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4621658.jpg)
- 陈东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400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868页
- 文件大小:256MB
- 文件页数:882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医学检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与方法第一章 显微镜3
第一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3
第二节 暗视野显微镜5
第三节 荧光显微镜5
第四节 相差显微镜6
第五节 倒置显微镜7
第六节 电子显微镜8
第二章 临床细菌检验技术与方法11
第一节 形态学检查11
第二节 细菌分离培养16
第三节 细菌鉴定24
第三章 临床真菌学检验基本技术49
第一节 形态学检查49
第二节 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51
第四章 其他病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与方法54
第一节 支原体和脲原体检验54
第二节 衣原体检验56
第三节 螺旋体检验57
第四节 立克次体检验59
第五章 微生物商品手工和自动化检验系统60
第一节 概述60
第二节 商品手工检验系统60
第三节 自动化检验系统63
第六章 临床微生物流行病学分析方法72
第一节 概述72
第二节 常用临床微生物分型基本技术73
第七章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试剂与培养基77
第一节 常用试剂与配制方法77
第二节 常用培养基86
第八章 消毒与灭菌121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121
第二节 物理消毒与灭菌方法121
第三节 化学消毒与灭菌124
第四节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和相关物品的消毒与灭菌125
第二篇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第九章 临床常见标本的采集、运送及处理129
第一节 标本采集、运送与处理原则129
第二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132
第三节 泌尿生殖道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135
第四节 粪便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139
第五节 呼吸道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142
第六节 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147
第七节 穿刺液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149
第八节 真菌感染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152
第十章 临床标本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及检验流程154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常见的病原菌及检验流程154
第二节 泌尿生殖道标本常见的病原菌及检验流程155
第三节 粪便标本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及检验流程156
第四节 痰及下呼吸道标本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及检验流程158
第五节 穿刺液标本常见的病原菌及检验流程159
第六节 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中常见的病原菌及检验流程160
第七节 眼、耳、鼻、喉标本中常见的病原菌及检验流程161
第三篇 临床细菌学检验169
第十一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169
第一节 细菌分类学概述169
第二节 细菌的分类方法170
第三节 细菌的分类系统171
第十二章 需氧革兰阳性球菌173
第一节 需氧革兰阳性球菌鉴定法则与初步分群173
第二节 葡萄球菌属178
第三节 微球菌属与相关菌185
第四节 链球菌属194
第五节 肠球菌属208
第六节 气球菌属213
第七节 乏养球菌属和颗粒链菌属216
第八节 乳球菌属218
第九节 孪生球菌属220
第十节 无色藻菌属222
第十一节 片球菌属225
第十三章 需氧革兰阴性球菌228
第一节 奈瑟菌属228
第二节 卡他莫拉菌236
第十四章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240
第一节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鉴定概述240
第二节 革兰阳性棒杆菌242
第三节 李斯特菌属264
第四节 丹毒丝菌属267
第五节 隐秘杆菌属269
第六节 加德纳菌属271
第七节 分枝杆菌属272
第八节 诺卡菌属289
第九节 红球菌属294
第十节 链霉菌属与马杜拉放线菌属297
第十一节 库特菌属299
第十二节 戈登菌属301
第十三节 需氧芽胞杆菌属302
第十五章 肠杆菌科314
第一节 肠杆菌科概述与初步分群314
第二节 埃希菌属317
第三节 志贺菌属321
第四节 沙门菌属324
第五节 克雷伯菌属327
第六节 肠杆菌属333
第七节 枸橼酸杆菌属337
第八节 沙雷菌属341
第九节 变形杆菌属345
第十节 普罗威登斯菌属348
第十一节 摩根菌属350
第十二节 克吕沃菌属352
第十三节 泛菌属353
第十四节 耶尔森菌属356
第十五节 爱德华菌属364
第十六节 肥杆菌属365
第十七节 布拉格菌属366
第十八节 莱克勒菌属367
第十九节 光杆菌属368
第二十节 约克纳菌属370
第二十一节 布丘杆菌属370
第二十二节 爱文菌属371
第二十三节 拉恩菌属372
第二十四节 西地西菌属374
第二十五节 布特维西菌属375
第二十六节 塔特姆菌属376
第二十七节 特布尔西菌属377
第二十八节 致病杆菌属377
第二十九节 默勒菌属380
第三十节 勒米诺菌属381
第三十一节 邻单胞菌属382
第三十二节 哈夫尼亚菌属384
第三十三节 拉乌尔菌属386
第十六章 弧菌属与气单胞菌属388
第一节 弧菌属388
第二节 气单胞菌属392
第十七章 非发酵菌及少见革兰阴性杆菌395
第一节 非发酵菌的初步分群395
第二节 假单胞菌属397
第三节 不动杆菌属403
第四节 窄食单胞菌属407
第五节 伯克霍尔德菌属410
第六节 莫拉菌属412
第七节 产碱杆菌属414
第八节 无色杆菌属416
第九节 金黄杆菌属418
第十节 苍白杆菌属421
第十一节 根瘤菌属423
第十二节 丛毛单胞菌属425
第十三节 食酸菌属427
第十四节 甲基杆菌属429
第十五节 玫瑰单胞菌属432
第十六节 黄单胞菌属435
第十七节 鞘氨醇单胞菌属437
第十八节 色杆菌属439
第十九节 军团菌属442
第二十节 黄杆菌属444
第二十一节 金色单胞菌属446
第二十二节 鞘氨醇杆菌属447
第二十三节 黄色单胞菌属449
第二十四节 希瓦菌属450
第二十五节 巴尔通体属453
第二十六节 代夫特菌属455
第二十七节 威克斯菌属457
第二十八节 伯杰菌属458
第二十九节 罗尔斯顿菌属459
第三十节 短波单胞菌属461
第三十一节 寡源菌属463
第三十二节 稳杆菌属464
第三十三节 伊丽莎白菌属465
第十八章 苛养性细菌468
概述468
第一节 嗜血杆菌属469
第二节 博德特菌属478
第三节 艾肯菌属480
第四节 金氏杆菌属482
第五节 心杆菌属484
第六节 萨顿菌属486
第七节 放线杆菌属487
第八节 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490
第九节 链杆菌属493
第十节 Dysgonomonas相关细菌494
第十一节 未命名革兰阴性苛养细菌494
第十九章 人畜共患病病原菌496
第一节 布鲁菌属496
第二节 巴斯德菌属498
第三节 弗朗西斯菌属500
第四节 阿菲波菌属502
第二十章 专性厌氧菌505
第一节 消化链球菌属505
第二节 消化球菌属510
第三节 韦荣球菌属511
第四节 氨基酸球菌属512
第五节 巨球形菌属513
第六节 丙酸杆菌属514
第七节 放线菌属516
第八节 双歧杆菌属519
第九节 真杆菌属521
第十节 乳杆菌属522
第十一节 蛛网菌属525
第十二节 动弯杆菌属526
第十三节 拟杆菌属526
第十四节 普雷沃菌属530
第十五节 卟啉单胞菌属532
第十六节 梭杆菌属533
第十七节 纤毛菌属535
第十八节 沃廉菌属537
第十九节 梭菌属538
第二十一章 弯曲和螺旋形革兰阴性杆菌545
第一节 弯曲菌属545
第二节 螺杆菌属546
第三节 弓形菌属548
第二十二章 螺旋体550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属550
第二节 疏螺旋体属551
第三节 密螺旋体属552
第二十三章 支原体和相关细胞内寄生菌553
第一节 支原体属和脲原体属553
第二节 衣原体属554
第三节 立克次体属556
第四节 埃立克体属557
第五节 无形体属559
第六节 新立克次体属561
第七节 沃尔巴克体属562
第八节 埃及小体属563
第九节 柯克斯体属563
第十节 养障体属564
第十一节 东方体属565
第四篇 临床真菌学检验569
第二十四章 临床真菌学概述569
第一节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569
第二节 真菌的形态学特性571
第二十五章 深部感染真菌577
第一节 念珠菌属577
第二节 隐球菌属594
第三节 酵母属596
第四节 红酵母属598
第五节 组织胞浆菌属600
第六节 芽生菌属602
第七节 球孢子菌属603
第八节 副球孢子菌属604
第九节 马尔尼菲青霉菌606
第十节 申克孢子丝菌607
第二十六章 浅部感染真菌610
第一节 毛癣菌属610
第二节 表皮癣菌属617
第三节 小孢子菌属618
第二十七章 条件致病真菌626
第一节 曲霉属626
第二节 青霉菌属633
第三节 毛霉菌属635
第四节 根霉菌属636
第五节 犁头霉属638
第六节 根毛霉属639
第七节 小克银汉霉属640
第八节 共头霉属641
第九节 帚霉属641
第十节 黏帚霉属642
第十一节 单端孢属643
第十二节 金孢霉属644
第十三节 白僵菌属645
第十四节 赛多孢属646
第十五节 枝顶孢属648
第十六节 镰刀菌属649
第十七节 着色霉属651
第十八节 瓶霉属652
第十九节 外瓶霉属653
第二十节 枝孢霉属与枝孢瓶霉属655
第二十一节 弯孢霉属655
第二十二节 毛壳菌属656
第二十三节 赭霉属657
第二十四节 链格孢属658
第二十五节 茎点霉属660
第二十六节 毛孢子菌属661
第二十七节 马拉色菌属664
第二十八节 地丝菌属667
第二十九节 肺孢子菌属670
第五篇 临床病毒学检验675
第二十八章 临床病毒学概述675
第一节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675
第二节 病毒的一般特征679
第二十九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681
第一节 标本的选择、采集、运送、保存与处理681
第二节 病毒的检测及鉴定法则688
第三节 病毒颗粒或病毒抗原直接检测689
第四节 病毒的分离培养690
第五节 病毒感染血清学诊断696
第六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697
第七节 病毒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解释698
第三十章 临床常见病毒的基本特性及实验室诊断700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700
第二节 消化道病毒704
第三节 肝炎病毒706
第四节 逆转录病毒709
第五节 疱疹病毒710
第六节 虫媒病毒713
第七节 其他病毒715
第八节 亚病毒718
第九节 新出现传染病相关病毒719
第六篇 人体寄生虫感染的检验第三十一章 人体寄生虫感染概述725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分类与命名725
第二节 人体寄生虫的种类及流行概况725
第三十二章 人体寄生虫感染实验室检验方法727
第一节 病原学检验727
第二节 免疫学检验732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检验733
第三十三章 常见人体寄生虫感染的检验735
第一节 医学原虫感染的检验735
第二节 医学蠕虫感染的检验745
第三节 医学节肢动物感染的检验760
第七篇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细菌耐药性检测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767
第一节 概述767
第二节 非苛养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768
第三节 苛养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779
第四节 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782
第五节 厌氧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783
第三十五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与监测786
第一节 细菌特殊耐药表型检测786
第二节 细菌耐药基因检测797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监测803
第三十六章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809
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809
第二节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810
第三节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质量控制814
第八篇 医院感染与监测821
第三十七章 医院感染821
第一节 医院感染概述821
第二节 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及变迁821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822
第三十八章 医院感染的监测824
第一节 微生物学实验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824
第二节 医院感染监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825
第三节 环境监测的卫生标准827
第九篇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与质量保证第三十九章 实验室管理831
第一节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任务与职责831
第二节 实验室分区及基本要求832
第三节 工作人员和设备的管理与要求833
第四节 信息系统的管理834
第五节 生物安全管理835
第六节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838
第七节 实验室的基本制度839
第四十章 质量保证841
第一节 分析前质量保证841
第二节 分析中质量保证842
第三节 分析后质量保证857
附录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英文对照、缩写、给药途径和药物种类859
索引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