与政治关系回溯53

二、纪录片以政治事件和政治生活为重要题材55

三、政治对纪录片的影响57

四、纪录片的意识形态性及其政治功能59

第二节 纪录片与经济62

一、经济对纪录片的影响62

二、纪录片的经济功能67

第三节 纪录片与文化69

一、文化范畴与纪录片文化69

二、文化对纪录片的影响70

三、纪录片的文化意义73

四、纪录片的文化功能75

第三章 纪录片的主要类型78

第一节 新闻纪录片79

一、概念认定79

二、新闻纪录片发展简述80

三、新闻纪录片的特点81

第二节 历史文化纪录片83

一、文化寻根与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兴起83

二、在内外影响下成长的历史文化纪录片84

三、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特点86

第三节 理论文献纪录片87

一、理论文献纪录片称谓之辨87

二、理论文献纪录片题材的扩展88

三、理论文献纪录片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的嬗变90

第四节 人文社会纪录片91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内涵92

二、人文社会纪录片的特点92

三、人文社会纪录片存在的问题95

第五节 自然科技纪录片96

一、自然科技纪录片的内涵96

二、自然科技纪录片的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96

三、自然科技纪录片创作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98

第六节 人类学纪录片100

一、人类学纪录片的含义100

二、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101

三、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特点102

第四章 纪录片的基本特征106

第一节 影像纪实本性106

一、影像本性106

二、真实性107

三、主体的自觉性109

第二节 纪录片的艺术特性111

一、叙事特色111

二、屏幕造型116

第三节 纪录片的文化特性118

一、纪录片的文化构成118

二、纪录片的文化特性119

第五章 纪录片的审美特征122

第一节 纪录片审美的特殊性122

一、纪录片审美的复杂性——在艺术与非艺术的临界点上122

二、纪录片审美的特殊性——三重“二律背反”及其时代演进127

三、我国现阶段纪录片审美的复杂性与特殊性132

第二节 纪录片的审美特征135

一、多重境界的真实美136

二、历史意识下的人文美141

三、剪辑后的过程美146

第六章 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154

第一节 作为美学的纪实主义154

一、纪实、真实与纪实主义154

二、纪实美学的主客体关系157

三、纪实语言的真与美162

第二节 纪实主义在纪录片中的回归166

一、纪实主义在电影纪录片中的发展166

二、纪实主义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回归167

第三节 纪实主义兴起的原因169

一、文化思潮的变迁170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需求171

三、先进科技设备的推动172

四、其他影响因素174

第四节 纪实主义面临的问题175

一、反映生活缺乏深度175

二、视听形象素材理解的多义性对真实性的影响177

三、唯收视率导致的负面效应178

四、题材选择的雷同及纪实形式的泛滥178

第五节 纪实主义与审美需求的协调179

一、用艺术美完善纪实主义的境界179

二、用“善”的观念指导纪实主义创作182

三、用审美理想提升纪实主义的品格184

第七章 纪录片创作的哲学理念187

第一节 纪实与真实187

一、纪实手法勃兴的动因188

二、纪实手法的理论渊源189

三、纪实手法的五个维度189

四、纪实不是真实191

五、虚构——通向真实的另一条道路192

第二节 主观与客观193

一、客观之辨194

二、主观之辨196

三、主观的边界之争197

第三节 再现与表现199

一、争论的缘起199

二、再现之辨201

三、表现之辨203

第四节 虚构与原生态205

一、纪录片的搬演206

二、纪录片搬演的可能性208

三、纪录片搬演的原则209

第八章 纪录片的创新理念213

第一节 题材选取的时代理念213

一、边缘题材的兴起214

二、中心社会在纪录片中的消退216

三、回归当下社会生活219

第二节 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理念223

一、历史的单一与当前的单一224

二、走向多样化225

第三节 创作模式的创新理念227

一、对他者的模仿227

二、模仿中的个性228

三、走向个性化230

第九章 纪录片创作的影响比较233

第一节 “形象化的政论”与新闻报道233

一、正本清源:“形象化的政论”的本意233

二、新闻纪录片:回顾与反思235

三、比较分析:“形象化的政论”与新闻纪录片236

第二节 “格里尔逊式”与主题先行238

一、解剖影响者:完整理解“格里尔逊式”238

二、观照被影响者:“主题先行”的创作理念241

三、思辨与拷问:动因、成就及局限243

第三节 直接电影与客观纪实244

一、影响者:“直接电影”245

二、被影响者:客观纪实运动247

三、直接电影:被误读的神话249

第四节 真实电影、自我反射式与主体介入250

一、何为“真实电影”?250

二、比较分析:“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250

三、在路上——“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在中国252

第十章 纪录片创作流派256

第一节 “京派”纪录片257

一、“京派”文化和“京派”纪录片257

二、“京派”纪录片的特点259

第二节 “海派”纪录片263

一、“海派”文化和“海派”纪录片263

二、“海派”纪录片的特点264

第三节 “西部”纪录片268

一、西部与“西部”纪录片268

二、“西部”纪录片的特点269

第十一章 纪录片的语言系统274

第一节 画面语言274

一、画面语言:纪录片的本体语言274

二、画面语言的表达方式276

第二节 声音语言279

一、声音语言的独特魅力279

二、纪录片中声音语言的运用280

第三节 声画结合285

一、声音与画面的关系285

二、声画结合的综合语言286

第十二章 纪录片的制作流程289

第一节 前期准备289

一、选择合适的题材289

二、前期采访293

三、构思、立意294

第二节 拍摄现场的操作295

一、纪录片的现场拍摄295

二、现场采访与录音303

三、对待被拍摄对象307

第三节 后期制作309

一、两种剪辑方式309

二、剪辑的具体操作312

三、解说词、音乐、字幕、特技的运用314

第十三章 纪录片创作的管理机制317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管理的现状317

一、体制内管理317

二、体制外管理320

三、纪录片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322

第二节 纪录片栏目运作透视323

一、栏目化的动因与历程323

二、栏目化的困境与未来325

第三节 纪录片评奖机制326

一、主要的纪录片评奖326

二、纪录片评价方式的更新和角色的转换328

第十四章 建立纪录片的市场化机制330

第一节 纪录片市场现状330

一、纪录片市场化发展的历程与现状331

二、纪录片市场环境分析332

第二节 纪录片在节目市场中的生长空间334

一、纪录片市场334

二、纪录片市场化滞后的原因335

第三节 建立产品交换平台340

一、电影电视节成为主要交易渠道340

二、亟须建立规范的常设性交易平台342

第四节 频道细分化与纪录片经营343

一、小众化“窄播”与纪录片市场343

二、频道专业化与纪录片市场化344

后记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