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汇编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及其档案集成 第4辑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第37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汇编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及其档案集成 第4辑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第37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4621041.jpg)
-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8045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75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686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中国-丛书;少数民族-民族历史-社会调查-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汇编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及其档案集成 第4辑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第37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概况一、壮丽的红河3
(一)秀丽富饶的山川3
(二)日益繁荣的城镇8
(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17
二、勤劳智慧的民族24
(一)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生产25
(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28
(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俗习惯33
三、红河两千年40
(一)悠久的历史40
(二)可歌可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44
四、红河人民的革命斗争54
(一)唤醒广大工农群众54
(二)积蓄力量团结抗日56
(三)红河两岸红旗飘飘59
(四)欢庆解放继续前进62
五、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65
(一)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66
(二)红河北岸的土地改革71
(三)和平协商土地改革74
(四)边沿山区的社会改革77
(五)农业合作化运动79
(六)工人阶级的翻身解放82
六、民族工作的新篇章86
(一)解放初期的民族工作86
(二)红河两岸欢庆自治州的诞生92
(三)少数民族干部迅速成长壮大95
(四)团结友好的民族大家庭97
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03
(一)农业生产 成绩显著103
(二)护林植树 造福子孙111
(三)畜牧渔业 一起发展116
(四)多种经营 门类繁多120
八、工业建设日益发展125
(一)有色金属工业面貌一新125
(二)轻工业取得可喜成就128
(三)机械工业从无到有133
(四)能源、交通、邮电发展迅速135
(五)乡镇企业前程似锦140
九、商业、财政日益兴旺142
(一)商业繁荣 市场活跃142
(二)财政收入 稳步增长147
(三)人民生活 显著提高150
十、文教、科技、卫生事业欣欣向荣154
(一)民族教育体系初步形成154
(二)文化事业 万紫千红160
(三)新闻广播 方兴未艾163
(四)科学技术 向前发展165
(五)卫生面貌 大为改观169
(六)体育事业 阔步前进172
(七)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174
结束语180
后记182
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概况第一章 可爱的海西185
第一节 山川形胜186
第二节 气候特点191
第三节 丰富的矿产194
第四节 珍贵的动植物196
第五节 高原新城镇201
第二章 历史沿革及民族状况207
第一节 历代行政建置207
第二节 解放后的行政区划210
第三节 民族状况213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225
第一节 自治政权建立前的准备工作225
第二节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权232
第三节 大力培养民族干部234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239
第四章 伟大的社会变革243
第一节 民主改革2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249
第三节 人民公社的建立255
第四节 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257
第五章 蓬勃兴起的工矿业261
第一节 工业建设261
第二节 大型铅锌矿—锡铁山264
第三节 石油工业266
第四节 察尔汗钾肥厂268
第五节 茶卡盐厂273
第六节 石棉矿和硼砂矿276
第七节 海西州建筑工程公司276
第六章 发展中的牧、农、林、渔业278
第一节 畜牧业278
第二节 农业285
第三节 林业290
第四节 渔业296
第七章 交通邮电,财经贸易300
第一节 交通300
第二节 邮电305
第三节 财政金融309
第四节 商业贸易312
第八章 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科技事业317
第一节 文化317
第二节 体育326
第三节 教育329
第四节 医疗卫生333
第五节 科技335
第九章 名胜古迹339
第一节 壮丽的自然风光339
第二节 文物古迹345
附录 海西大事年表351
后记356
海北藏族自治州概况前言359
第一章 富饶的锦绣河山361
一、优美的自然环境361
二、多民族的地区366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369
四、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划372
第二章 历史沿革和各族人民的解放375
一、各族人民迁入海北的历史375
二、封建制度对各族人民的残酷统治379
三、各族人民反压迫反剥削的英勇斗争385
四、海北各族人民的解放387
第三章 政权建设与民主改革393
一、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393
二、农业区的民主改革398
三、牧业区工作399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胜利401
第五章 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411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418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18
二、对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21
三、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24
四、改造与反改造 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426
第七章 稳步发展的畜牧业428
第八章 前进中的农业和林业439
第九章 从无到有的工业交通建设446
第十章 民族贸易与财政金融457
一、民族贸易457
二、财政金融460
第十一章 日益活跃的文化教育科学事业464
一、教育464
二、文化艺术468
三、医疗卫生471
四、体育474
第十二章 保卫社会主义建设477
一、海北驻军和民兵工作477
二、政法工作479
第十三章 党的建设和群众团体工作483
一、党的建设483
二、共青团工作487
三、妇女工作489
四、工会工作491
第十四章 披荆斩棘 向四化进军494
附录:海北大事年表499
编后记504
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前言509
第一章 自然概貌511
第一节 地形地貌511
第二节 气候气象513
第三节 植被与牧草516
第四节 州府重镇一大武519
第二章 “神山神水”宝地方522
第一节 黄河源头无限风光523
第二节 雄伟壮观的阿尼玛卿526
第三节 神秘瑰丽的年保页什则528
第四节 北国江南—班玛仁玉534
第五节 富饶的自然资源538
第三章 开拓河源的优秀民族542
第一节 历史沿革 民族源流542
第二节 传说、族谱中三果洛的形成549
第三节 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553
第四节 红军长征播下革命火种559
第四章 解放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562
第一节 畜牧业经济562
第二节 社会生产关系566
第三节 政治制度576
第四节 武装制度579
第五章 文化、艺术、宗教、习俗583
第一节 文化艺术583
第二节 宗教591
第三节 习俗风尚595
第六章 党的光辉普照果洛草原604
第一节 果洛的解放604
第二节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609
第七章 伟大的社会变革614
第一节 民主改革614
第二节 平息判乱617
第八章 经济建设的成就619
第一节 发展中的畜牧业619
第二节 多种经营与土特产品626
第三节 新兴的工矿交通事业630
第四节 财政金融事业638
第五节 购销两旺的民族粮贸641
第六节 初具规模的邮电、气象事业645
第九章 发展中的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事业649
第一节 飞速发展的民族教育649
第二节 民族文化和艺术652
第三节 突飞猛进的医疗卫生事业656
第四节 科技研究的春天660
第十章 巩固的人民民主政权663
第一节 雪山芳草663
第二节 民族宗教统一战线666
第三节 草原民兵669
第四节 果洛的新兴城镇670
结束语 灿烂辉煌的前景672
后记674