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钧瓷艺人录 政治市场和技艺框架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学叙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钧瓷艺人录 政治市场和技艺框架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学叙事](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4624866.jpg)
- 王洪伟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3474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钧窑-陶瓷-工艺美术-美术家-生平事迹-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钧瓷艺人录 政治市场和技艺框架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学叙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 论 方法、理论与结构框架1
第一节 人物志与社会学写作1
第二节 社会理论资源5
一、“惊扰一窄化”理论5
二、苦难社会学和底层研究8
第三节 资料来源和结构框架14
第一章 禹州神垕钧瓷:中国钧瓷史缩影16
第一节 神垕概况17
一、地理资源17
二、人口与行政建制19
三、经济发展22
四、文化教育24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里的中国钧瓷史纲要25
第三节 中国钧瓷史述(上):传统经验科学阶段29
一、“唐花瓷”:钧瓷启蒙期29
二、北宋鼎盛期32
三、金元钧窑系形成期36
四、明清钧窑衰落期39
第四节 中国钧瓷史述(下):现代理性科学阶段41
五、晚清民国复兴期41
六、共和国官窑时期46
七、钧民窑繁华时期52
八、现代钧瓷业扩张期56
第二章 神垕卢家63
第一节 神垕卢氏谱系64
第二节 神垕卢家代际钧艺成就67
一、第一代67
二、第二代67
三、第三代68
四、第四代73
五、第五代75
六、第六代76
第三节 中国钧瓷艺人的历史缩影78
一、新中国成立前:权力和市场的双重压榨78
二、集体化时期:感恩和荣光83
三、寂寞身后89
第三章 神垕刘家:刘保平、刘国安、刘富安94
第一节 刘保平:共和国钧窑的倡导者、组织者、推动者95
一、组织恢复钧瓷研烧第一人99
二、落难99
三、自杀及平反100
第二节 刘国安:最卓越的钧瓷艺人培育师101
一、艺精而成102
二、力挽狂澜以不倾103
三、官办瓷业颓势的反思104
四、当代钧艺“孵化器”107
第三节 悲情刘富安:中国钧瓷史首位“国大师”109
一、钧艺生涯110
二、钧艺成就115
三、当钧瓷艺人遭遇行政117
四、使命和担忧119
第四章 钧艺老人及其后裔123
第一节 钧瓷史上闪现的杰出艺人124
第二节 王凤喜:“三绝”艺人126
第三节 郗杰:断续的钧艺之家129
第四节 杨书信:钧艺老人之“富家”132
一、最老的钧瓷老艺人132
二、“杨家钧窑”:钧艺望族后继有人135
三、杨付洲:钧瓷“醉烧”第一人136
四、王金合:当代中国钧瓷集大成者?137
五、张义:当代钧瓷“学者”艺人143
第五章 任坚:一生坎坷的“知识”艺人146
第一节 陶瓷世家146
第二节 志学于瓷147
第三节 政治磨难中的钧瓷生涯149
第四节 家教:切需一技之长152
第五节 钧陶科研成就156
第六节 当代钧界“任家军”162
第六章 神垕孔家173
第一节 孤儿孔铁山173
第二节 发迹地图177
第三节 孔家兄弟180
第四节 当代钧瓷工艺开创者186
第五节 孔家“国礼”踏上联合国圣坛191
第六节 产业化实践和梦想198
第七章 晋佩章:中国钧瓷实践型“史记者”203
第一节 楔子203
第二节 荣耀身后203
第三节 晋佩章的前世今生208
一、一进山城209
二、二进山城211
三、三进山城212
四、晋家子女215
五、最后的日子216
第四节 晋佩章烧钧:机理、成效、影响与理念219
一、晋氏研烧史220
二、烧钧成就和思想225
第五节 晋佩章钧研:田野、工艺、文史集大成者228
一、实践型“史记者”229
二、钧研资源233
第六节 晋佩章钧瓷研究成就与局限236
一、成就236
二、局限239
第七节 大师操守和晋佩章精神241
第八章 苗锡锦:中国钧瓷文化的守望者245
第一节 苦难的童年245
第二节 从业246
第三节 涉政249
第四节 主编《钧瓷志》251
第五节 十五年艰辛路254
第六节 钧艺创新256
第七节 钧研贡献259
第九章 集体化时期的钧瓷艺人265
第一节 宏观政治经济背景266
一、钧瓷恢复研烧时期的地方政治经济形势266
二、钧瓷恢复研烧时期的国家产业政策275
第二节 共和国官窑繁育的钧瓷艺人279
第三节 钧瓷艺人的政治化289
一、翻身和感恩289
二、政治“忠诚”和生产“变通”291
第四节 钧瓷技艺的传承298
一、家族传承300
二、师徒传承304
三、现代学校教育307
第五节 钧艺成就和局限311
第六节 集体化时期钧瓷艺人类型学分析319
一、钧瓷二厂的钧瓷艺人319
二、国营瓷厂的钧瓷艺人325
三、钧瓷一厂的钧瓷艺人330
附录一 刘振海:钧瓷二厂制钧工艺的奠基者335
一、钧艺家世335
二、“二厂”钧窑创建者336
三、患难兄弟340
四、一窑烧造四瓷341
五、刘建军:还原钧瓷艺术品性343
六、刘志军:古钧堆里与历史细语347
附录二 王振营:饱受政治风浪颠簸的钧瓷艺人351
附录三 杨志:底层崛起的正统艺人356
一、居无定所的流荡岁月356
二、学艺358
三、技艺创新360
四、自建窑口361
五、“国大师”的宏愿和焦虑362
六、杨晓峰:渐渐长成的新秀艺人366
第十章 市场转型背景下的钧瓷艺人371
第一节 钧瓷艺人的结构分化372
第二节 当代钧瓷艺人总体群像381
一、转型之难381
二、六十年代386
三、传统工艺的坚守者388
四、职业“钧”人400
第三节 傅振华:把钧瓷刻入印史的民间篆刻艺术家409
一、首款钧瓷印出炉记409
二、自创钧瓷篆刻工艺411
三、从篆刻寻求钧瓷艺术真谛412
第四节 苗峰伟:中国钧瓷史上最卓越的战略“钧商”414
一、钧瓷史上的商界名家414
二、艰难入场416
三、开创传统钧窑现代商业运作模式417
四、最现代钧窑的“传统情怀”421
结语425
参考文献435
田野访谈440
致谢441
后记 我为何书写中国钧瓷艺人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